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元宇宙概念、再度炒熱AR/VR應用
2021/11/19 09:19:40瀏覽243|回應0|推薦0

臉書(Facebook)更名Metaverse(元宇宙),此概念也炒熱近期股市。看到幾大廠陸續宣布在投資AR/VR這市場,近期包括微軟、台灣晶片與手機代工廠商,只要軟硬體產品搭上話題與元宇宙概念,股價皆有表現,我們更期待後續的實際應用上路,讓實用與投資並行。

 

Beethoven Op. 56 : Triple Concerto in C Major - Anne-Sophie Mutter, Yo-Yo Ma & Daniel Barenboi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t15HoE0yc

 

【摘要2021.11.17..聯合報】臉書(Facebook)更名Metaverse(元宇宙),此概念也炒熱近期股市。看到幾大廠陸續宣布在投資AR/VR這市場,近期包括微軟、台灣晶片與手機代工廠商,只要軟硬體產品搭上話題與元宇宙概念,股價皆有表現,我們更期待後續的實際應用上路,讓實用與投資並行。

據拓墣觀點指出,AR/VR產業Google GlassOculus Rift等硬體產品推出時,曾掀起一波虛擬實境熱潮,亦帶動許多資金湧入,和眾多新創廠商的興起,如Magic Leap就一直是投資市場焦點,但隨著軟硬體市場並未出現爆發式成長,導致新創廠商逐漸退出AR/VR市場,多數品牌大廠依舊採取較保守態度,也就傳出AR/VR市場泡沫化消息,只剩臉書(Facebook)、宏達電、微軟、Sony 等少數品牌廠商持續耕耘市場。

而科技新報指出,隨著Metaverse(元宇宙)這關鍵字出現,讓虛擬實境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焦點,也再次帶動AR/VR市場熱度,還整合更多關鍵要素,如: AI、區塊鏈、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5G等。

這議題熱度也促使更多廠商策略或行銷加強與Metaverse連結,如:臉書宣布首期將投入5千萬美元於XR計畫和研究,以發展Metaverse、南韓手遊廠商Netmarble成立新的孫公司Metaverse Entertainment發展虛擬偶像經紀公司與平台等業務,還有不少中國遊戲廠商也將Metaverse做為主打訴求。

其實Metaverse這類虛擬世界概念存在已久,會一夕爆紅並非突然科技到位能化虛擬成為真實,而是三因素造成,分別是Oculus Quest 2熱賣Roblox在紐約證交所上市,以及疫情導致遠端互動需求提升

由於這兩年疫情阻隔人與人面對面交流,不論工作、社交或其他活動都得透過線上視訊交流,帶動視訊設備與軟體市場需求,這也包含AR/VR視訊應用;我認為不遠的未來,5G整合實體虛擬,推動AI新科技進步,應趁早掌握5GAI成長趨勢,並開始積極參科技類股的投資,才不會輕易錯過類似的爆紅行情和投資機會。

 

元宇宙熱:我們創造了任意門,但裡面卻沒有人?【摘要2021.11.17..自由陳封平】元宇宙其實是一個人云亦云的虛擬掏金熱,可稱之為Meta-rush!而這個話題的熱度在國際社交媒體巨頭的炒作以及各國一般媒體的跟風下已經夠火紅了,筆者這篇文章反倒想聚焦在如何於此未來的新世界,找到具體可執行的方法或模式,初步提供個人一些淺見。

Metaverse is just an empty space, aka wasteland, without lots and lots of creative virtual human

元宇宙,是一個空殼的概念,目前所謂的國際大廠幾乎都在看如何搶得平台的生意。反而沒注意到,元宇宙會需要更多具創意且有生命力的虛擬人行走其間,但絕對不是用雲端產生的罐頭機器人,而這也正是有想法的小團隊的最佳切入時機點!

然而製作3D虛擬角色過程中,會用到的軟硬體工具,其實已經是一片紅海,國內外投入的業者已不可勝數,諸如UnrealMetahuman PixivJapan)提供的Vroid Studio,甚至是可以回頭用最傳統的Maya3DMax慢慢刻出來。

再說到製作方的話,那新舊競爭者更是各國遍地皆是,後進者的切入點極是難尋。但放眼有能力將一個新出道的虛擬人培養成公眾人物(celebrity)的團隊卻是屈指可數。全球望去除了幾家日籍的虛擬網紅經紀公司,已各自在其旗下培養出近十數位年收入數十萬美元(單就在Youtube Superchat的打賞論之),其他國家已出道的虛擬人都還在為達成收益化一事上,困苦掙扎。

再則虛擬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是,其在Youtube上的訂閱者極端跨國界,而無國界也正是元宇宙的一個基本特徵,任何新創團隊如果能在自己的作品裡加入更多的跨文化元素,則是一個在全世界嶄露頭角的方式之一。

誠摯建議虛擬人的操作團隊須納入新住民的創意,這邊指的新住民不單只是來自東南亞,而是泛指來自非華文文化背景移民或第二代。

再則團隊中最好有能寫軟體程式的人,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東西仍須透過以程式的方式執行新的概念,而新住民跟軟體工程師這兩者也正是小國寡民的台灣的既有利基點。現在全球並未真正形成一個虛擬人的產業聚落,個人以為台灣如果可以在以下的關鍵面向上提供更優質的環境,則可以在跨國企業的巨頭們尚未形成壓倒性優勢之前取得先機,於未來的競爭中仍有機會取得一席之地。

1. 定義虛擬人人格

虛擬人還不像自然人或公司法人一樣有著法定的權利及義務,台灣如果可以領先全世界在法律上賦予虛擬人一定程度的地位的話,則可以做為世界的範例。日前發生利用Deep fake類型的技術即是產業發展快過法規的一個明顯案例。舉例來說,虛擬人可像手機一般,出廠便有著可查詢得到的IMEI號碼。這樣一來不須走到極端如真實世界的實名制,讓虛擬人在元宇宙中保持創意,但又無逾越法律後找不到人負責的問題。

2. 虛擬人銀行

虛擬人的法律地位得到解決之後,短期內便可利用現有的銀行體系進行虛擬世界中的交易,簡單來說現行電子支付的二維條碼便可持續在虛擬世界中使用。已被賦有法律地位的銀行也可通過電子支付前進到虛擬世界。長期來看也可介接到可信賴的虛擬貨幣上。

3. 元宇宙中的自由港

這一個制度上的領先,需是對全世界開放的。我們大可利用普遍被接受的自由港概念,在台灣的離岸特定區域操作此一概念。所有的虛擬人可連線上來此港註冊為有合法人格的自由人,提供他們有創意的服務以換取現實世界中的金錢,當然在這裡也可成立未來元宇宙中虛擬貨幣跟現實世界的兌換所。這樣可以快速累積虛擬人的人數,形成有規模的虛擬經濟。

產業優勢的建立有些是可以靠整個社會的快速行動得到成果的,南韓政府已經喊出K-verse,要運用他們原本K-pops建立的影響力來取得未來在元宇宙中的一席之地,台灣也不應妄自菲薄,運用自己小規模的優勢,為全球產業指出一個可行方向,為自身在新一輪的產業競爭中保有一席之地。 (台灣虛擬網紅協會理事長、亞洲虛擬人協會(日本)創會理事)

 

擺脫「毛三到四」低利代工!謝金河:台股盛世來臨明年殖利率4%以上【摘要2021.11.17..謝金河】第三季全體上市上櫃公司季報完全揭露,最後的數字是1.18兆元,完全在我估算的低標1兆元,高標在1.2兆元的區間,而且是接近上限達標,這是史上最高獲利的一季,如果拿來跟去年第一季的3510億元,第二季的5412億元來比,這一季是大躍升。 

今年首季上市櫃公司的淨利是9868億元,第二季是1.04兆元,上半年的1.99兆等於2019年一整年的總和。而今年前三季累計3.22兆,又大大超越去年全年2.46兆元,如果以10月出口逾400億美元來估算,今年全年純利將達4兆元以上,相較於去年成長62.6%台股肯定是全球盈利成長第一的市場。 

第三季淨利高達1.18兆,最大的推手是貨櫃三雄加起來大賺1665.1億元,比起台積電的1562.58億元還多,把台積電加上貨櫃三雄,單是4家公司就大賺3227.68億元,如果把台灣最賺錢的10家公司算在一起,包括鴻海、聯發科、富邦金、國泰金、南亞、中鋼加起來,總共是5016.68億元,這是企業最強大獲利的一季。 

如果用EPS來計算,今年第一的大立光102元,第二名的聯發科51.6元,第三是遊戲機的鈊象50.4元,再依序是譜瑞47.8元、矽力46.8元、聯詠45.9元、華碩43.7元、國巨36.8元、祥碩35.9元、矽創35.2⋯⋯過去台股全年要賺一個股本的公司很難,今年前三季EPS超過35元的公司居然超過10家,像聯詠以往一股大約賺8元,今年很可能超過60元,賺超過一個股本的IC設計公司遍地開花,這樣盛況也是空前。

 今年第三季淨利比上一季成長13.61%,跟去年第三季比,年增52.11%,企業高獲利的背後來自於毛利率的大幅提升,除了台積電保持50%以上高毛利率,信驊是64.97%、矽力有52.96%、聯發科也有46%⋯⋯過去我們常說台灣是毛三到四的低毛利代工產業,如今毛利率拉升至40%50%以上的一大堆,這是台灣企業邁向高附加價值的關鍵之所在。

 如果今年全體上市上櫃公司淨利超過4兆,明年股息可能從2.5兆起跳,台股殖利率4%以上,仍可能是全球本益比最低,殖利率最高的市場,這是台股的盛世時代!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170538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