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世界遺產樂山佛 足踏三江歷千年-126
2012/06/19 16:20:24瀏覽1298|回應1|推薦11


四川樂山大佛Google地圖檢視較大的地圖

 

走陸路參觀樂山大佛,需先登淩雲山,山頂與大佛頭部等高

拍攝巨大的佛頭,要與完整的佛像合影,必須順著古棧道下降到與佛胸等高的一處平臺上

樂山大佛鑿塑于岷江南岸淩雲山棲鸞峰臨江一面崖壁上,背靠淩雲山,和樂山城隔江相望。大佛面對著滾滾東流的江水,取彌勒造像,腳踏三江,體態雍容,比例勻稱,氣勢雄偉。因設計巧妙,排水設施隱而不見,歷經千年風霜,至今仍然安坐在滔滔江水之畔。1996126峨嵋山-樂山大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大佛頭高14.7公尺,髮髻有1021個,每一個螺髻都可以放入一張大圓桌;耳長6.72公尺,鼻長5.33公尺,眼長3.3公尺,耳朵、眼裏可以鑽進兩個人;肩寬24公尺,可做籃球場;手的中指長8.3腳背寬911公尺,可圍坐百人以上。

 

樂山大佛是真正的世界第一大佛,不單比山西大同雲崗石窟最高的大佛要高出3倍;過去認為世界最大的阿富汗巴米揚西大佛高55公尺(已毀),只是單純的最大立佛。而樂山大佛是坐像,比它仍要高出16公尺,幾公里外都可以看到,是名符其實的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

 

遊覽樂山大佛,分水、陸二種方式,一是購樂山大佛水上游江票50元,搭船到三江匯流處眺望大佛全景,並可領略三江匯流的波濤洶湧景觀;或是購遊山票,登淩雲山,經淩雲禪院從佛像右側絕壁鑿成的九曲棧至佛腳處,仰望大佛,眺望三江匯流後的寬闊江景,再從淩雲棧道麻浩崖墓,參觀烏龍寺,門票70元。

 

走陸路參觀樂山大佛,需先登淩雲山,山頂與大佛頭部等高。大佛頂上1021個髮髻,是1962年維修時,以粉筆編號數清的。髮髻遠看與頭部渾然一體;站在淩雲山頂,才發覺是以石塊逐個嵌就。螺髻根部裸露處,有明顯的拼嵌裂隙,無沙漿粘接。表面抹灰兩層,內層為石灰,厚度各為515公分1991年維修時,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遺存螺髻石3塊,其中兩塊較完整,長78公分,頂部31.5×31.5公分,根部24×24公分

 

從大佛髮髻往下看,在右耳耳垂根部內側,有一深約25公分的窟窿,據說維修工人曾從中掏出許多腐朽的木泥;這說明南宋范成大在《吳船錄》中記載「極天下佛像之大,兩耳猶以木為之」,是真實的。也就是長達七公尺的佛耳,不是原岩鑿就,而是用木柱作結構,再抹以錘灰裝飾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亦有窟窿,內則露出三截木頭,成品字形。說明隆起的鼻樑,也是以木襯之,外飾錘灰而成。

 

不過,這是唐代貞元十九年竣工時就是如此,還是後人維修時用這種工藝修補,就不可考證了。此處相機的視角只能拍到一個巨大的佛頭,想要與完整的佛像合影,必須順著古棧道下降到與佛胸等高的一處平臺上。由於參觀人多,遊客都得沿著崖壁上的陡峭棧道緩緩地蠕動,才能下到佛胸處平臺上,需耐心地排隊才有合照的機會。拍照時順便看一下周圍,會發現崖壁上有很多方形的石孔,這就是古代建造大佛閣時,在崖壁上開鑿出的木樑樁腳洞。

 

清代詩人王士禎有詠樂山大佛詩「泉從古佛髻中流」。如此龐大,歷史悠久的大佛,是如何度過風雨雷電及時間的考驗?其實細心的遊客,就可在大佛頭部共18層螺髻中的第4層、9層、18層中,找到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分別用錘灰壘砌修飾而成,遠望看不出來。衣領和衣紋皺折也有排水溝,正胸有向左側的表層水溝,與右臂後側水溝相連。

 

另外也有遊客看不到,需先期研究資料才會知道,在兩耳背後靠山崖處,有長9.15公尺、寬1.26公尺、高3.38公尺的左右相通洞穴;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互未鑿通,右洞深16.5公尺、寬0.95公尺、高1.35公尺,左洞深8.1公尺、寬0.95公尺、高1.1公尺。這些巧妙的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濕和通風系統,也就是千百年來,大佛得以維持不傾倒,防止侵蝕性風化的最主要原因。

 

左右互通的兩洞,由於可匯山泉,內崖壁上凝結了厚約510公分的石灰質化合物,而佛身一側 崖壁仍是紅砂原岩,而且比較乾燥。那左右不通的兩洞穴,孔壁濕潤,底部積水,洞口不斷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約有2公尺寬的浸水帶;顯然,這是由於洞未貫通的緣故。至於當年修建者為何不把它打通?則遍查資料,至今無人可解!

 

1962年維修的資料,當時發現大佛胸部有一封閉的藏棄洞。開洞一看,裏面裝的是廢鐵、破舊鉛皮、磚頭等,而封門石竟是宋代重建天寧閣的紀事殘碑;唐代大佛竣工後,曾建有木閣覆蓋保護,以免日曬雨淋。遊客從大佛頭部沿棧道下行,沿途膝、腿、臂、胸和腳背上殘存的許多柱礎和樁洞,就是大佛閣的遺跡。宋代重建稱為「天寧閣」,後毀;但不知何年?因何原因?這天寧閣的紀事殘碑,竟然嵌在了大佛的胸部,千古之謎,誰人能解?維修者將此殘碑移動海師洞裏保存,可惜1966年「十年浩劫」時被毀掉了!

 

繼續下行,仍是與大佛同時修鑿的配套工程-九曲古棧道,崖壁有眾多佛龕、摩岩石刻,不時從身邊擦過,其中第一折的經變圖雕刻精細,形象生動,人物豐腴端祥,並刻有樓臺亭塔,是研究唐代建築和石刻藝術的寶貴資料。棧道最寬處1.4公尺,最窄處0.6公尺,共217級石階,沿棧道九折盤旋,可下達大佛腳下。大佛腳下,抬頭仰望非常吃力,大佛高大無比,這時才能真正領略到大佛的巨大。

 

大佛之巨,也可以從佛腳看出,佛像的雙腳大如一個球場,一枚腳指甲上都可以坐下三個成年人。佛的面前,江水衝擊山體,濤聲不絕。遊客剛剛經歷了九曲棧道的險,喘息未定,在這裏又被大佛的大與江水的急所打動並為之感歎!大佛腳下有一開闊的空地,放有一隻石質的巨鼎,不知何人在何時所放,做工粗糙又沒有香火,令人覺得多餘。

 

繞過佛腳,穿「洞天」,便到了棧道北端;相傳這裏龍王太子求學于蘇東坡的上山路徑,因此被稱為「三太子入海處」。往前是一段懸空架設的百步棧道,崖壁上刻著時人的題詠;走在懸空棧道上,腳下滔滔江水,浪湧翻卷,過懸空棧道,攀「窄寬」「低高」的險坡,上「天梯」,便可到松韻亭小憩。

 

在松韻亭可看到前方江中10公尺處有一獨立的巨石,高30多公尺,人稱「降魔杵」。從降魔杵繼續遠眺,遠處疊疊青巒、江邊漠漠沙洲、渺渺煙霜、點點舟帆好似一幅畫卷映入眼簾;加上水擊、松濤,鳥鳴 就像交響樂章在耳畔迴蕩,讓遊客在渾身汗濕被涼風吹拂後,不捨離去。

 

離松韻亭前行,數十步便到佛像左側峭壁中的「淩雲棧道」,它削壁穿洞,架虛構空,藏奇露險,婉蜒曲折,似一條騰空而起的巨龍,隱藏在樂山大佛左側棲鴛、兌悅兩個山峰的懸崖絕壁間。棧道開鑿於1983年初,1984年峻工,同年十月開放,全長約500公尺,北端與大佛相連,南端與碧津樓相連,與大佛右側的九曲棧道一起構成一條迴環曲折的旅遊路線。

 

淩雲棧道南端有一方亭,名「兌悅」,亭為鑿棧道時所建,因分為上、下兩層,又名「子母亭」。歇息於亭中,抬頭蒼峰屏峙,低首流水漏漏;回首望,棧道婉蜒曲折,大自然的造化與人工的雕鑿融為一體,美不勝收;難怪被詩人們譽為「崖壁上的交響詩」……...

 

九曲古棧道,崖壁有眾多佛龕、摩岩石刻,不時從身邊擦過

佛像左側峭壁中的「淩雲棧道」,它削壁穿洞,架虛構空,藏奇露險,婉蜒曲折

抬頭仰望非常吃力,大佛高大無比,這時才能真正領略到大佛的巨大

沿棧道九折盤旋,可下達大佛腳下 

 

視頻-中國七大奇觀(樂山大佛)

 

更多相片請點閱(四川樂山大佛風光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huzhu&aid=6558313

 回應文章

Ree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樂山大佛
2012/06/28 23:59
Reed 是去年五月底去的。
敬請人道支援 我卓越不群的母親

八旬阿嬤
【台灣司法◎人間煉獄】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