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拆馬匾談宗教鬼神之道
2013/10/11 21:07:05瀏覽1022|回應2|推薦22

從拆馬匾談宗教鬼神之道

嫌馬做得差 廟拆受贈匾額   綜合報導 20131010 04:10

 

馬英九總統3年前贈給宜蘭慶和廟「敦仁弘義」4字,廟方製成匾額高懸正殿。最近爆發政爭,馬總統支持度大幅下滑,廟方嫌馬英九做不好,且與「敦仁弘義」精神嚴重背離,上個月擲筊請示神明拆除匾額,昨匾額被拆下後暫放側廳一隅。 

廟方上月召開管理委員會,委員盧文通提議,將馬英九題字的「敦仁弘義」拆下,在場10多名委員一致通過。廟方擲筊請示神明,決定選在9日(天赦日)拆掉匾額。 

盧文通解釋,當初廟方懸掛匾額時,他認為正廳的匾額比神明還高,顯示地位高於神尊,實在不恰當。後來馬英九愈做愈差,民調僅剩9.2%,加上匾額闡述的「敦仁弘義」,與馬的作為相差甚遠,「說一套做一套!」毫無仁義可言,加深提議拆匾的決心。

 

 

宗教信仰乃人類從古自今存在的實際需要,本來,尋求精神寄託是人類共有之現象,因初民對所處環境的自然變化無法解釋,遂一律視與鬼神有關,為求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乃有各種祭祀行為產生,宗教的本義乃在透過鬼神的威儀給人心靈的慰藉,該宏揚的是助人與救世,指點迷津,讓迷失的人能求得安寧與信心,各宗教與廟宇透過拜拜的儀式引導信眾訴說疑惑與祈求,比較世俗的現象就更呈現求姻緣、求發財、擋小人及無所不包的難題解答與指點迷津等。人類處於宇宙中,知識再豐富,學問再深廣,其實還是很渺小,當我們常常因遭逢不順遂的事而感到無助之際,通常不願請教旁人,就會想到請示蒼天或神明,希望窈窈神明能顯靈,而找出解套的方法。人不管身處順境或逆境,機會都不會重來,徬徨無助時能透過緲緲神明能盡可能幫助我們免於「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遺憾。

為什麼人類多數願意透過宗教尋求精神層面的寄託?為什麼總是有許多人會訴說宗教裡不可思議的神機而深信不疑?其實多數宗教都包裝了許多神奇典故,教義不斷導引「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輪迴觀念,透過不斷的神奇典故以吸引大批信眾,只要廟的信徒眾多且絡繹不絕,廟內的香火鼎盛情況是可以想像的。宗教為了顯示其獨特與神聖,通常會摻雜一些神怪的典故故事,透過神怪故事在經典裡面,主要是要吸引人成為信徒,因為他們祖師爺做得到,弟子做不到的奇蹟,一代傳一代,慢慢就變成神話。事實上,宗教的祖師本身也沒有什麼,與我們一樣平凡,但是弟子,為了弘揚祖師,增加自己的地位,所以越講越玄,講到後來就變成「神話」,這樣也會有人相信,因為人都有一種賭博心裡,希望奇蹟,所以我們看到的小小顯化,就認真去膨脹它,增加它顯化的事實,加油添醋,滿足我們自己的心態,也希望祈求福報,享受神恩而事業順利,或中到籤王求得意外財富,只是如此一來,宗教變成人類福德的快速成就班,而宗教修行修道與教忠教孝,或希望人類能透過反省懺悔而處世平和與心靈超脫就變模糊了。事實上,不論聖經也好,道德經也好,佛經也好,可蘭經也好,出發心都是善的,都是要講給人聽的,影響人心,沒有區分得那麼固執,互相排斥,而信教的教徒本來是一張白紙,經過一些宗教儀式強化或不斷的灌頂催化作用,產生了差別心,自認為最高尚、最大,批評他人是異教徒,這樣的宗教是在教導人們互相排斥、攻擊,因此就產生宗教間的排他性爭端。 

懂得尊重他人的宗教,他人才會尊重你的宗教,對宗教的認識,不要分得那麼清楚,宗教有綜合起來教化的意思,有教無類,宗教徒應該要研究所有的宗教,彙整所有宗教的精華,來教化人心,分享每個宗教微妙之處,分享每個宗教的天堂,祈求每個宗教的教主都來保祐我們,這樣不是很好嗎?所以世界大同的宗教是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宗教,不管你信什麼教!置身於科技發達,經濟繁榮的嶄新時代,日常生活享受著前所未有的豐富物質,隨著人們日益著重名利,追求和陶醉於物慾、色慾的滿足,心靈所受到的污染日趨嚴重,社會上劇烈的競爭,所帶來的種種煩惱,使心靈無法得到安靜、安祥。其狀況猶如現代化都市的空氣一樣,身處於繁華的社會,心靈混濁的程度日益嚴重。越來越多人渴望呼吸清新的空氣和心情平靜的境界。但在台灣的宗教,已經較少論道談理,一般的宗教儀式並非修道,而只是問神拜拜、求東求西,這是現實社會的功利行為。像求土地公,拜百塊錢的供品,求一百萬的回報,就像用一串香蕉要換一兩的黃金,土地公或佛祖,菩薩們並沒有欠你,又怎可能透過賄賂似的祈求就希望能有巨大回報,實際上是不可能實現!這只是求心安、精神寄託或強化信心而已。事實上要靠自己,認真打拼,自助天助,打拼就沒問題,很多事情要認清現實。 

南懷瑾老師曾說,宗教的儀式為什麼可以佑神?幫助神?神沒有人來幫助怎麼行啊!我們不給神修個廟子,神一點用都沒有。所以“魔從心造,妖由人興”。你說靈不靈?還不是你們心裡造的!你說它不靈,便一點也不靈了!拿《易經》的哲學術語一講,無所謂妖魔,也無所謂神明了。所以孔子說:“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這就懂得了數理變化的法則。所以我們中國文化的《易經》是科學的,決不是迷信的,把宗教的外衣統統拿掉了,宇宙間上帝也好、聖母也好、媽祖也好、菩薩也好,不過是數理變化之道,所以說“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鬼神的動作是什麼?你坐在這裡就知道了。

其實修道是種借假修真的過程,藉外修內,借外修己,能讓本身或幫助他人完成心理改造就是修道。有人說:我不信耶穌,不信孔子、不信老子、不信神,但是他認真檢討自己,認真反省懺悔,那他信什麼宗教?我會說:信自己的教,信你自己!因為相信自己,好好改變自己,反省懺悔,你的心就是佛,你的心就是神;如果信不過,信歪了,對自己沒信心,你的心也是鬼、一世神、一世佛、一世鬼。信自己就相信一個天,因為一個人心就是一個天地。

近日,因為一則新聞引發我對台灣宗教現況有了些感想,台灣許多廟宇都靠信徒的捐助或香火錢維持廟宇的開銷,如果因為特殊神蹟或某些傳言更能引起信徒大力瘋狂湧入! 譬如位在石門洞附近的十八王公廟,當年大家樂瘋狂全台時是當時台灣地區香火最鼎盛的寺廟之一,許多賭一把的信眾莫不將希望寄託在廟內的籤詩或蹟像,每天入夜以後,才是香火最旺盛的時刻,來自各地的進香客,將十八王公廟擠得水洩不通,香煙濃密嗆人,金紙熊熊燃燒。但是,近年來,台灣的不景氣似乎也感染到寺廟了,因為普遍信眾都變窮了,香油錢也顯得摳門及寒酸了,話說近日宜蘭慶和廟決議於十月九日天赦日當天拆掉馬英九贈送「敦仁弘義」匾額,慶和廟供奉開漳名將馬仁,信眾尊稱「馬舍公祖」,廟方指出,二○一○年十月間,總統府主動聯絡,稱馬英九也算馬舍公後代,並在馬舍公聖誕時送來「敦仁弘義」匾額致賀,不過,馬並未前來上香。林午鐵工廠林烈輝說,「匾額是我掛上去的,也是我拆下來的,感觸很深。」三年前來掛時,貴賓雲集,現在卻落得被拆除命運,有點落寞;希望馬要「卡打拚」,把經濟搞好一點,讓大家有工作、讓年輕人娶某生子,現在無錢娶某的人很多。廟方表示,匾額拆下後暫置於倉庫,擇日再向神明請示如何處理。針對此舉會不會對總統不禮貌?主委游徹夫說:「管他的,吃飯卡重要,都沒飯可以吃了,有飯吃卡要緊。」

台灣的寺廟看來不僅無法提供道德高度,還很智慧的看民意與風向,畢竟存活是第一要務,斷了香油錢那是萬萬不可,吃飯卡重要,都沒飯可以吃了,有飯吃卡要緊不就是如此的心理?該苛責嗎?其實也不必,因為俗話日頭赤炎炎,各人顧性命,只是這樣的舉止看在眼中,心頭不免一絲悵然,短賦以為記。

只要有奶便是娘,敦仁弘義放一旁,見風轉舵生意人,廟風教你要向錢。沒有信眾香油錢,參拜沒人神何用,找好關說轉一把,棄馬保廟都為錢。談仁論義今何用,唐朝將軍宋來封,可見遗德也澎風,廟方轉頭令人嫌」。

拆馬匾額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eadlink167&aid=8981095

 回應文章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12 10:38

不要敦仁弘義
只要拚經濟

拆掉的
是道德的光輝

老書袋(headlink167) 於 2013-10-12 23:20 回覆:
智慧本有卻難悟,借假修真得三昧,仁義本是世俗意,明了自性不外求。感謝多硯坊的來訪與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