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吉野葛》谷崎潤一郎
2019/05/01 16:24:15瀏覽985|回應0|推薦30


本書發表於一九三一年(昭和六年),以櫻花之故鄉奈良為場景,串起古今的傷逝,文風典雅,谷崎的風格從崇洋官能轉向傳統創作的第二期作品。為了創作《吉野葛》住進當地的櫻花壇旅館,實地走訪吉野川。以簡約的人物與情節,結合當地歷史民情與人文紀實。因此,當地人士為谷崎立碑於國栖的山丘上,文刻:黃昏近櫟林風起、國栖山村秋意濃。

故事從二十年前說起。敘述者「我」與同學津村一同前往吉野遊歷,前者為了取材關於南朝的歷史小說,後者為了尋訪生母的故鄉。兩人在古蹟踏查與戀母追憶之中,引用歷史傳說、謠曲、戲劇嵌套六個章節——自天王、妹背山、初音之鼓、狐噲、國栖、入之波。雖然兩人的目的不同,面對同樣的事物或場景,聽與說之間,串起各自擱置於內心相似的感慨。

之一,自天王。是整部小說地景的結構核心。敘述者「我」探掘南朝祕史。簡述了南朝的百年歷史,王子天皇的朝代更替,打算以「自天王」的事蹟為核心寫成歷史小說。「我」透過同學津村造訪當地,踏查時發現吉野川下游以「葛」配音,上游以「國栖」配音,都發音kuzu恰巧津村的親戚昆布氏可能有南朝遺臣的血統。從國栖到溫泉祕境「入之波」剛好是自天王居留的地點。從水脈到血脈,為津村身世之謎埋下了伏筆

之二,妹背山。奈良有兩座山,一座叫妹山,一座叫背山,中間的隔著一條吉野川。故事敘述我與津村從車站沿著吉野川眺望妹背山,各自思念起了母親。敘述者「我」去世的母親曾帶他看歷史劇《妹背山婦女庭訓》。告訴他此處就是第三幕〈吉野川〉兩家世仇背山大判事清澄館的久我之助愛上了妹山太宰館的雛鳥小姐,卻遭到雙方父母反對殉情故事的地景。這部戲碼以人形淨瑠璃的形式於一七七一年首映於大阪竹本座。恰巧,津村的母親曾被賣到大阪的花街,木偶戲與歌舞伎引起他思念起母親。

此段劇中劇的對稱結構,從愛情悲劇《妹背山婦女庭訓》拉到兩人隔著吉野川各自惦記母親的思緒,以景抒懷。當他們於街尾館子用餐時,望著盡收眼底的川幅,津村說起了竹田出雲以吉野川所做的歌舞伎〈義經千本櫻〉——源義經與愛妾靜的傳說及謠曲——帶出了初音之鼓

之三,初音之鼓。是法皇賜給源義經的名鼓。謠言說這鼓皮是詔書,要弟弟義經去討伐哥哥賴朝。後來,他又轉送給愛妾靜。靜說只要一拍這鼓,家臣忠信就會現身。原來鼓皮是用一對狐狸夫妻的皮製作,失親的小狐狸因為思念,變身成忠信尾隨著靜。

之四,狐噲。兩人討論兩部戲的劇情真實度。津村認為自己就像那隻小狐狸一樣,跟著初音之鼓來到吉野,並且說出了他四五歲時,住在大阪島之內家裡,母親與一位盲人檢校三味線的曲子〈狐噲〉,這首「葛之葉狐」的傳說戲曲是祖母帶津村去看的。模糊的記憶使他從三種樂曲形式(淨瑠璃、生田流的箏曲、地唄)緊密聯串起「母親——狐狸——美女——戀人」的臆想,思慕既是母親又是妻子的美麗女子幻影由此而來。

之五,國栖。津村的祖母去世後,他整理遺物時發現外婆寫給母親的書信,並交代「這紙張是為母和阿利手漉的紙,務必一定要隨身攜帶珍惜。」、阿英每天去山上挖葛根,以便賺錢去探望妳。」信中要津村的母親每天早晨去拜稻荷神及使者白狐。於是,津村動身前往信上的地址,解開母親的本源。

外婆的書信暗示了命運的暈染,如同浮世繪般再現傳說的神祕氛圍。信中描寫了少女漉紙時的紅腫凍裂,日本女性勤役的粗糙之手深深連結津村腦海的母性之手。

之六,入之波。敘述者「我」深入自天王所行幸過的傳說之地,汲汲追求的「素材之美」就在眼前。津村憐惜漉紙的少女阿和佐,並從她的身上找到了母親的影子。兩人雖然目的不同,各有遺憾與圓滿。而創作者谷崎已完成了《吉野葛》,達成了藝術之美。

《吉野葛》的美學結構形式完美,傳說、謠曲、小說互映成章,從傳統和紙製作的斑駁物事、和歌中的對不在之人的思念、歷史傳說人物的詠嘆及同情、吉野川永恆流動的時間性,對生命的流轉,多處內蘊幽玄、物哀與侘寂的美。

 

書名:吉野葛

作者:谷崎潤一郎

譯者:賴明珠

出版社:聯合文學

出版日:2019/4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ssthink&aid=126306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