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12/10 05:31:58瀏覽1497|回應0|推薦17 | |
克拉科夫中央集市廣場上的紡織會館,是一座文藝復興的建築,也是克拉科夫最顯著的地標之一。不同於聖母聖殿外在的尖銳,它寬廣的身軀柔順平凡許多;白色和米色交錯的外觀,自帶一份優雅和嫻靜。它曾經是國際貿易的主要中心,客商在這裡會見,洽談業務和易貨貿易。紡織會館(Sukiennice)是16世紀文藝復興式的建築,古時候是主要市民交易買賣的所在地,現在則是販賣紀念品的商舖點,這裡有數不清的波蘭特色手工製品、琥珀、藍瓷和波蘭民族服飾在此出售。 原來在16世紀的一場大火,燒毀了當時廣場中央的商舖,才修建起了這座文藝復興風格的黃色建築,作為新的紡織品交易場所。現在當然早已看不到古老的紡織品交易,但是替代而起的是各色琳瑯滿目的旅遊工藝品;逛過廣場走進紡織會館,這個曾經的紡織品交易所一樓是遊人如織,二樓則早已搖身一變成為國家博物館,收藏著18至19世紀畫家的作品。特別是旅遊旺季的時候,這裡人聲鼎沸,人們為了能討價還價買到心儀商品,用各式各樣的外語和肢體語言與老闆交流。 其實,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之前,波蘭的克拉科夫,已經是歐洲最壯麗的城市之一。當時,紡織會館就已經是國際貿易的主要中心,特別是14世紀時的商人們,在這裡經營各種紡織與呢絨製品,並在這寬敞美麗的廣場上,建起手工織品的交易廳,並取名為「紡織會館」。特別到了15世紀的黃金時代,紡織會館又成為來自東方的各種外來貨物的進口來源—香料、絲綢、皮革和蠟;而克拉科夫本身出口的紡織、鉛和來自維利奇卡鹽礦的鹽,亦都匯聚於此。 但是,它的繁榮沒有持續下去,到了18世紀末,導致瓜分波蘭的戰爭和政治,加快了克拉科夫的衰落,紡織會館榮景亦不復以往。直到1870年,在奧匈帝國統治下,紡織會館才又進行了修復。雖然克拉科夫大部分古老的市中心衰敗了;然而,加利西亞和洛多梅里亞王國政治命運的改變,帶來了該市的復興。新成立的立法大會(Sejm),紡織會館的成功修復,是這一時期最值得驕傲的成就之一。 所謂加利西亞及洛多梅里亞王國,是在1772年成立。王國領土包括了今天波蘭的南部和烏克蘭的西部,奧地利皇帝兼任該國的國王;克拉科夫大公國、奧斯維辛和扎托爾公國也包含在該王國內。1918年隨著奧匈帝國的解體,王國被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繼任;在1920年被波蘭吞併,1939年蘇聯趁二戰占領了大部分加利西亞地區,並併入了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加利西亞地區又被德國占領軍劃入波蘭總督區內;二戰後,再被併入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一部分併入波蘭人民共和國。 數百年來,紡織會館曾招待過無數的嘉賓,目前仍用於款待各國君主和知名人士。例如2002年,此處曾招待查爾斯王子和日本明仁天皇。在紡織會館曾舉行過的舞會中,最著名的是1809年約澤夫·波尼亞托夫斯基親王,從奧地利帝國手中解放該市後。除了宏偉的歷史和巨大的文化價值外,紡織會館至今還是繁華的商業中心,雖然出售的物品與以前已經完全的不同—主要是遊客紀念品,但價格並不親民;而且延續了歐洲一路逛過來的感覺:為什麼這裡的紀念品都那麼難看。 其實,類似的紡織會館也存在於其它歐洲城市,例如比利時伊佩爾紡織會館、德國布倫瑞克和英國利茲第一白布館(1st White Cloth Hall);但是克拉科夫的紡織會館最為著名,保存也最完好。從紡織會館出來,看到許多背包族手上拿著一個老長的夾心麵包,上面柔滑的芝士份外迷人,香飄飄的味道吸引著不少人去搜羅這家店鋪。這種小吃叫Zapiekanka,有人叫它波蘭披薩,其實就是波蘭版的美味烤餅。配料自選,放進烤箱稍微烘烤,擠上番茄醬或者蛋黃醬等就大功告成了。 紡織會館右側,就是克拉科夫市政廳鐘樓,市政廳與鐘樓原坐落在廣場的西邊,穿過紡織會館的中央大廳,就可以看到市政廳鐘樓。市政廳鐘樓(波蘭語:Wieża ratuszowa w Krakowie)是1820年因開闢廣場,而拆除的老市政廳唯一保留下來的部分;有就是說,原來紡織會館東面,鐘樓北面這片空曠的區域,原來就是克拉科夫的市政廳。鐘樓的地下室,曾經是帶有中世紀刑場的監獄。 市政廳鐘樓現在是克拉科夫歷史博物館的一個分館。這座宏偉的哥德式鐘樓,建於13世紀末,用石頭和磚砌築而成,高70公尺,傾斜55公分,是1703年風暴的結果。鐘樓頂層的觀察平臺對遊客開放。位於市政廳鐘樓旁邊的一個鐘空頭形雕塑,波蘭藉雕塑家米托拉吉(Igor Mitoraj)的作品—「Eros Bendato」(1999年青銅雕塑),重約兩噸。米托拉吉在70年代旅居墨西哥,曾經在巴黎及紐約舉辦過展覽。他的作品具有考古學古老且夢幻般的元素,追求過往的古典情懷。 說實在的,一天的克拉科夫老城之旅,最大感觸就是克拉科夫的建築真是有點破敗,但又保留著古典的氣質,或許這就是老城之所以名為「老城」,並吸引四方遊客前來的原因吧!克拉科夫的歷史也太過沉重,一如波蘭的歷史,沉重的壓在心頭難釋;但在復國70年之後,看著當下的波蘭,又是如此年輕活潑,真應了那句「歷史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大步向前,終究已是70年前的往事了。 來到克拉科夫,就像是終於來到了幾十年來嚮往的舊歐洲,也算是了了多年來的一個夙願;但現實畢竟不會完美,而是摻雜了一些混亂。不過克拉科夫的混亂,顯然是活力與新生的褒義詞。克拉科夫是一個令人震撼的城市,這種震撼來自於視覺,來自於感悟,更來自于心靈;這種震撼在其他城市是無法替代的,而且這種震撼,將一直留在內心深處......,這才是我想看到經過雕琢的中古歐洲啊!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