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德國德勒斯登宮廷主教座堂(聖三一大教堂)-39
2019/12/26 09:52:18瀏覽2099|回應0|推薦7

奧古斯特橋南端的「王宮廣場」,除了前面介紹的王宮外,還有森佩爾歌劇院,以及北側的天主教「宮廷教堂」;教堂高聳的83公尺高的尖塔,是德勒斯登的地標。宮廷教堂的正式名字叫做「聖三一大教堂」,是一座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築,完工於1755年;除了高83公尺的鐘塔外,另外還有七十八尊聖經故事和歷史人物的雕像(每一尊雕塑都近三公尺高),更顯獨特風采。據說「強力王」奧古斯特二世的心臟,就安葬在這個教堂的地下室裡,他的身體則在波蘭的克拉科夫。

 「聖三一大教堂」是薩克森的皇家教堂,奧古斯特二世為了成為波蘭國王,而由新教改信天主教,並在德勒斯登建立這座重要的宗教建築;該教堂從建築師到施工人員全部從義大利聘請。1980年,這座教堂成為薩克森主教座堂。與天主教宮廷教堂不同,同時代新教路德會的德勒斯登聖母教堂是由市民所建造,是德勒斯登最大的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大最美麗的新教教堂之一,這使得德勒斯登成為主教座堂並非最大教堂的少數地方之一。德勒斯登還有一座俄國東正教堂。

 這座教堂可以說是德勒斯登的代表性巴洛克式建築,雖然它實際上沒有聖母教堂那麼有代表意義;但是光從外表來看,絕對會誤認這個才是德勒斯頓的第一教堂。其實,在新教佔主要地位的德勒斯登,之所以出現這座天主教堂,完全是因為奧古斯特二世皈依天主教,成為波蘭國王的緣故。然而奧古斯特二世本人並沒有建築這座大教堂的計畫,而是奧古斯特三世在1738-1751年間,秘密地開始了這座教堂的設計建造,以對應新教轟轟烈烈建造的「聖母教堂」(1726年開建)。

 這座也帶有後哥德式風格的天主教堂的建設者,全都來自意大利;但教堂建成後,卻因為新教市民的抵制抗議而不能鳴鐘,它的第一聲鐘聲響在1806年拿破崙時期。「強力王」奧古斯特的心臟在教堂建成後安葬在這裡的陵墓中(他的軀體則葬在波蘭的克拉科夫大教堂)。1945年的二戰轟炸,同樣波及到「宮廷教堂」,重修工程從1962年開始並一直延續至今。

 據英國《每日郵報》212日報導,1945213日至15日,英國和美國空軍聯合發動了對德國東部重要城市德勒斯登(Dresden)的大規模空襲,並先後投下3900噸炸彈。在這次轟炸中,該市1600英畝面積的城區被毀,超過2.5萬名市民喪生,整個德勒斯登幾乎變成一片廢墟。這次由英國皇家空軍元帥亞瑟·哈里斯(Arthur Harris)指揮的空襲行動卻遭到了廣泛批評,人們認為這種「地毯式轟炸」在打擊了軍事目標的同時,也殺害了成千上萬無辜的平民。

 站在「王宮廣場」上眺望主教座堂,和旁邊的王宮外觀一樣,二者建築的牆壁上,都有灰黑的印記,一塊黑一塊灰的不規則痕班,這是因為曾經經受過二戰砲火的洗禮所致;但也有的資料說,是因為工業化過程,空氣汙染所致。不論何者正確,都不在原來設計者的規畫內;不過或許如此顯得古色古香,很有歷史的滄桑感。在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轟炸後的重建,修舊如舊,仍然保留了這份歷史感。

 宮廷主教座堂(德語:Katholische Hofkirche)是德勒斯登的天主教主教座堂,坐落在德勒斯登市中心易北河畔的老城。這座因薩克森選帝侯奧古斯特二世為了成為波蘭國王,而由新教(又稱基督新教,是西方基督教中不屬於天主教體系的宗派之統稱,源於16世紀神學家馬丁·路德、喀爾文、慈運理等人所領導的宗教改革運動,與天主教、東正教並列為基督宗教三大分支)改信天主教,而決定在德勒斯登建立了這座薩克森皇家教堂。從1738年到1751年,義大利建築師Gaetano Chiaveri負責設計,教堂風格為巴洛克式與後哥德式的混合。

 雖然沒有進去教堂裏面參觀,但在「王宮廣場」上,也能很好地觀賞到這座教堂;因為其建築外觀的堅固和雄偉、壯麗,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戰末期(1945213-215日),該教堂在盟軍的德勒斯登轟炸中嚴重受損,戰火毀壞的痕跡直至今天還體現在教堂外牆那些顏色深淺不一的建築石材上。1980年,這座教堂成為天主教德勒斯登-梅森教區主教座堂(是羅馬天主教在德國薩克森州設立的一個教區,受天主教柏林總教區監管)

 建立教堂時,從建築師到施工人員全部從義大利聘請過來。教堂的屋頂形狀如同船身,上面環繞著78座極其精美的人物雕像;宮廷主教座堂是薩克森地區最大的教堂之一,內部裝修風格為洛可可式,以岩石和蚌殼裝飾為其特色,是巴洛克風格延伸出來的,運用多個S線組合成華麗繁瑣的藝術樣式。

 宮廷教堂頂上七十八尊聖經故事和近3公尺高的歷史人物雕像惹人注目,藝術感和神聖感十足。。教堂屋頂上的聖徒雕塑,每一個都是經典故事裡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到還真有幾分出塵之感……。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huzhu&aid=131387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