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歇後語 20190814「般若無知」
2019/09/15 19:00:00瀏覽894|回應0|推薦0

歇後語

20190814

      中元前夕,第一次在家中祭祖(不是很正確。父親來高雄住時,曾經在家中祭祖,只因年代久遠,早已忘了,如今忽然想起)妻準備了水果點心,供水三杯,我ㄧ早到花店買了一盆蘭花。焚香禮佛後,召請祖先,誦經念佛,迴向堂上祖先,迴向往生的四哥行一

    禮畢,一般會恭送祖先。然生如此祝禱:

「恭請堂上祖先,

常念佛,憶彌陀。

願生西方淨土中,

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

不退菩薩為伴侶。」

「來自來,去自去,

無來也無去。」

    老師圓寂後,自己悠悠忽忽的過日子,毫無長進,至今仍是具縛凡夫,實有負 恩師教導,深感慚愧!今天看了《覺醒之後》第24頁:「探究『有什麼是我切確知道的?』這個問題,也是覺醒之後的一個寶貴工具。問問自己這個問題,有助於銷融各種限制與想法,以及容易產生執念的傾向,這些在覺醒之後都會繼續存在。無論你置身在道途上的何處,要願意在內在靠自己的力量昂首挺立,問問自己這個問題,帶著敞開與真誠的心迎接自己即將發現的事,這是最重要的。這是你整個覺醒與覺醒之後的生活所賴以維繫的重要骨幹。」阿迪亞香提所說的,正如佛陀教示:《般若經》「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楞嚴經》「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四十二章經》「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那就是為何有如此多偉大的靈性師父都曾說過:沒有什麼東西要知道。要自由,要開悟,完全沒有任何事需要知道,而且只要你還認為你知道些什麼,就沒有開悟。ㄧ旦你絕對地了知自己不知道任何事,而且也完全沒有任何事需要知道,那種狀態就稱為開悟,因為一切所有都是那存在。當「合ㄧ」存在,又會是那個「ㄧ」要去知道呢?那「ㄧ」只知道「我是那個。我是這個。」如同《聖經》上所說的:「我是那我所是的。」(I AM THAT I AM)這是真實的覺醒知識,其他的知識都是次要的。(《空性之舞》第113頁)在最後放棄控制、放棄控制的意志時,每一件事都是無法預測的。那是我們最不願面對的一件事,因為每一件事完全是不可預測的換句話說,每一件事完全是個未知數。(《空性之舞》第165頁)

       今後當真誠地放棄控制的意志(息作意),常常問問自己『有什麼是我切確知道的?』

釋義 這段經文講到修出離心,也說明了修學的次第。我受大戒時的得戒和尚,他在戒場開示我們一個修學的觀念,後來我讀藕益大師的《靈峯宗論》,他也開示類似的觀念。我的得戒和尚說,出家有三個次第:
 (一) 淨罪集資期:剛出家時要找一個清淨的環境安住,懺悔業障,積集資糧。

   剛開始時不要開張店鋪,而應先整修內部。自己先懺悔過去的業障,調伏煩惱,一方面為大眾師服務修福報,積集福德資糧;一方面聽聞佛法,培養正見,積集智慧資糧。在淨罪集資期時,自己的心情就是這段經文所說:「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這時要謝絕外緣,對自己的起心動念,對自己過去的思想要徹底的改造,這是內心的大清掃。這段時間,少者十年,多者二十年,這是整修內部,暫停營業時期,自己要在心地上,下一翻死功夫。
  (二) 弘法利生期:這時的修行不是修出離,重點是在修大悲心,這時重新打開大門,正式營業。
   你可以帶領大眾念佛共修,或者講經,把這幾年的修學心得,貢獻給眾生。在弘法利生期中,可以歷事練心,一方面也是在積功累德。因為以前有淨罪集資修行的戒定慧基礎,在弘法利生中,雖偶爾有一些差錯,但你也能隨時起觀照而調整,所以前面的修行基礎,在整個歷練的過程中,會形成強大有力的保護系統,使自己能不隨妄轉,而在人事的雜染因緣中,成就積功累德,成就大悲心。依藕益大師的標準,這弘法利生期不超過七十歲。

(三)贍養專修期在晚年時,你又要謝絕人事,專修出離,專心為臨終的正念做準備。
  藕益大師在五十七歲往生,他在往生的前一年上靈峯山,以後就不再下山。在上山之前,他開示說:當今的善知識,只有紫柏大師是法身菩薩,具金剛眼,他不用贍養專修。等而下之的如幽溪大師及其它大師,自己都知道仍有不足,至晚年時謝絕外緣,臨終時都能正念分明,這是第二種人。

   第三種人不自量力,至晚年時,開叢林立規矩,廣泛攝受眾生,這些人在臨命終時,牽腸掛肚,不得自在。藕益大師說,他不敢自比紫柏大師,生死自在,而願意遵循幽溪大師的腳步,在晚年時息諸緣務,專心念佛,所以他在往生前一年上靈峯山後,不再下山。
   臨終時,他結跏趺坐,安然往生。所以在第三個階段很重要,這時又開始攝用歸體,贍養專修,為臨命終時的正念,做最後的衝刺。因此在菩提道上,自己應該有明確的生命規劃。這段經文是提醒每一位煩惱粗重的初學者,起初不要隨順自己的心情做事,也盡量不要接觸雜染因緣,而應在心地上多下功夫。這段經文是總說,一是對內心的出離,一是對外境的出離。以下的經文廣泛解釋外境與內心的出離。
節錄自 新彌陀山莊 淨界法師: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ㄧ文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nda07&aid=12933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