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史記中堯舜禪讓政治的幾個疑點
2006/05/03 09:09:37瀏覽3033|回應2|推薦7

三代唐虞自古欽,陳年舊事豈能尋?

試賢妻女何輕率,拔婿為皇費苦心。

舜作君猶計害,象收公主竟彈琴。

荒謬經史千秋誤,魏晉公侯醉樂吟。

-----讀史記五帝本記

以前讀小學時,就讀到堯舜的禪讓政治了。在論語的泰伯篇,孔子說: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又說:「大哉堯之為軍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儒家把堯舜捧為聖人,最主要是堯舜帝位傳賢不傳子的禪讓政治,很值得稱道。 

有關堯舜的禪讓事蹟,史記五帝本記有詳載(http://www.chinakyl.com /rbbook/big5/25/shiji/sj001.html),然而最近讀了史記五帝本紀的禪讓政治,覺得有下列不合理之處: 

一、史記「五帝本紀」中說:「虞舜者,名曰重華。重華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橋牛,橋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窮蟬,窮禪父曰帝顓頊,顓頊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足見舜仍然是黃帝的子孫,是堯的遠親,遠親政權的移轉是否為禪讓﹖如果遠親政權的移轉仍屬於禪讓,那麼漢朝的代王而成為漢文帝,也是一種遠親繼位,是否也是禪讓﹖歷史上有甚多遠親承繼地位者,堯傳舜這種禪讓傳賢,仍然是有限的,而不是由平民而成為天子的禪讓。 

二、史記「五帝本紀」中說,堯在位七十載,要求四嶽推薦賢能者,而各方皆曰虞舜賢能,而堯曰:「然,朕聞之。其何如﹖」嶽曰:「盲者子。父頑,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姦。」堯曰:「吾其試哉!」於是堯妻之二女,觀其德於二女。舜因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而得到推薦,那麼是否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就能夠治理天下﹖這其中有無必然的關係呢﹖此外,堯為了試試看舜是否真的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竟然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舜,這置女兒的幸福於何地﹖堯是否不顧念自己女兒之幸福﹖如果堯不顧念自己女兒之幸福,自己是否是個慈祥之父、賢德之君﹖為什麼堯認為舜孝順父母,而可能是賢德之君﹖而堯自己不顧子女的生活,又怎能推論自己是賢德之君呢﹖ 

三、既然堯以自己之女兒嫁給舜,何以一次要嫁兩個女兒,而不是只嫁一個女兒﹖而且以嫁兩個女兒來觀察舜是否賢能,是否正確有效,仍然值得懷疑。因為舜知道自己的兩個妻子是堯的女兒,難道不會百依百順,取悅妻子,而且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致使自己的缺點暴露於妻子﹖堯的這樣的觀察方法可能不見得是好方法。況女兒為了自己的幸福,敢對老父說舜的壞話?這不是壞了自己的前途和幸福? 

四、史記中說:「堯崩,三年之喪畢,舜讓辟丹朱於南河之南,諸侯朝覲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獄訟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丹朱而謳歌舜。舜曰『天也。』這是否代表舜在攝政期間,並無建立法治觀念。舜已經將權位讓給丹朱,而丹朱竟然指揮不了群臣,指揮不了司法,足見舜在攝政期間已經獨攬大權,其讓位給丹朱只是為了獲得虛名而已。 

五、既然舜在攝政期間已經得到民心,而堯死亡後,舜何以仍然要讓位給丹朱﹖如果舜要讓位給丹朱,何以當初不由丹朱來代攝政權﹖何以當時要接受堯帝的好意代攝政權﹖既然堯已經說:「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於人」,授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則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那麼舜仍然讓位給丹朱,如果不是不仁,就是偽仁,是一個偽君子,如何能得到天下的厚望呢﹖ 

六、史記中說:「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這似乎在說明舜的賢德。然而當時堯既以二女妻舜,而且在觀察舜的行為,因此當時的舜已經是相當於太子君的地位,舜既然是太子君的地位,耕於歷山,當然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當然皆讓居,有什麼好奇怪的﹖又有什麼賢德﹖自古帝王的太子如果親自耕種,鄰居誰敢不讓畔﹖太子漁雷澤,雷澤上人誰敢不讓居﹖因此堯舜的禪讓充滿了戲劇和神話。 

七、史記中說:「堯乃賜舜絺衣,與琴,為築倉廩,予牛羊。瞽叟尚復欲殺之,使舜上塗廩,瞽叟從下縱火焚廩。舜乃以兩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後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與象共下土實井,舜從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為已死。象曰:『本謀者象。』象與其父母分,於是曰:『舜妻堯二女,與琴,象取之。牛羊倉廩予父母。』象乃止舜宮居,鼓其琴。舜往見之。象鄂不懌,曰:『我思舜正鬱陶!』舜曰:『然,爾其庶矣!』舜復事瞽叟愛弟彌謹。於是堯乃試舜五典百官,皆治。」史記這段話很像戲劇。既然瞽叟和象都知道舜已經是君的地位,堯以二女嫁給舜,瞽叟與象將來皆可能因舜而享有富貴,何以仍然可能殺舜呢﹖此外,瞽叟從下縱火焚廩,而象又要接收舜的琴與堯的兩個女兒,難道不怕堯追究瞽叟與象的刑事責任呢﹖象怎麼可能笨到接收舜的兩個女人呢﹖這中間的過程是否是堯、瞽叟與象一起合演的戲,十分可疑。 

八、史記中說,舜封象為諸侯,堯之子丹朱與舜之子商均皆不肖,但是皆有疆土,以奉先祀。史記似乎在表彰舜不念舊惡,而且對堯的兒子丹朱並不排斥,而對自己的兒子也只是分封疆土而已,而不是擁有天下。然而,舜的弟弟象以及堯的兒子丹朱、舜的兒子商均既然都是不肖之人,為什麼還要分封為諸侯或者擁有疆土﹖如此一來,他們所管轄的土地範圍內,不是要子民荼炭、生靈遭殃了嗎﹖這怎麼能夠彰顯舜是一個明智之君、愛民如子呢﹖足見舜的賢德也不過如此。 

禪讓政治,是一種政權的和平移轉方式,與湯武、秦始皇、劉

邦及其他以武力建立的王朝不同。禪讓主要不只是行於上古的

堯舜時代,也行於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

的皇權專制歷史時期。 

禪讓不同於家天下,有選賢與能的味道。儒家對禪讓的推

崇,遂使後世政權的和平移轉,都以禪讓為非血脈嫡傳的禮

儀化的形式,王莽、曹丕、司馬炎的得位,都以禪讓的形

式。禪讓是一種變相的「杯酒釋兵權」,以敬酒來代罰酒,

比起以武力革命,具有人性,而且子民免於因爭戰而流離失

所。 

堯舜的禪讓,果真是傳賢?還是如同康有為所說的,是儒家

的「托古改制」?這是一段難解的歷史公案。

===

詩之解釋:

史記五帝本紀:「舜年二十以孝聞。三十而帝堯問可用者,
四嶽咸薦虞舜,曰可。於是堯乃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內,使九男
與處以觀其外。」「堯乃賜舜絺衣,與琴,為築倉廩,予牛羊
。瞽叟尚復欲殺之,使舜上塗廩,瞽叟從下縱火焚廩。舜乃以
兩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後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為匿
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與象共下土實井,舜從匿空出,去。
瞽叟、象喜,以舜為已死。象曰:『本謀者象。』象與其父母
分,於是曰:『舜妻堯二女,與琴,象取之。牛羊倉廩予父母
。』象乃止舜宮居,鼓其琴。舜往見之。象鄂不懌,曰:『我
思舜正鬱陶!』舜曰:『然,爾其庶矣!』舜復事瞽叟愛弟彌
謹。於是堯乃試舜五典百官,皆治。」舜為堯之駙馬賢婿,而
舜之父弟竟敢害之,且弟象尚欲收堯之二女為妻,以今思古,
此乃無法想像之事。

陳壽三國志文帝紀第二:「漢帝以眾望在魏,乃召群公卿士
,告祠高廟,使兼御史大夫張音持節奉璽綬禪位,冊曰:『咨
爾魏王:昔者唐堯禪位於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於常,惟
歸有德。漢道陵遲,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亂滋昏:群凶恣
逆,宇內顛覆。賴武王神武,拯玆難於四方,惟清區夏,以保
綏我宗廟;豈予一人獲乂,俾九服實受其賜。今王欽承前緒,
光於乃德;恢文武之大業,昭爾考之弘烈。皇靈降瑞,人神告
徵;誕惟亮采,師錫朕命。僉曰:爾度克協於虞舜,用率我唐
典,敬遜爾位。於戲!天之歷數在爾躬,君其祗順大禮,饗萬
國以肅承天命!』魏王曹丕之得位,形式上效當年堯舜之禪讓
。」

陳壽三國志三少帝紀第四:「十二月壬戍,天祿永終,曆數
在晉。詔群公卿士具儀設壇於南郊,使使者奉皇帝璽綬冊禪位
於晉嗣王,如漢魏故事。晉王司馬炎之得天位,形式上亦效當
年堯舜之禪讓。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otius6033&aid=260379

 回應文章

魯直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善解
2006/05/03 18:00

子鳴,善解也。

政治是力與美的結合,古今皆是。禪讓,其一也。



子鳴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我曾經看過另一篇報導
2006/05/03 12:07

在某本雜誌中轉述大陸歷史學家的報導:

所謂的「禪讓」,只是一場場的不流血政變

堯、舜、禹的能力強過原已內定的政治接班人,他們除了握有重兵大權,又獲得上下普遍認同,這些弱勢接班人頗識時務,自願讓出權位,避免無謂的流血衝突。

但是,禹之子 — 啟,聰明才智無人可比,因有前車之鑑,在禹尚未過世,他已大權在握,所以能順利繼位,從此中國政治史轉成家天下的局面。

這篇報導,我非常認同,這正可解釋「人不自私天誅地滅」的道理,也可說明一點,若禪讓政治真的這麼好,為何只傳三代,家天下的帝王制度卻長達數千年之久?

現代的名主制度,強調選賢與能的道理,多少有「禪讓」的意味,但仍有人一旦權利在手,卻蒙上「家天下」的陰影,違法亂紀,權利使人心腐化。堯、舜、禹享受數十年的眾人之上的優越,難道無心嘉惠自家子孫?但是,他們萬想不到處心積慮培植的攝政能臣,會在他們死後奪權篡位,自己子孫只能終身隱居,獲得後世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