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6波贈台AZ疫苗30萬劑 27日送出
2021/10/30 12:01:56瀏覽217|回應0|推薦0

日本外相茂木敏充今天宣布,明天(27日)將再次贈送台灣30萬劑AZ疫苗。這是日本贈台的第6波疫苗,加上先前5次提供390.4萬劑,累計將達420.9萬劑。

 

Erik Satie: Gymnopédies&Gnossiennes (Full Albu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pyhBJzuixM&t=352s

 

【摘要2021.10.26..自由】日本外相茂木敏充今天宣布,明天(27日)將再次贈送台灣30萬劑AZ疫苗。這是日本贈台的第6波疫苗,加上先前5次提供390.4萬劑,累計將達420.9萬劑。

日本已提供越南和印尼各國400萬劑,總計已20個國家和地區共達3000萬劑,為世界排名第3

 

中市疫苗人口涵蓋率破70%第2劑涵蓋率明可達30【摘要2021.10.26..自由】第12Covid-19疫苗持續施打,提供BNTAZ、莫德納及高端疫苗接種,今天全市疫苗人口涵蓋率突破70%,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在市政會議宣佈,明天完成2劑的全市人口涵蓋率也可達到30%,至於快打站施打服務,在明天完成65歲以上長者(55歲以上原住民)施打莫德納第2劑後,日後也會調度開設。

 

公投是另一潘朵拉盒子【摘要2021.10.26..蘋果】台北市政府下午召開防疫記者會,被問及公投議題,民眾黨是否會有行動,是否呼籲四大公投都投同意票?身兼民眾黨主席的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公投也是另一個潘朵拉的盒子」,柯文哲表示,公投有一重要意義是社會的對話與討論,如核電在市議會影片苗博雅與他的對話,他個人是反對核四,但核四不蓋後面的配套措施要講,不蓋而提出2025非核家園,核一、二、三全部要停,但核電目前佔台灣發電12%,距離2025年很近,電夠不夠?

台電一直來找北市說,蓋東區門戶計畫,增加這麼多建築物,東區電會不夠,說變電所一定要蓋,他認為電夠不夠要明講,不夠就跳電。

他認為,常常在政治上要很務實的處理問題,投票就是YESNO,就是將複雜問題簡單化,像萊豬管理明白標示,這很簡單的事情硬是不做,老百姓就乾脆通通不要吃、都不要進萊豬。

另外,公投綁大選的問題,2018年連他去投票都要站1個小時半,導致當年投票率降到66%,比201675%降了10%,叫人站2個鐘頭當然不來投,如果跟愛沙尼亞一樣用手機投票,公投綁不綁大選有什麼關係,他覺得很無奈,國家把複雜問題簡單化是需要討論,但因不想花腦筋思考提出解決方案,最後就是訴諸YESNO的政黨對決,而公投結果出爐到底是參考用,還是有實際執行效果?不然法律照過、沒差別。

他直言,理論上台灣不算落後國家,國民素質都到一定水準,不該被藍綠兩黨把我們的腦袋變笨,這是很大問題,所以公投要的是討論,核電跟核四不一樣,核四不蓋要有配套措施,藻礁更好笑,說不要破壞,但核四要停掉、藻礁要不蓋,真的是「用愛發電」是不是?他說,對台灣政壇這種「弱智」行為,把老百姓當白痴在耍,他非常不以為然,但問他怎麼辦,他也不知道

 

綠電浪潮公民電廠兩大難題【摘要2021.10.26..聯合報】台北市羅斯福路的大樓屋頂上,兩百片太陽能板靜靜地把陽光化為電力,每天為這棟七層樓建築少用三成的台電電力,催生者「綠主張」綠電合作社把它名為「天空七號」電廠。商轉一年半以來,已累積29個家庭一年用電總和,等同種下近五千棵喬木的減碳效果。

電力自給自足的公民電廠,在德國貢獻16%的電力。」綠主張合作社主席黃淑德拿出數據,指2030年歐盟將有近兩成電力,由公民電廠「自發自用」,這些由民眾發起或參與合作社、小公司打造的微型電廠,猶如螞蟻雄兵,不僅減少政府供電壓力,也能分散電力集中供應的風險,是能源轉型重要基礎。

統計也顯示,德國的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高達四成二由公民擁有,顯示民間參與電力開發非常踴躍,反觀台灣仍以大型電廠居多。

位處偏僻山區的高雄市杉林國中,獲得日月光集團捐建一套千萬元的綠電系統,可謂另類的公民電廠;它結合光電、智慧電網及儲能電池,多數時間供電自給自足。五月初這套智慧微電網系統完成驗收,馬上就遇上513的興達電廠跳機、全台分區停電的考驗。

杉林國中總務主任于士捷說,停電時只看到教室的燈閃了一下就恢復正常,冷氣也照常運作,完全不受影響。校長梁坤茂表示,這套系統可產生240KW電量,等於三天以上的用電量,就算將來班班開冷氣,也不怕會跳電。

「公民電廠本該遍地開花,在台灣卻有志難伸。」國內最大公民電廠募資平台「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陳惠萍說,台灣的太陽光電市場,家戶屋頂是被遺落的市場,加上政府的綠能政策長期「重量不重質」,只想找大企業、大面積的案場快速達標,社區屋頂因規模小而被拋棄。

她認為,能源轉型不能只衝量,應更加強社會參與,提升公民綠能意識,才有助整體能源轉型。抱持全民參與理念,陽光伏特家透過網路平台,讓民眾參與建設光電,募資打造逾三百座公民電廠,每天發電約1800萬度,一年減碳量相當於17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附量。

據台大風險中心調查,高達八成台灣民眾對屋頂打造光電場樂觀其成,但政府放行公民電廠四年,總發電量始終不及全國一成,兩大難題是住戶的同意權,還有政府和金融業都對公民電廠很不友善。

蓋公民電廠的流程繁瑣,除了要先徵得所有權人同意,還要申請執照、結構安全證明等,並測量日照時數,計算蓋電廠「划得來」,再委託台電審查,確認穩定性。但黃淑德感嘆,第一關要徵得住戶和管委會同意就很難了,幸好天空七號場址是教會資產,溝通方便才較順利。

陳惠萍幾年前想參加學校屋頂的光電場標案,但發現政府統一招標的規範非常不利公民電廠,「必須實收資本額幾千萬的公司才能投標,第一關就卡住所有公民電廠」;而且政府工程標案重視進度,完成的時間要明確,但公民電廠需要花時間與民眾溝通,納入在地需求,因此很難符合標案要求。

直到第五年,陽光伏特家才和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合作,取得北市關渡國中的公民電廠案,此案採在地優先策略,63片光電板半數由市民出資、收益。陳惠萍說,20年的發電收益還可支持關渡國中的能源教室,成為社區認識綠能發展的重要基地。

「政府、銀行都看大不看小,公民電廠要開枝散葉才會這麼難。」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主任吳心萍說,公民電廠合作社資本額本就偏低,很難和財力雄厚的商業大廠競爭,搶不到公有地,銀行也不願融資,應該參考歐洲國家,規定金融業要把「環境社會治理(ESG)」列入放款規範,才能解除不公平競爭。

公民電廠規模雖小,卻是迎合分散式發電、結合智慧電網的國際趨勢,台大風險中心研究員趙家緯指出,台灣只把公民電廠當成綠能大戰略的「點綴」,非常可惜。以同樣陷入能源轉型困境的韓國為例,首爾在2012年喊出「減掉一座核電廠」,官方繪製首爾的日照地圖,供民眾了解自家屋頂、陽台適合發電的方位,也補助安裝光電板或投資公民電廠,最後節能達標,公民電廠功不可沒。

196國參與的氣候峰會「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下月一日將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登場。人類只剩最後十年能避免氣候災難,此次氣候峰會要回頭檢視六年前簽署「巴黎氣候協定」後各國的減碳成果,也要議定新的減碳行動,被認為至關重要。

回望台灣,蔡英文總統在國慶致詞不忘強調我國已和國際主流同步,宣示2050淨零碳排目標,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更宣示要將此目標寫進因應氣候變遷的法律中,但四年多來,再生能源進度牛步化,從2016年的4.8%增至5.5%,只多了0.7%,比預定增加的7.2%(今年應達12%)相差10倍之多。

這四年多來,國際碳中和浪潮愈滾愈大,歐盟將從2023年起對境外產品開徵「碳關稅」,加上蘋果等跨國企業相繼喊出提早達成碳中和,使台灣供應鏈業者除了要加速製程減碳,使用綠能的需求也急遽增加,但綠能供給有限,缺口正持續擴大。

由台積電、台達電、友達等八家資通訊大廠共同發起的「台灣氣候聯盟」,承諾「RE1002050年前製程百分百使用綠能)」及「EV1002030年前所有自用與租賃車輛都改用電動車)」,要帶動至少旗下四千家供應商一起努力達標。

「但綠電很不夠,大家都很著急。」台灣氣候聯盟秘書長彭啟明說,有聯盟成員主要廠房在中國大陸,因有綠能可買可用,已達成RE100,廠房在台灣的企業就很焦慮;由於台灣綠能開發受阻,前有RE100承諾,後有供應鏈碳中和的要求,壓力相當大。

開發再生能源的森崴能源總經理胡惠森從需求面斷言,綠電絕對供不應求,至少要到2027年才有機會達到平衡。前提是經濟部規畫從2026年起,每年增加離岸風電1.5GW裝置容量,光電也年增一個GW,「萬一又像這兩年開發受阻,就另當別論了。」

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則表示,不論20302050年,「綠電是絕對夠用的」,未來如潮汐、海洋溫差、氫能等新潔淨能源都有機會發展,增加供給。

但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仍悲觀,表示產業界非常擔心,目前綠能發展嚴重落後,占比不到6%,即使202520%能達標,也只是填補核能退場的差額,企業擴廠、台商回流,綠能需求將雪上加霜,「大廠或有能力因應,很多中小企業連碳中和是什麼都還搞不懂。」

另一家重量級綠能開發商也預言「綠電缺口會大到不敢想像」,加上台灣要靠火力發電過渡廢核及再生能源的供電缺口,每度電排碳逾五百克,是歐盟的五倍,要怎麼碳中和?

 

大陸限電與兩岸減碳【摘要2021.10.26..聯合報許嘉棟】「反映成本(含外部成本)」與「以價制量」是避免浪費資源、防止環境惡化與氣候變遷的最有效手段。台灣的執政者不論藍綠,在民粹的壓力與選票之考慮下,長期以來管制水電油氣之價格,不肯令其充分反映成本,更不肯課徵空氣汙染稅。這雖使台灣民眾與企業享受了比許多國家低廉的水電油氣,但也導致了嚴重的資源浪費現象與空氣汙染問題。

台灣雖非「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的簽約國,但在國際重視節能減碳的趨勢下,也不能不把減碳列為政策目標。台灣2015年完成「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簡稱「溫管法」)立法,且宣布在2030年與2050年將把排碳量對比基準年2005年各減少20%50%蔡總統且於今年四月提出,將跟隨全世界在2050年達成「碳中和」目標。

但在實際執行層面,溫管法迄未落實執行。環保署雖擬修法,引入「碳費」條文,但研議多年,新法(將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迄今尚未送立法院審議。

碳費,雖然是將排碳的外部成本予以內部化,使之反映在售價上,是逼使排碳者及消費者減碳的良好措施,但環保署初步規畫只對排碳大戶開徵,且費率只為每公噸新台幣三百元,遠低於不少國家於2020年在碳交易市場呈現的碳價水準(例如南韓為每公噸33美元,歐盟為50美元),恐難以收到顯著的減碳效果。

正由於台灣對企業減碳迄無具體有效之規範,致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的表現欠佳;再加上再生能源之開發,受到多種因素之阻撓,故進展緩慢,因此,台灣在2020年十二月公布的「2021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報告中,於列入評比的57個國家中名列53,為倒數第五名,比中、日、韓的第294149名都要差。

中國大陸是集權國家,政府可運用行政命令與管理手段達成減碳。台灣在民主體制下,政府只能透過法令、運用價格與誘因機制,並佐以輔導措施,來促成企業減碳。

為加速減碳,政府應遵循「以價制量」的訂價原則,讓國內能源價格充分反映其生產成本與外部成本;並儘早讓國人了解,不論是以再生能源替代火力發電及核能,或是引進碳費,未來都必將使國內的能源價格倍增,大家應有心理準備,並預為因應。

在減碳政策方面,除了溫管法應盡快完成修法,納入碳費條文,政府也應及早檢討、確定可行的能源轉型政策,訂定減碳的目標、期程及作法,建立碳排放交易機制,並且為企業提出減碳的輔導與配套措施。

又碳費的課徵,必然提高耗能產業的生產成本及售價,以致影響其出口競爭力,故國內企業界多有對之心存疑慮者。不過,吾人應了解,課徵碳費或碳稅,已成全球趨勢。歐盟且於今年七月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草案,擬於2023年試行,2026年起全面生效,對來自非歐盟成員國之進口未符減碳標準者,課徵平衡性「碳關稅」。

在開徵碳稅、碳費與碳關稅預料將成為全球的共同做法之情況下,我出口廠商實在不用擔心碳費可能損及我國出口的相對競爭力,致對之心存抗拒。

 

高雄漁電共生擴至2767.09公頃佔魚塭面積71.29【摘要2021.10.26..自由】經濟部與農委會日前公告高雄可優先推動漁業經營結合綠能的區位範圍,使得高雄漁電共生面積迅速擴張至2767.09公頃,佔魚塭面積71.29%

高市海洋局指出,去年12月公告面積僅621.76公頃,今年1018日及21日公告面積達2145.33公頃,總計2767.09公頃,有助明(2022)年底達成210MW(千瓩)的發電量目標。

截至1022日,高市府已受理漁電共生申設案共33件,預估發電量容量約62MW(千瓩),因中央簡化申請程序,預期將提高業者及養殖漁戶申設意願。海洋局將於1111日,會同漁電共生辦公室,在茄萣區舉辦政策說明會,說明漁電共生優先區公告事項及申設相關程序。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17001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