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04 22:50:00瀏覽2819|回應7|推薦15 | |
2008年,台灣過半數人民在歡喜中迎接新時代的來臨。儘管你可以不喜歡他的溫吞,不喜歡他的不沾鍋,但沒有人可以否認他是在歷經民進黨八年狂飆亂政之後,碩果僅存的「正常」典範。七百五十萬人希望他可以帶領台灣休養生息,甚至相信他跟他的團隊「準備好了」可以引領台灣走出政治惡鬥的困境,邁向另一個黃金十年的高峰。但很不幸的,還不到2012任期屆滿,這些當初投票支持的人就已發現原來等待他們的不是黃金十年,而是虛耗無能的空白四年。為什麼麼如此?為什麼馬英九始終無法扭轉頹勢?為什麼馬英九一再力圖改變但是民調卻始終毫無起色?以下將深入探討這些問題。 描寫馬英九最貼切的,大概就是林濁水的「歷史劇場」了。書裡說馬英九從政參選以來從不廝殺,絕不口出惡言,在所有議題選擇上都站在多數的那邊,所以讓他棒棒安打,卻毫無失分。這種例子俯拾皆是。在台北市長任內,日日春代表希望馬英九可以恢復公娼以及讓性產業合法化,因為當初馬英九在參選時曾嚴厲批評陳水扁的廢公娼作法。但是馬英九在接見她們以後,表達了恢復公娼跟性產業合法化要尋求社會共識,說白了就是「民意不支持,我也不會支持」。一樣的政策議題可以在選前選後有截然不同的立場,卻也處處扣著民意的帽子,這就是所謂的「馬氏選戰兵法」。 然而這種「不沾鍋,處處討好」的策略或許在選舉,在在野時有用,一旦成為國家元首,這種策略立刻就暴露出致命的缺點。公共政策本來就是多元價值衝突,但是決策者卻必須做出價值選擇。在野時可以高倡經濟環保兼顧,但是當政後就必須在不得不抉擇時,做出價值選擇。馬英九留學美國時,恰好是管理大師賽蒙(Herbert Simon)學說當道之日。賽蒙的滿意決策理論即說明了人類的理性有限,因此永遠無法做出最佳的決策,只能做出滿意的決策。但就決策者而言,賽蒙還沒有說明白的是,一個滿意的決策是依據短期的結果,還是長期的影響。 如果只需考慮眼前的結果,那其實決策者可有可無,因為只要凡事都根據民調選擇最多數人偏好的政策去執行就好,根本不需要什麼政策規劃跟領導。但是總統的價值就在於他必須要能夠突破「社會選擇的困境」以及「短期取向的問題」,才能為整個國家牟取最大最長遠的利益。因此,一個領袖不能只期待當個隨收視率起舞的「藝人」,而是要在更多時候去說服,教導他的支持者採取長期利益的觀點,甚至要去整合多元衝突的利益以期能形成一個社會可以接受的共識。很遺憾,從馬英九就職總統之日起,我們就從來沒有看到他扮演好這個角色,甚至我認為到現在他也不認為自己應該扮演這樣的角色。 馬之所以沒有這樣的認識,與其內心的價值虛無主義有關。與陳水扁相同,馬基本上是「拿來主義」的忠實信徒,什麼有用就信仰什麼。在劉兆玄時期,馬完全是專業官僚導向,滿口數字跟專業依據。結果在八八風災被批冷血之後,就變成吳敦義的「討好主義」,每天跟著新聞報導走,新聞報什麼政策就做什麼。結果這招不管用以後,現在又回到金溥聰的「戰鬥主義」,鎖定好一個大眾聚焦的議題立場後,就把所有的政策都往那裡(ECFA)扯。但不管是什麼時期,我們都很難知道馬英九到底想要的是什麼,他到底相信專業還是民意,到底想要做事還是做人?還是其實馬什麼都不想,只想如何鞏固自己的權力一如扁? 當馬的神話一再被自己的失政戳破之後,不斷搖擺變換的姿態只是讓人民更加深了對他的不信任,對於政府施政更無方向與幫助。國光石化跟六輕爭議就是最好的例子,在經濟與環保無法兼顧時,政府必須要做出選擇。但是從馬英九到吳敦義一會主張經濟發展的重要,一會又支持環保的訴求,請問一線的公務員到底要如何執行?業者又要如何配合?結果業者跟環保團體都批政府的無能,馬英九從想要雙贏變成雙輸。這種事情反覆上演的結果,不僅損害了馬英九的支持度,更徹底摧毀了支持者對他的信任感,這也是為什麼儘管馬英九的不滿意降低,滿意度跟支持度也無法回升的原因。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馬英九的不沾鍋精神固然讓他得以在藍綠惡鬥中因為形象良好而發跡,但這種精神卻徹底暴露了他領導與決策上的無能。如果想從現在開始的短期內自民調谷底翻身,馬英九需要的不是找回支持者的熱情,更不是仰賴聰明絕頂的肱股大臣,而是他自己必須在人民的心中重新建立起對他的信任。他必須要在很多不得不決策的價值上做出判斷,告訴人民他選擇的理由,以及他會如何一貫到底。更重要的是,他要開始領導人民,整合人民的利益,而不是只會去討好人民根據人民的喜好作決策。只有從根本上改變,才可能扭轉他在人民心中的無能形象。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