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6/23 22:34:46瀏覽2520|回應0|推薦15 | |
現代社會,婚姻已經不是人生的必經之路。 以女性為例,特別當越來越多女性覺醒,部份女性希望把更多精力用在拼事業、實現自己的理想。部份女性則對男性失望,不想在豬隊友身上自討苦吃。 無論積極或消極的目的,走進一段美滿的交往關係,貌似變得更加困難。 但如果我們仔細解讀這兩方面的心理,會發現那些沒空談戀愛,或是對戀愛有些畏懼的男女,他們內心還是有個理想情人的形象,只是還沒遇到這個人,所以交往、結婚這些事只好無限期的推遲下去。 未婚的你,你心目中的理想情人是什麼模樣呢? 已婚的你,你是跟自己當年的夢中情人在一起?或者你當初就像買股票、找房子,關鍵在合適,沒有心動的成份? 所以在文章一開始,先別管實際可行性,如果要找一位理想情人,你希望這個理想情人是什麼樣子、有哪些條件? 更重要地,你為什麼覺得具備這些要素的,就是你的理想情人? 為什麼有些伴侶的關係長期穩定? 學者Wesishaus與Field研究發現,穩定的關係大多具有四種特質: 第一、雙方如好友一般,彼此親近,互相關懷 能夠像好友一樣,相處起來沒有距離,大家可以在對方面前敞開真實的自己,即使示弱也不用擔心。有些情侶分手後之所以還能當朋友,就在於他們原本在關係中就保持好友般的狀態。這種狀態也許少點浪漫,卻可能比愛情更長久。 心理學家Robert Sternberg提出有名的「愛情三角」理論,談到愛情由三個元素組成,這三個元素是「親密」、「激情」和「責任」。 有些伴侶之間早無激情,甚至因為理念不合,早早分房睡。沒離婚,但外頭卻各自有情人。 但他們很可能還保留著某種親密,就像愛情轉化為友情,兩人仍像室友一樣和諧相處。 還有些老夫老妻,愛情褪去、友情不再,兩人如親人般生活愛一起。如Sternberg所說,僅存責任的空洞式愛情,或是親密加責任的友伴式關係。 當然兼具親密、激情、責任三者的關係,在Sternberg看來才是完整的愛。但一來這種關係不能全靠自己努力,有點運氣成份。 另一方面,即使兩個人在一起,剛開始三者兼具,但人的關係並非一成不變。曾經有過完整的愛,也許哪天就產生變化,可能傾向其中某個元素,甚至失去所有,關係走向末路。 所以什麼才是關係綿長的關鍵? 重點在於雙方能否在既有的感情中,達到繼續一起生活的共識。 第二、雙方有共同感 儘管缺少一些激情,但雙方都以「我們」看待彼此的關係。比如有的人明明交往,甚至結婚,卻還是過著單身一樣的生活。如果碰上觀念不同的伴侶,自然易生裂痕。 在婚姻中,日益摩擦的夫妻,可能會因為有了孩子,雙方共同照顧孩子而讓關係延續。甚至這種關係到離婚後也不會消失。 有的夫妻像林瑞楊和張庭,私底下他們感情好不好,誰知道!但只要公開場合,他們就會大秀恩愛,對他們廣大的傳銷下線傳遞雞湯。 或者在美劇《紙牌屋》中,男女主角前期為了獲得權力,後期為了鞏固權力,打擊共同敵人,儘管雙方各懷鬼胎,卻依舊願意保持關係。 共同感,就是兩個人之間有一個共同奮鬥的目標,一起努力的意義。當雙方具備這樣的戰友之情,關係也能一定程度的延續下去。 第三、經濟等現實因素使然 不否認,並不是每個人對愛情都有美好的憧憬,更不是每個人都把愛情當成婚姻的入場券。 社會上也存在政治婚姻,對某些人來說,關係的開展不只是滿足自己,背後還有很多現實因素需要考慮。 有些人就是要找一個未來的飯票,有的是去找房東,有的是去找滿足性欲的女神……但我們能說這種尋找有高下之分嗎? 你以為出身好一點的人,就比較不現實嗎? 不要忘了那個有點好笑又血淋淋的笑話,有個女孩在論壇上大吐苦水,表示前任很帥,結果花心出軌,她很受傷。於是後來她找了一個其貌不揚、看似老實的人在一起,結果這個人又出軌。 結果論壇底下人們得出一個結論:「會出軌的人就是會出軌,跟長相無關。」 看看那些標榜高學歷、高收入、高顏值,辦在五星級酒店的聯誼活動,或是人民公園裡論斤秤兩的相親角。 裡面的人都是蹦著愛情去的嗎? 這並不是一個道德問題,因為如果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那麼這段關係旁人沒有權力干預。當然任何人都可以站在道德高地批判他們,但反過來,成天把愛掛在嘴邊的人就比較高尚嗎? 當我們從《變形記》等節目中,看見貧富差距、家庭社經地位不同的孩子,他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對於起跑點遠遠落後的孩子,他們只能憑藉自己的努力去獲得某些人簡單就能得到的幸福。 回頭來說,確實有些關係就是在現實考慮下維持住,只要他們彼此之間認可這樣的關係。 反而是那些想要卻不好意思說(怕影響自己的道德形象),或因為形式所逼(比如把人弄懷孕了),勉為其難走入關係,乃至於結婚的人。 他們在一起之後,因為內心不滿,進而發生矛盾衝突的情況更多,也更容易終止關係。 第四、道德信念 有些人覺得「年紀到了該找個伴兒」,覺得「這個人符合結婚的條件」所以結婚,諸如此類的想法會推動一些人進入關係。他們不覺得愛情是宿命,他覺得婚姻才是宿命。既然如此,沒有愛也沒關係,重點是完成命運的安排。因此宿命型不見得更加浪漫,反而有可能比成長型的人更加務實。 比如胡適,胡適為了盡孝道娶了大字不識的江冬秀。 胡適一度想跟江冬秀離婚,江冬秀認為離婚是女人的恥辱,堅決不從。 兩人就為了他們內心的道德信念,共度後半生。 特別在過去,那些推崇女性守貞的年代。有些人從小受到根深蒂固的禮教約束,造就許多貌合神離的婚姻,但這些婚姻就這麼因為道德信念,可以走到最後。 「貞節牌坊」就是最具象徵性的產物,讓女人在丈夫死後,不讓婚姻關係消亡。 § 「信念相合」是理想情人的開端 不難發現,四種特質其實就是四種信念。 這些信念無所謂優劣,只要兩個人抱持類似的信念,他們就可能開展出一段長久穩定的關係,擁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幸福。 談愛、談錢、談性……都沒錯,只要你找到信念相合的人,和他在一起。 從信念的心理學來說,信念相似的物件可能就是我們的「理想伴侶」。 這也可以更好的解讀一個常見的心理謬誤,有些人說過去人們婚姻比較持久,是因為他們更願意花時間去修復關係。 但你說奇怪不奇怪,當某些伴侶因為瞭解而分開,有些伴侶天天打成一團,多年來毫無成長卻沒離異,這又是為什麼? 當我們回到Wesishaus與Field的研究,我們終於搞懂當中的關鍵。 儘管心理學家Renae Franiuk指出,有些人愛情觀要麻傾向「宿命型」(destiny),有些人的愛情觀傾向「成長型」(growth)。 宿命型的人更相信一見鍾情,相信「會有踩著七彩祥雲的英雄從天而降」。 懷抱極端宿命型愛情觀的人,他們對理想情人的想法,主要不是來自經驗,而是來自幻想。 所以他們談起戀愛,往往就活在幻想當中,容易過份美化伴侶,並且下意識的自我欺騙,忽略對方的錯誤。 另一方面,傾向成長型的人,比起天上掉餡餅,他們相信情感靠的是培養,靠的是共同成長,一起解決困難。 然而,所謂成長並不是不分開。在受家暴與情感勒索之苦的個案身上,我看見一個道理: 「從一度錯誤的關係中清醒,選擇分手和離婚,是一個人還願意相信愛,願意去愛的表現。」 那些打成一團的夫妻,他們也許沒有愛,但他們還有其他分不開的信念和理由。 對某些人而言,他在關係中要的本就不是愛。 而是被關注、理解,或者性的滿足或其他追求。 有愛就能戰勝一切嗎? 如果你這麼想,祝願能找到抱持同樣信念的另一半。 如果你是迪士尼動畫裡的王子、公主,答案是肯定的。 可惜你不是。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