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遺憾怎麼造成的:自卑、內疚與自殺的孩子
2019/06/12 23:25:51瀏覽2583|回應0|推薦20

聯考前、放榜後是青少年抑鬱的高峰,也是自殺風險的高峰。

聯考前,學生身處在高度的壓力中。

比如在做題的時候,某些題目一錯再錯,讓人不禁懷疑起自己的智商。而當一個人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他的自信就會受到動搖。某些想像開始不自覺的出現在腦海,比如想到自己在考場上手足無措。

即使無視內心的恐慌,恐慌還是能在我們的心靈中找到漏洞。這種漏洞有時以夢的形式出現,壓力使得開始惡夢連連,那些惡夢是恐慌養大的怪物,超乎意識能夠控制的程度。

考試後,內心的壓力短暫得到舒緩。但在放榜前夕,緊張跟期待感同時升高。早在考完試當天,學生就已經對好答案,大概知道自己的成績。

但無論成績好壞,都可能對考試的結果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比如一些對答案,感覺自己答錯的題目,卻抱著可能「不小心」猜對、劃錯答案卡,卻因禍得福。

無論期待有多美,當成績出來的時候,所有自我安慰的畫面都會被打破。

電腦屏幕上出現的成績,彷彿給我們整個人的存在價值打了一個分數。

不及格的成績,就像自己就是一個不及格的人,連呼吸、行走的權力都應該讓給那些優等生。

這次壓力顯得更加巨大,因為我們原本以為自己擁有選擇的權力,在數字前面根本微不足道。

「既然我是微不足道的,死了也無所謂吧?從世界上消失也無所謂吧?」

黑暗的念頭油然升起,抑鬱是這時唯一的朋友。這個朋友帶著一個人往下走,直到埋進土裡。

除了考試,人生還有很多「乾脆死掉算了」的時刻。

你記得那個時刻嗎?

你是怎麼堅持活著的呢?

 

Photo by Elijah ODonnell on Unsplash


§自卑與內疚

絕望的念頭,經常在心靈受傷之後顯現。

就像心理學家拉康說的:「痊癒的本質揭示疾病的本質。」

所以我們想要從哪裡痊癒,我們就要從患病的源頭去找答案。反過來說,當我們分析我們痛苦的開端,我們就能找到走出痛苦的出路。

絕望並不是讓我們憂鬱與痛苦的開端,憂鬱與痛苦的開端來自一種更強的自我攻擊。

這種攻擊叫「內疚」。

內疚是什麼呢?為什麼有時我們處理絕望的痛苦,卻一無所獲呢?

要搞懂當中的關鍵問題,我們需要正確區分另外一個經常被混淆的感受,就是「自卑」。

自卑跟內疚是兩種不同的感受,卻經常被混淆,導致我們用錯誤的方式加以處置。

你可以設想一下,今天你胃有毛病,卻吃了很多治肝病的藥。那麼無論你吃再多,胃病也不會好,還可能藥物中毒,真把肝給吃壞了。

 

※自卑:帶著比較的心理,並覺得自己跟某個對象相比不夠好。

※內疚:帶著傷害他人的心理,覺得因為自己不夠好,或者做了某件壞事,因此造成別人的損失。

 

按照心理學家阿得勒的觀點,每個人都是自卑的。因為人不是完美的,所以做為人難免會遇到在某些方面比我們優秀的人。

另外進入商業社會,商業社會尤其強調競爭。

聯考其實只是商業社會的縮影,以一種更加純粹的標準區分競爭裡的成功與失敗,並且給予每個對象明確的獎賞與懲罰。

成績高、考上排名靠前的學校,「錢」景看好的科系,就是成功。這種成功本身既是一個人的價值,也是獎賞本身。相反就是失敗。

但自卑有健康與不健康兩種,健康的自卑是「謙遜」的代名詞,我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然後我們努力提昇自己。

比如一個孩子想要成為廚師,他經過學習,從助手一步步走到主廚。那麼這種健康的自卑,正是他激勵自己前進的動力。

不健康的自卑,是一種覺得自己不好,並且認定這種不好無法改變。

同時把自卑的項目當成自己的全部。比如一個孩子數學考差了,他就覺得自己整個人都是沒用的。

 

內疚跟自卑不同,內疚的感受總是與他人聯繫在一起。

在自卑當中,唯一受傷的人是我們自己。

不健康的自卑可能讓一個人變得更加內向,在社交圈失去聲音,變成一個隱形人。

自卑者想的是:「我那麼差勁,肯定不會有人喜歡我。」

譬如一個覺得自己不夠聰明,考試考不好的學生。

內疚則出於一種心態,我們認為「有人因為我受到傷害」。

當內疚者認為他傷害的人對他很重要,比如一個考不好的孩子,覺得自己傷害父母,讓父母失望難過。

所以內疚帶來的痛苦往往比自卑更大,因為自卑至少不會讓我們覺得自己有害,頂多覺得自己不夠好。

但內疚卻是感覺自己的存在可能是危險的,而出於我們的良知,以及我們對重要他人的愛,我們會試圖抹滅這個危險因子,好保護他人別受傷。

當一個孩子因為考試失利選擇自殺,撇開病理性的憂鬱症因素,出於內疚之殤的可能性高於自卑。

這種自殺並非只是孩子覺得自己不夠好,而是帶有讓父母失望的補償,以及不希望對父母造成更多傷害的積極力量。

那些父母失望的眼神,那些責備他讓家庭蒙羞的話語,很多時候激起孩子的並非是孩子的憤怒與抵抗,而是孩子覺得因為自己不好,讓父母受到傷害的內疚。

孩子基本上都希望父母快樂,就像父母希望孩子幸福。

但善意的出發點,卻也是心理壓力的來源。

除了自殺,前幾年有不只一起考上大學的孩子,因為發展不好,於是選擇離家出走多年的新聞。當孩子再次被父母尋獲,他們對父母表達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覺得自己當年在學校或職場的表現不好,覺得對不起父母。

這時當父母說孩子傻,覺得孩子想太多,這對當年的孩子來說只是一種遲來的寬恕。

那些選擇離開的孩子,他們是自私的嗎?

我以為從內疚的角度來說,他們就是不夠自私,太在意身邊人們的感受,才會把所有的壓力和痛苦都堆在自己心上,直到崩潰。


 

Photo by Gus Moretta on Unsplash


§內疚的解藥是「寬容」

如果想要避免身邊的人因內疚而發生悲劇,我們需要「寬容」對待他們。

一般人對寬容的理解可能是「原諒做錯事的人。」

在哲學家納斯邦看來,這不是寬容,因為當一個人抱持這種心態,就像在說「我比你高等,所以我原諒你這個低等的生物。」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父母覺得對孩子夠寬容,但孩子非但不買帳,還對父母有各種牴觸。

因為某些父母總覺得自己知道的比孩子多,更有權力控制孩子的人生。

在這類父母眼中,他們原諒孩子犯錯,是他們寬宏大量,就像法外施恩的皇帝一樣。

可是在孩子眼中,父母雖然巍岸,往往是孩子崇拜的對象。

但不表示他們就信服父母提出的一切看法,特別是今天信息的汰舊換新很快。

許多父母的觀念沒跟上時代,當他們訴說錯誤的理解,而孩子早已在課堂或網路上得到正確信息。這時如果孩子反應正確答案,父母卻執意表示自己是對的,要孩子聽話,只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愚昧。

這時,嘴硬的父母應該要把心力關注在自己內心的自卑感,而不是拿來跟孩子爭辯。

更好的做法,是跟孩子一起檢視一下孩子的發現,如果孩子提出的答案正確無誤,應該接受孩子的答案,並且稱讚孩子擇善固執。

這麼做可以讓孩子得到父母的肯定,同時相信父母和自己意見不合,父母是站在「真理」的立場,而不是「自以為是」的立場。

自卑是看得出來的,明知故犯除了突顯自己的不自信和壞脾氣,恐怕無法給關係帶來正面的幫助。

另一方面,寬容也不是無條件的允許孩子犯錯。

建立基本道德需要父母在不該退讓的時候,堅持自己的原則。

所以父母真正的寬容,在於通過具體行動打消孩子「不必要的內疚」。

比如孩子因為懶惰而影響成績,這時鼓勵孩子努力,適當責罵孩子懶惰是需要的。

並且當孩子做了錯事,他理當內疚。那麼給予他適當的懲罰,反而能讓孩子感到安心。

比方我們看新聞,有的逃犯被逮捕後反而睡了好覺,就在於他合理的內疚得到回應,終於能心安理得的過日子。

反過來說,如果今天你覺得受到的指責沒必要,你有充分權力去跟指責你的人抗議,反抗他加諸在你身上的責難。

不要因為他人的指責內疚,生而為人,我們僅須為真實的道德錯誤內疚。

比如不小心撞倒路人,我們真心跟他道歉,給予適當賠償,這能夠讓我們不內疚。

 

Photo by Lina Trochez on Unsplash


§結語:內疚無錯

當孩子已經很努力,卻沒有得到理想的結果,這時孩子對自己已經夠失望了。父母如果還多加指責,把自身過多的期望壓在孩子身上,就會引起孩子的內疚感。

這時,不要指責孩子,就可以避免孩子產生不必要的內疚。

不只是親子關係,比如今天我們看見辛苦養家的伴侶,他一方面疲憊不堪,一方面又指責自己不夠好,沒辦法給另一半帶來幸福。

這時我們若能拿出寬容的態度,讓伴侶了解:他不必把工作表現不佳,渲染成「整個人都很糟」的極端批評。

客觀的給予對方肯定,且願意陪伴對方一起面對問題,就能避免伴侶內心不斷積壓內疚感。

往往在婚姻中,內疚感最重的一方會提出離婚的要求。因為只有離開這段婚姻,他才能結束傷害伴侶的自責與恐懼。

正確處理內疚,才能確保親子、婚姻、朋友等關係的和諧。

放過別人,也放過自己。

最後,如果你正面對想操控你的父母,目睹他們把不現實的期望加在你身上,對努力卻沒考好的你予以言語或行為暴力。

你可以逃,可以反抗,你沒必要內疚。

你已經夠好了。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12742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