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哥斯大黎加之旅(七):美洲鬣蜥與樹獺
2013/06/11 05:50:16瀏覽2350|回應0|推薦153

.

.

文:陳華瑛 / 攝影:陳華瑛 樓翠珍

.

我們到達小鎮拉富土那( La Fortuna )後的第二天,就參加了一個一日遊,朝北去一處野生動物保護區( Cano Negro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 )搭河船,觀賞兩岸的野生動物。這地方貼著北鄰尼加拉瓜,既偏遠又路況原始,單程兩小時,一路抖抖晃晃。中途休息站是個餐廳,給了我一個大驚喜:餐廳一旁的樹上有許多不怕人的美洲鬣蜥(學名: Iguana iguana ,又名綠鬣蜥)。

.

.

.

第一次得知這類大蜥蜴,是看了一個介紹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島(Galapagos Archipelago)的影片,這片島嶼赫赫有名,原因是在達爾文形成物競天擇的理論上佔有關鍵一席。話説達爾文跟著英國皇家海軍的小獵犬號(HMS Beagle),花了近五載(1831-1836)的時間觸探天涯海角(真羡慕啊!),到處搜集稀奇的動植物品種。1835 年的九月小獵犬號悠然來到加拉帕戈斯群島,停留了五個禮拜。島上有很獨特的野生動物,並遍佈大蜥蜴,讓達爾文張大了雙眼。見多識廣如他,還是覺得海蜥蜴噁心透了,黑醜笨拙並且充滿敵意……他對陸地蜥蜴的形容則是「醜八怪,上面紅褐、底下麻黃,從下巴往上瞧,一臉的搞怪蠢像……」

也難怪達爾文,我初時對其相貌也不敢恭維,惡形惡狀的叫人起雞皮疙瘩。可後來看多了,得知牠們多半素食,個性平和,感受逐漸轉變,覺得牠們貌似呆醜、其實滿可愛的。最近聽説恐龍是由三億年前石炭紀的蜥蜴演變來的 …… 不知是真是假?個人的感覺是大蜥蜴的確有點迷你恐龍的味道。 因此我一直想親眼瞻仰這可能的恐龍祖先。此囘哥國之旅總算一償夙願。結果是一見鍾情,越看越可愛有趣。

.

.

.

.

上面的美洲鬣蜥,是一種生活在樹上的大型蜥蜴,主要分布於中美洲的墨西哥至巴拉圭之間、南美洲、加勒比海及佛羅里達等地。頭尾全長可達一公尺以上,壽命能超過10 年。成年以植物的葉、嫩芽、花、果實為食物。在求偶期間,成熟雄性綠鬣蜥的體色會變成鮮豔橘色。主要棲息於熱帶雨林近水處。遇到侵略者時,先採取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的策略,若是剛好靠近水源,就潛水遁形。實在走避不及,方施展虛張聲勢法,擴張下巴那塊詭異垂肉 (dewlap) ,迅速讓身體膨脹硬挺,口中嘶嘶作響,上下擺動頭部。如果此招還不管用,才祭出尾鞭功,或是尖牙利爪。

美洲鬣蜥處境極險惡,除了棲息的森林被砍伐,氣候變化外,他們還遭遇嚴酷的獵捕,因美洲原住民覺得大蜥蜴味美,稱其為來自樹上的雞(肉)(chicken of the tree)。通常初春時節,受孕的母蜥蜴會下樹尋沙地生産,身懷十數個蛋卵的她,大腹便便行動遲緩,正是被捕殺的大好時機,此乃行之甚久的古早習俗。如今大蜥蜴在許多中南美洲國家已經絕跡。哥國稍好,政府已明令禁獵,仍無法杜絕此惡習。幸好有國際人士積極投入保育工作,故而曙光仍在。

.

之後搭河船時又看到大蜥蜴的表親:頭頂有若戴高帽的鮮绿色「公」蜥蜴 ( Basilisk ), 别名耶稣蜥蜴( Jesus Christ lizard) ,來自牠的飛毛腿有獨特輕功,可以在水面上奔跑,每秒能跨3公尺。我們無緣親睹此絕世特技,乃上網找了下面小影片(可惜主角是無頭冠沒背鰭的「母」蜥蜴),不僅賞心悅目,還會讓你興念中國武俠小說描述的登萍渡水是有可能的: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pXHpXKZtws

.

怎麽樣?很 酷 吧!我們從河船上還拍攝到:

翠鳥/魚狗(Green Kingfisher)喜棲於溪流、湖邊,以魚蝦為食,擁有出色的俯衝潛水技術,甚至可以在空中懸停鎖定目標。

.

 黑腹蛇鹈 (Anhinga)很像鸕鷀的水鳥,友人說展翅若琴鍵。

.

陰暗中只見是隻白褐間雜的肥鳥背對著我們,有點貓頭鷹的味道?

.

搭河船尋訪野生動物非常礙手礙腳的,若一側看到什麽,是嚴禁另邊的人離座湧過來,以免翻船,此時船長得大費周章地把船身打個轉,讓另邊人也有機會,可惜多半時候已事過境遷了。此外,動物愛躲在高林深處,脖子仰痠了,還是找不到一個通暢的角度觀察。曾經有成群的猴子在岸邊林中飛騰攀援,還有猴媽背著可愛的寶寶。可那毛色暗而動作如閃電,我們的自動傻瓜相機連胡按快門的機會都沒。因此河船遊的收穫不多。

.

 亞雷納火山(Arenal Volcano),上方的白氣團有火山口噴出來的熱氣。

.

亞雷納火山國家公園的步道,兩旁的植物有竹子風味。

.

會走路的樹(Walking Tree):唬人的架勢而已

.

白喉卷尾猴(White-throated Cupuchin )在道旁樹上觀察旅人。

.

拉富土那小鎮( La Fortuna)還有個不錯的瀑布:

拉富土那瀑布( La Fortuna Falls )

.

瀑布底下的清涼碧池招人嬉戲

.

懷裏趴著小寶寶的樹獺( sloth )

.

最後我想談談奇怪的樹獺。第一次在影片中看到這個動物時,覺得牠們的長相與動作都極怪異。英文名字是懶惰的意思,來自其動作緩慢之故,比太極拳還慢,像是影像放慢了幾百幾千倍,遇到有獵獸前來時,急得叫人只想拎起牠們、帶著逃命。

樹獺跟食蟻獸與犰狳(穿山甲?)是親戚,同屬一支極古早就有的哺乳動物,存活在中南美洲的叢林裏,主要以樹葉嫩枝為生,因樹葉提供的熱量有限,其生理對策是新陳代謝特慢,身體維持低溫,行動遲緩。牠們的肌肉特少,只有其他類似體重動物的四分之一。

樹獺絕大部分時間活在樹上,大約每週只下地一次,在同一地點挖洞、如廁及掩埋。這是牠們最易受攻擊的時刻,因而此行為一直讓人費解,不懂牠們何苦為上廁所甘冒生命危險,還得不辭辛勞地爬下爬上?有猜測在高高的樹上進行排泄之事會製造噪音,吸引獵獸的注意。確實有人觀察到在暴風雨聲中樹獺在高枝上直接大小便,好似不用擔心會被聼到似的。另有理論說,這個習慣可能是方便樹獺找到(聞到)彼此,進行繁衍大事。原因是樹獺的視覺與聽覺很差,嗅覺則一枝獨秀。還有說法是,樹獺在牠主要棲息的大樹附近上一號,可以幫該樹施肥。

樹獺還有一個怪異特色。一般哺乳動物的皮毛是從上背披向肚皮與四肢,樹獺則相反。由於牠們經常維持四肢攀援在上、身體在下的倒掛姿勢,皮毛方向乃從四肢與肚皮往後背反披過去。

樹獺有兩種,即一般所謂的兩趾與三趾樹獺。其實精確地說,樹獺全是三個趾頭,區分在手指數目:二指與三指。牠們外形非常類似,讓人錯以爲是近親,然而兩者的共同祖先只存在 3.5 至4千萬年前,之後即分道揚鑣。在各自的進化過程中,有可能二指與三指這兩支恰巧一直在做平行演變;也有可能是在分手後,遠兜遠轉地又踏上同一條歸路。實際情形為何則至今尚未釐清。樹獺有上弦月般的微彎大嘴,隱隱露出似有若無的笑意,原來是在學達文西畫筆下的蒙娜麗莎,誘你破解牠們的身世之謎呢。 (註:下圖取自網路)

.

.

下面的小影片裏是一隻三指(趾)樹獺過馬路,是不是慢吞吞地逗人急?此時若衝出個山獅什麽的,肯定凶多吉少。注意其皮毛是從肚皮披向後背的,因此後背中線幾乎無毛。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eXrgjcrSeg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wayu&aid=774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