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祖壇經》機緣品七──行思禪師(三)
2013/08/04 08:51:11瀏覽3497|回應0|推薦0

《六祖壇經》機緣品七──行思禪師

惟覺法師開示

(三)
  禪宗裡有一位香嚴智閑禪師,起初在百丈懷海大師門下參學,參了很久,雖然學了很多的經教義理,受到大眾的讚歎、尊崇,但是一直到百丈禪師圓寂,還是沒有開悟。百丈懷海大師圓寂之後,智閑禪師心想:「既然自己沒有悟道,不如到六祖大師的再傳法嗣溈山靈祐祖師那裡參悟。」

  溈山靈祐祖師一見到智閑禪師,便問:「聽說你在百丈懷海大師那裡學了很久,十分出色,問一答十、問十答百,頗有智慧。我現在考考你,你不能在經教上找答案,也不能經過思考、思惟,一問就得馬上答出來。」這是因為頓教強調契悟,契悟了這念心,不假思索,就能答在問處、問在答處,古德說:「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因為這念心是現成的,不是經過思慮想出來的,這就是真正的悟。


  靈祐祖師問:「如何是你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這在書本上和過去所學的知識中找不出答案,又不能經過思考,所以智閑禪師當下回答不出來。智閑禪師回到房裡,將所有的經書、平時所記的筆記全部找出來,還是找不到答案,最後只好去請教靈祐祖師。靈祐祖師說:「我答是我的東西,你要自己答出來,才是你自己的東西。我的解答對你毫無用處,你必須自己去找答案。」靈祐祖師始終不告訴他。


  智閑禪師心想:「學了幾十年的佛法,連這個問題都答不出來,過去所學的都白費了!」就放了一把火把所有的筆記燒掉,從此以後再也不看經、不作筆記了,乾脆「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當個行腳僧,走到哪裡就歇到哪裡,免得勞役身心。智閑禪師離開了溈山老人,行腳到南陽慧忠國師的遺址,就住在那裡,自己煮飯、種菜。


  有一天,智閑禪師在除草、鬆土的時候,用鋤頭把泥土翻開,扔掉土裡一顆的石頭。把石頭拿起來往旁邊一丟,恰巧打到竹子,聽到「啪」地一聲,剎那之間就開悟了。凡是開悟的人,都有當時契悟的心境。智閑禪師開悟以後說了一個偈子,將他開悟的心得、心境描述出來:「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


  「一擊忘所知」,聽到石頭打到竹子的聲音,「啪」地一聲,當下只有能聽的心和所聽的聲音,完全沒有攀緣心了,所以說「一擊忘所知」。修行必須了解能、所──能觀之心、所觀之境。假使用功能夠用在有能、有所的地方,功夫很快就能成熟,因為只有能觀之心和所觀之境,任何妄想都沒有,就表示這念心有止有觀、有定有慧了。


  「忘所知」,「知」是最重要的。一般人以為悟了就有神通,就能夠得到、見到什麼東西,其實不然。悟,只是悟到本來這念心,並不是見到、得到什麼東西。有所見、有所得,只是一種境界,其實這念心是不假修持的。親自契悟到這念心是絕對的、是本具的,才是真正的開悟。只是了達道理,或在理上契悟,並沒有在事上印證,這只是理悟,而不是證悟。「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假使有能修,就有一個開始,有成必定有壞。當下能聞的這念心不是修出來的,而是本具的。


  「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如果悟到「笑,是古佛在笑;聽,是古佛在聽;寫字,是心在寫」的道理,就是禪堂楹聯所寫的「吃茶吃餅揚古道」──未悟之前是凡夫心在吃;悟了以後,就稱為「古道」。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這念心亙古長存,「動容揚古路」,就是這麼簡單。正如達磨祖師弟子波羅提尊者所說:「在眼曰見」,眼睛一動即是轉大法輪,實實在在是如此的。「不墮悄然機」,這念心很清淨,而且不墮清淨相;既沒有動相,也沒有靜相,不著一切相,不離一切相。換言之,就是不落階級。既然是不落階級,那麼心究竟在哪裡?


  接著,智閑禪師又講:「處處無蹤跡」,無論是動靜閒忙、行住坐臥,都找不到心的蹤跡,心沒有青黃赤白,沒有遠近、大小、男女、是非、善惡。許多人不相信這個道理,認為:「這是什麼佛法!宗教就是勸人修善,怎麼連善惡都沒有了?」如果是這麼想,就是小根機,無法聽受大法;就像小草、小樹不能接受大雨一樣,大雨一下,小草、小樹會被連根沖翻。這是無上大法,無上大法不是好高騖遠,而是一種契悟的心境,是超越的境界,在這念心上來超越。


  「處處無蹤跡」,悟了這念心,不想過去、現在、未來,找不出是誰在起心動念,也找不出任何形相或蹤跡。以佛法來講,心是絕對的、是真空的,什麼都不能有,不執著善惡、佛魔,也就是禪宗祖師所說:「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沒有蹤跡,這就是心之體。


  除了心之體以外,還有心之用。假使只悟到心之體,而沒有悟到心之用,就成了斷滅,容易迷失,所以接下來馬上又講:「聲色外威儀」。過去認為講究形象、注重威儀是著相,著相修行總是空;現在開悟了,心不再著相,知道心的作用也能度眾生,既是善法也是功德,不執著善法、功德,就是體。雖然是「處處無蹤跡」,心沒有蹤跡可循,卻又離不開有相。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自己的心在主控、在作主,要笑就笑、要坐就坐,而且也絲毫不妨礙「聲色外威儀」,行住坐臥處處都有威儀。悟到最高的境界,也不能離開俗諦,俗諦即穿衣吃飯、行住坐臥、待人接物,平常心就是道。雖然如此,過去的穿衣吃飯,與現在的穿衣吃飯就不一樣了。


  過去吃飯的時候,覺得味道好的就拚命吃,吃不到就起煩惱;現在吃飯還是這念心,但是現在只知道酸甜苦辣,味道好的不貪著,味道差的也不起煩惱。過去挑剔菜好不好吃;現在悟了,知道菜的味道,只管吃下去,心當中沒有任何取捨,始終是在定慧上。過去穿衣,要找裁縫比了又比、量了又量,非得合身不可,一點點不合身就要起煩惱;現在穿衣,也是比了又比、量了又量,裁縫師做大一點沒關係,做小一點也不起煩惱,這就是「知而不著」。開悟,就是要明白悟了還是這念心,雖然是這念心,但作用完全不一樣;過去是貪、瞋、癡的作用,現在是解脫、是善法的作用。


  「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悟到此理,就稱為上上根機的人,稱為祖師法門,亦即靈山會上「釋迦拈花、迦葉微笑」的妙意。智閑禪師真正悟道了,完全了解這個道理,歡喜得不得了,馬上回到寮房焚香、沐浴、更衣,遙拜、感恩靈祐祖師,說道:「幸好靈祐祖師當時沒有說破,否則今天我就不會開悟了。」知恩、感恩、報恩。可見「佛法不離世間法」,世間法不執著,就是佛法。

 

【中台世界】>>導師法語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804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