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德國柏林查理檢查哨-45
2020/01/03 09:14:04瀏覽1420|回應0|推薦6

查理檢查哨(Checkpoint Charlie)位於柏林市中心的腓特烈大街,原稱「C檢查哨」,意為「第三檢查哨」的意思;因「字母報讀法」中,「C」通常唸作「Charlie(查理)」,故稱「查理檢查哨」。查理檢查哨是冷戰時期民主德國(東德)與聯邦德國(西德)西柏林進出的一個檢查點。該檢查站通常為盟軍人員和外交官使用;從這個檢查哨往北去,即進入東柏林,反之往南則是進入西柏林。柏林圍牆拆除後,此檢查哨一度被拆除,而後又被復建,成為柏林旅遊的重要景點。

 去柏林自然不能不去查理檢查哨;柏林圍牆拆除後,這個檢查哨之所以在拆除後再復建,成為現存唯一的柏林圍牆檢查哨。因為,這是歷史和回憶的一部分,也曾出現在許多電影裡,讓人沒法忽略。很多人來此的目的就是拍照留念,然後才遊覽柏林;事實上,這裡的確是柏林一個必去之地,是柏林的象徵景點,東、西柏林分割的歷史遺存-查理檢查哨在冷戰期間是美軍的檢查站,現還有一些柏林圍牆的遺迹和一個用來拍照的檢查站,以及一些冷戰的信息廣告牌、文字和圖片。

 旅遊巴士初到腓特烈大街,首先看到的是美、英、法、俄等國的國旗高掛,還有就是人車混雜的大街;檢查站就在繁忙馬路中間的一個小鐵皮屋。有些網站及旅遊文章介紹會有穿得像美軍的藝人與遊客合照,並有一些不當收費的檢舉,不過我到的時候並沒有看到。查閱資料得知,柏林政府宣布自2019-11-04不再核發表演許可證給在查理檢查哨(Checkpoint Charlie)扮演美軍的街頭藝人,等同從此禁止任何團體或個人在這個歷史地標,扮演美軍與遊客合照、互動,賺取街頭表演費。

 查理檢查哨於 1961年建立,當時二戰後冷戰時期,德國分裂成由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佔領的西德,以及由蘇聯佔領的東德。1961813日凌晨,西柏林市民突然被嘈雜的車輛引擎聲和大部隊行軍的腳步聲驚醒;他們愕然發現一道由鐵絲網、磚塊和水泥構成的封鎖線,將西柏林包圍起來。大批工人在東德軍警人員監視下,沿著邊界修築圍牆—在蘇聯的支持下,東德政府終於採取措施解決公民外逃問題,方法相當簡單粗暴—於是,著名的冷戰象徵—柏林圍牆就此豎立起來。

 東德政府修牆的目的,在於阻止本國公民經西柏林逃往西方,並非要將西柏林完全封閉;所以,1961年時在柏林圍牆沿線仍留下了11處通道(後增至14個)。作為西柏林與外界的交通孔道,東西雙方都在各處通道建立檢查站,對出入車輛和人員進行嚴格檢查。查理檢查哨之所以如此有名,除了因為它是最顯眼的檢查哨之外;更因為它是 1961年美蘇坦克對峙、戰爭情勢一觸即發的事發地點。

 雖然查理檢查站吸引了很多遊客,但過去畢竟不是一處觀光景點,而是東西方陣營對抗的戰場。在冷戰歷史上,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被認為是蘇、美最接近於戰爭的危急時刻;其實在這場危機之前一年,在查理檢查站就發生了蘇、美坦克武裝對峙的嚴峻形勢,戰爭近乎一觸即發。19618月,隨著柏林圍牆的修建,東、西方關係急劇緊張,由於東德修牆的舉動並不違反波茨坦協議,西方除了抗議無計可施。1022日,美國駐西柏林外交使團首席代表艾倫·萊特納乘坐懸掛占領軍特別牌照的汽車前往東柏林看歌劇,在途經查理檢查站時被東德警察截停並檢查證件,而根據波茨坦協議,盟國人員可以在柏林市內自由通行。

 美國當時派駐西柏林的特使盧修斯·克萊,決定利用這一事件向東德和蘇聯方面施壓,於是派出另一名外交官乘坐懸掛外交牌照的汽車前往邊界試探,果然遭遇停車檢查。在外交官亮明身份後,查理檢查站的美國憲兵越過邊界,粗暴地將東德警察推開,並護送汽車進入東柏林區域,然後返回西柏林一側。然而,次日一位英國外交官再次遇到檢查,克萊和西柏林美軍司令沃森將軍在向華盛頓報告的同時,也向東柏林蘇軍司令索洛維耶夫上校發出照會,要求蘇方採取措施改善局勢,確保盟國人員的自由通行權。對此,蘇方態度十分強硬,認為美軍武裝人員強行越界並在邊界附近部署重武器是公開的挑釁,東德警察有權確認過往人員的身份,同時針對美方的武力威脅針鋒相對地回應道:「我們也有坦克!」

 10月27日下午,克萊指示再次進行邊界試探行動,為了防備蘇方可能的激烈反應,還在滕珀爾霍夫機場集結了一個步兵營和坦克作為後援。美方的外交車輛再次在武裝護送下通過查理檢查站,而停在後方不遠處的4輛M48A1坦克和2輛M59裝甲運兵車也隨之撤離。幾乎與此同時,33輛T-55坦克通過布蘭登堡門靠近邊界,儘管這些坦克上沒有任何國籍標誌,但美方設法接近了坦克,並確認它們是蘇聯坦克。10輛坦克沿著腓特烈大街繼續向南行駛,停在距離檢查站50~100公尺處,炮口直指西柏林一側。

 撤離的美軍坦克和裝甲車見狀也重新返回,停在邊界另一側對等的位置上,與蘇軍坦克展開對峙;更多的美軍坦克也向邊界開進,時間是102717時。事後披露雙方坦克都裝填了實彈,並且接到命令只要對方開火立即回擊。在查理檢查站南北,蘇、美坦克劍拔弩張,互不相讓。在對峙事件發生後,西柏林駐軍、北約部隊,乃至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都全面提高了戒備等級。

 在危機發生後,克萊主張讓美軍坦克直接推倒部分柏林圍牆,並堅信蘇聯人不敢付諸武力,但後來有證據表明蘇軍已經做好了動武的準備。所幸美國無意與蘇聯直接開戰;在華盛頓,甘迺迪總統的弟弟羅伯特·甘迺迪,與偽裝成記者的蘇聯克格勃特工博爾沙科夫秘密接觸,甘迺迪總統和赫魯雪夫藉此渠道進行了私下磋商,最後達成了避免戰爭的共識。102811時,為首的蘇聯坦克首先後退了5公尺,對面的美軍坦克隨後做出了同樣的舉動,接著雙方的坦克陸續撤離了邊界,戰爭危機得以緩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被迫承認柏林圍牆的存在,對此甘迺迪總統評論說:「這不是完美的解決方案,但那堵牆遠遠好過一場戰爭。」

 

 作為德國柏林最熱門的歷史地標,檢查站現在當然沒有功能,純粹是給遊客拍照用的,看起來還真有點歷史的滄桑感;同時牆壁上面也還能看見一些舊標識,提示着人們正處在當年美國/俄羅斯區域,地上的印記也能清晰看見舊日圍牆所在的位置。現在的查理檢查哨立起印有美、蘇軍人照片的雙面立牌,象徵當年兩德分裂的歷史。在檢查哨旁立牌面向西柏林的一面,分別用英文、俄文、法文及德文寫著:「您即將離開美國占領區」的告示牌:

「YOU ARE LEAVING

THE AMERICAN SECTOR

ВЫ ВЫЕЗЖАЕТЕ ИЗ

АМЕРИКАНСКОГО СЕКТОРА

VOUS SORTEZ

DU SECTEUR AMÉRICAIN

 SIE VERLASSEN DEN AMERIKANISCHEN SEKTOR

US ARMY

 1989年11月,東德宣布開放邊界,柏林圍牆轟然倒塌,查理檢查站的活動板房也在1990年6月被移除;但直到同年10月,兩德正式統一後,查理檢查站才最後被撤銷。在隨後幾年內,柏林圍牆的邊防設施被陸續拆除,僅有三段殘牆作為歷史遺蹟被保存下來,其中一段就位於查理檢查哨原址附近。

 查理檢查哨所在的腓特烈大街(德語:Friedrichstraße),是柏林市中心區重要的文化和商業街;街名取自普魯士第一位君主腓特烈一世(Friedrichstadt)。北起老米特區的北部(再向北稱為 Chausseestraße),南到十字山區的哈雷門。由於該路為南北走向,與萊比錫大街和菩提樹下大街等東西向主軸線道路交匯;在冷戰期間,該街以柏林圍牆上的查理檢查哨一分為二。如今,曾經的肅殺氣氛不復存,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商店與美式資本主義的KFC、麥當勞等店家的大大招牌。

 在冷戰柏林分治時期,該街上腓特烈大街車站儘管設在東柏林,但是為兩條交叉的西柏林快鐵線和西柏林地鐵U6線所利用,同時也與查理檢查哨並列為重要的邊境關卡。這個車站充當這些線路的換乘站,火車在此停靠,但腓特烈大街底下的其他所有東柏林車站是封鎖的幽靈車站,西柏林來的地鐵列車均過站不停。在腓特烈大街車站,西柏林乘客可以從一個月台轉移到另一個月台,但是沒有適當的文件,不能離開車站。這個車站的一部分對西柏林線路開放,但是戒備森嚴,較小的一部分月台則充當東柏林快鐵終點站,兩者之間進行了封鎖。

 以大量海報和新聞剪報文字為主的查理邊境檢查哨,缺乏互動展覽,空間感狹窄和悶熱環境,不能細心閱讀柏林圍牆和兩德分裂時的歷史。歐洲人素以保護歷史遺迹聞名,但在這一處卻很失敗;周遭現代化替代太多,勉強挺立的警告牌和崗亭,硬生生想把遊客拖入舊時代,只是對1991年之前的真實情況的拙劣模仿。導遊再三警告說,這片區域是柏林最熱門的地方之一,因為它的拍攝地點是柏林最熱門的景點之一,小偷、扒手很多,小心護照和個人財務。

 查理檢查哨不是一個熱鬧繁華的美麗景點,它的存在是一段歷史,是我們親身經歷過的一段歷史;來到這裡不是為了娛樂,而是為了歷史。湯姆·漢克主演的《間諜橋》(英語:Bridge of Spies),是2015年由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美國冷戰間諜片。取材自冷戰期間的「1960U-2擊墜事件」,講述美國律師詹姆士·B·唐納文為了美軍飛行員弗朗西斯·加里·鮑爾斯,其駕駛的U-2偵察機被蘇聯擊落而成為人質,而需要透過談判以釋放關押在美國監獄的蘇聯間諜魯道夫·阿貝爾。

 電影名稱意指格林尼克橋,它連接著柏林與波茨坦,間諜交接亦於該處進行。電影暫名為《聖詹姆士廣場》。電影入選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及最佳原創劇本等六項提名,馬克·勞倫斯贏得最佳男配角獎。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huzhu&aid=13146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