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勉強自己去原諒,得到的往往不是原諒,而是勉強
2019/05/10 18:34:01瀏覽2704|回應0|推薦16


當越來越多女性選擇獨身,拒絕走入婚姻的同時,也有許多男人做出同樣的選擇。我相信在未來幾年,會做不婚族的男性會越來越多。

為什麼我敢這樣斷言!

因為房價越來越高,光憑男性一個人負擔不了嗎?

還是因為女性獨立自主的能力越來越高,不再需要男性,也不再需要婚姻呢?

如果哪天不婚女性給子女報戶口的禁令解除,也許女性更加不需要男性對家庭的參與?

這些都是可能的趨勢,但這些趨勢只是某種表像。

表像之下,是長期沒有得到紓解的創傷,以及仇恨。

 

 

§1.

虛假的寬恕令人憤怒

牛津有位哲學家叫納斯邦(Martha Nussbaum),她有一本書叫《憤怒與寬恕:怨恨、慷慨、正義》(AngerandForgiveness:Resentment, Generosity, and Justice)。

寬恕有一個更加日常的說法,叫做「原諒」。

納斯邦談到一個概念,有一種常見的寬恕並不是寬恕,這種寬恕叫做「交易式寬恕」(Transcational Forgiveness

比如有的人表面說:「我寬恕你。」實際上是抱著「我比你優秀」、「我比你高等」的角度。

這種寬恕的動力來自怨恨和鄙視,其實是用寬恕來進行報復,背後是沒有處理的憤怒。

這種憤怒在華人家庭的社會經常以一種暴力的方式流動,這些憤怒沒有真正被疏導,被處理。

家庭成員往往被迫要去寬恕對方,甚至會要求自己非寬恕傷害自己的人不可。這只會讓每個人都處在交易式寬恕的氛圍中。

比如今天你的伴侶外遇,他沒有受到懲罰,而你在他沒有改變,你也沒有新的對策,對於關係的未來也沒有什麼應對的措施,你說你要寬恕他,這到底能達成什麼目的?

你在過程中受的痛苦,這些痛苦都化解了嗎?那些憤怒、哀傷的情緒得到復原了嗎?

恐怕沒有。

但沒有才是正常的,沒有誰生下來就是聖人。人性本來就會對那些傷害我們的王八蛋,充滿憤怒和鄙視,以及想要報復的心理。

我們沒有施加報復,那是受到現代教育的影響,我們懂得倫理道德,放棄野蠻的作法。

但這是一個大問題,當學校灌輸孩子倫理道德,卻缺乏真正的情感教育。

倫理道德就像一條條的規定,並且不少教師漢成人死板的認為「規定是拿來遵守的,而不是拿來反省的」。

這產生以下場面:

a.      小明在學校被小華欺負,小華故意拿筆把小明的課本畫得亂七八糟,小明忍無可忍打了小華一下。老師把雙方家長叫來,小明還沒得到爸媽的安慰,就被迫在老師的要求、父母的配合下,被迫跟小華「握手言和」。還得看著爸媽跟老師道歉,好像被欺負的自己反倒成了壞人。

b.      方方在外地讀書,因為想家,所以打電話回家。爸爸接起電話,方方聽到爸爸聲音就哭了,爸爸要方方不許哭,要她堅強。於是方方許多心事都吞進肚裡,以後對家裡說的事情只有喜、沒有憂。漸漸地,爸爸感覺越來越不瞭解方方。

諸如此類的場景,好像為了維護表面的關係,所有個人的情感都是可以被犧牲的。只要表現出「政治正確」的行為,一個人內心如何波折,那都不重要。

 

 

§2.

憤怒需要發洩的物件,

但憤怒的人可能找錯物件

然而,捨不得和一個人的關係,展現出貌似寬恕的行為,跟發自內心真正的寬恕完全是兩碼子事。

這個道理不管對親密關係、人與人、種族與種族、國與國都適用。

過去千百年的華人社會,許多世代都在男尊女卑、重男輕女的社會環境度過。有太多女性受到傷害,但她們卻受制于道德教條,只能隱忍。

隱忍背後,許許多多的傷都沒有得到醫治。

這些傷引發的痛苦,痛苦造成的悲傷與憤怒,依舊洋溢在我們生活的空氣中。

進而,當我們無法對我們真正要究責的人究責,往往就會出現許多替罪羊。

就像有的人被前任所傷,在下段感情中,她會將某些沒有回敬在前任身上的氣,出在現任身上。

於是有些男性,他們其實並不重男輕女,他們很尊重女性。

但在某些傷痕累累的女性看來,這些男性從出生就帶著原罪。

從這裡,我們就能瞭解為什麼某些女性在結婚之前,對男性的要求非常現實。

某種程度上,那是因為社會過往的經驗告訴她們,男性很有可能會對她們施加傷害,所以為了保護「可能造成」的傷害,她們提前做好保護措施。

這種傷痛以一種集體潛意識的方式潛藏在社會中,導致某些獨生女,明明出生在一個父母都很愛護女兒、尊重女兒的家庭,她們對男性還是充滿不信任。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男性不管作到什麼程度的平權,恐怕也很難真正讓這樣的女性滿意,因為她內心還有著不安。

如果有人想要打破這個局面,首先必須認清,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也許妳曾經受過父親的折磨,但你眼前這位男性,他不是你的父親。你的父親才是妳仇恨的物件。

也許妳曾經被某位長輩性騷擾,但你眼前這位男性,他不是那位長輩。那位長輩才是妳討公道的罪犯。

也許妳身邊的叔叔、阿姨成天說妳是大齡剩女,拿妳沒結婚當玩笑。但你眼前這位男性,他不是那些叔叔、阿姨。那些叔叔、阿姨才是妳唾棄的物件。

 

 

§3.

寬恕不是「你不好,我原諒你」,

而是謀求正義

寬恕的起點,是我們重新對人展開認識。

我們認識到:人是不完美的,人會做錯事,人性中也有陰暗的欲念。

其次,這個人必須抱著不被寬恕的決心,尋求正義而不是尋求寬恕。所以對於某些人,給予適當的懲罰比寬恕對方更重要。

進一步說,善於情感勒索的人十分善於交易式寬恕。通過受傷這件事,作為勒索別人的手段。而且可能好幾年過去,當對方幹了不合自己心意的事,就會舊事重提,讓對方屈服。

這時被勒索的一方,並沒有被寬恕的感動,而勒索的一方也沒有因為寬恕而放下。所以說這種寬恕是無效的。

如果今天你遭遇這種情感勒索,最好的方式就是主動尋求適當的懲罰,而不是被動接受勒索。

比如我們看到新聞,有人因為貧窮偷了餐廳老闆的錢,多年後他回去還了幾倍的錢,還加上認錯。這樣才能讓自己真正解脫。

總而言之,寬恕的作用是對自己的,而不是對別人的。也就是我們可以寬恕,但那是為了我們自己,而不是要求別人要配合我們,達成我們想要的效果。

如果出於憤怒,那就以正義的方式展現憤怒,或者以尋求正義為目標去實現我們的憤怒。

對納斯邦而言,唯有實現真正的正義,寬恕才能落實,憤怒才能真正得到化解。一顆受傷的心,才有時間痊癒。

目前社會還在實現真正平權的路上,這表示還有許多正義沒有得到伸張。比如目前獨生女性想要給孩子報戶口,並不是那麼便利。

有人對這件事,一開始想到的是會給小三機會,這背後牽涉到法律對女權的保護,或者其他對於通姦這件事的某些偏見,這都是社會正義必須慢慢落實的一環。

與此同時,如果你是男性,你身邊有一位受傷的女性,你是否願意為她伸張正義?

如果這樣的男性不夠多。如果許多人還是看到潛規則發生,僅僅只是當成「正常的」社會現象,息事寧人。

那麼許多受傷的女性,她們的憤怒就無法得到安撫。

社會繼續不存在真正的正義,就不可能帶來真心的寬恕。

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兩性平權能實現?

也許你信。

我不信。

況且,無論你信不信,希望你能站在維護正義的那一方。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126549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