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8/19 10:10:23瀏覽1554|回應0|推薦51 | |
禍福無門惟人自招
坦白說,有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說寫近況、心得與閱讀,原本想先說說一段時間來的轉變,但是近日看到媒體各種新聞報導與社會現象,又覺得與近來心情體悟頗為接近,所以下標此文說說如何改變自己來趨吉避凶。
上個月回來在一個史記的讀書會分享漢孝文帝本紀的心得,想想每個人的福禍因果總是前種後摘,先栽後得,雖然劉恆因為母親出身卑微而自知無法與其他皇子爭寵甘居偏地代郡為代王,卻也避掉呂后誅殺皇子之禍,後得到上天掉下來的大餡餅,因其謙卑自處,自奉甚儉,寬貸百姓,處處為民,進而開創了文景之治盛功,禍福自是因為平日的無爭無求,但是想想也因為沒有內宮養大的驕寵浮誇,自小自知處境艱難不敢多求而養成謹慎無求的心態,一旦富貴加身還是不忘本身自持修養,在位期間,繼續執行與民休息和輕徭薄賦的政策,使漢朝從國家初定走向繁榮昌盛的過渡時期。談漢孝文帝一生作為與孔子弟子顏淵一樣都是生活態度的寵辱不驚的寬和人生態度,進而能有實踐理想的作為。
先說一句最近的名句「莫忘世上苦人多」,其實沒有人希望過苦日子,但也常無奈天天卻是苦日子,可能一出生的環境限制讓你苦,可能你周遭的人讓你苦,也可能是你的知覺讓你苦,但苦是什麼?能承擔嗎?能吞得下嗎?想過自己為何如此嗎?可能是因為個人慣性而一成不變,因為不變而不知社會已改變,不知突破學習改變自己改變環境,這是因苦而自處,因苦而設法改變。立志與作為就是改變的良策。
這句名句是出自弘一法師駐錫寺院簡介中,關於晉江草庵,記載: 「弘一法師曾三到草庵。 1933年臘月,抵庵度歲。越年正月,為僧眾宣講《含注戒本》。書庵門聯曰:『草積不除,時覺眼前生意滿;庵門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
從佛家角度看,禍福從何而來?自作自受,這是感應的根本原理。仔細分析卻又是人生多半苦多於樂,佛法講的「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迷悟是行動,苦樂是結果;智樂是福,迷苦是禍。但是我們要想祈福避禍,一昧的向外求佛菩薩、神明保佑,赦免我們的罪過,這種作法是為迷信,與感應之理並不相契合。
人生雖是父母所生,成身卻是日積月累學習與環境互動的結果,但是佛說: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苦不苦也完全是個人知覺感受而得,你苦他不以為意的也是正常,因為有了比較就有分別,就會在意與否。
對於苦的體會與自處,可從幾個先賢來看,首先是顏淵,在論語雍也篇,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能夠不以周遭生活為苦,而能自得其樂還真是非等閒人可以做到。然而能體會苦而將苦化為鬥志與力量的就莫過孟子了,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閒,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也只有大聖人能將人一輩子的功夫如此深刻砥礪,真是有為者一輩子修行的功夫了。至於一般市井小民,天天周旋在無窮盡的生活漩渦中而無法自拔的話,那真是就有苦難言了,更是福禍的根源。 只是為何我寫此文,實因看到群體香港人的反送中活動越演越烈,毫無停罷的跡象,冷靜而想,改變自己、改變環境、改變世界,這會是多大的挑戰啊!尤其滾滾人潮上街頭,這浪頭所將導致的將來必然深深改變香港的未來,是福是禍,此刻當下誰也無法預料,只能祝福一切平安了,而台灣今日處境也是悲苦多,甘甜少,很多人心頭抑鬱難舒,所以希望提出讓大家想想有無良策解大家的煩憂,而得朗朗乾坤自在樂的心情。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