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波蘭克拉科夫的皇家之路與老城-2-25
2019/12/07 08:14:47瀏覽918|回應0|推薦16

做為中世紀一座重要的城池,克拉科夫也擁有必不可缺的城門和抵禦外敵的巴爾巴坎城堡—這是克拉科夫外城防禦的甕城。包含現在的弗洛瑞安城門,中世紀的克拉科夫周圍環繞著3公里長的城牆,有46個塔樓,7個主要入口,修建花費了2個世紀的時間。巴爾巴坎甕城建於1499年,這種圓形的哥德式中世紀城堡,在歐洲已經很少見了,這座是現存規模最大的哥德式風格建築。

 循著小道來到甕城下方,感受到士兵為了守衛家園,建造的這種軍事防禦的肅殺。這座城堡,歷經了多少風雨變化,經歷了多少王朝變遷,現在屹立在我們面前,依舊豪情萬丈,城池堅固。克拉科夫甕城是歐洲僅存的三座同類型防禦前哨之一,也是其中保存最完好的。甕城為圓柱形磚結構,臨近護城河,中間的庭院直徑24.4公尺,有7座砲台,3公尺厚的城牆上共有130個炮眼。甕城曾經通過一條通道和城牆的聖弗洛瑞安城門相連,裡面有個環形的通道,有箭孔對向外面。

 弗洛瑞安城門(Florian Gate),是用克拉科夫的守護神的名字命名,城門修建於1307年,城門兩側還有兩個戴有金色雕像的小城塔,黝黑的城牆上掛滿了許多五彩繽紛的繪畫,水彩、油畫、素描;風景、人物或靜物。弗洛瑞安城門正對的Florianska街是克拉科夫最熱鬧的街道,餐廳、旅館、咖啡廳、服飾、紀念品商店等比比皆是,觀光客絡繹不絕,也是街頭藝人的天堂,很多表演者大展才藝。

 在巴爾巴坎甕城與城門之間有一片草地環繞著舊城區,原來在19世紀初期,克拉科夫城牆被逐漸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三十餘個不同風格的小型公園,串聯成普蘭提公園,將老城和城堡緊緊環繞起來。這一大片被樹林包圍的公園,是當地人最好的休閒、娛樂、運動的好去處。我們在用餐後途經午後的公園,陽光下的公園長椅上,坐著休閒聊天、喂喂鴿子的當地人,生活過得很悠閒的樣子。

 在這個小公園內,有一個有趣的雕像,感覺像是三次元的人從二次元的畫框冒出來,這人就是波蘭畫家揚.馬泰伊科;他是一百多年前的著名畫家,以其描繪波蘭史上著名政治與軍事事件的畫作而著稱。他最著名的畫作包括《格倫瓦德之戰》一類的帆布油畫、關於很多其他戰役以及貴族庭院景色的畫作,還包括波蘭歷代國王的肖像畫集。所以說我們看到的歷史油畫都是他憑著想像還原的,要知道他出生在1838624日,而他的作品大都是百年之前的歷史之作了。

 1865年,馬泰伊科的畫作《斯卡爾加的佈道》,在一年一度的巴黎博覽會上獲得金獎;隨後毛雷奇·波托茨基伯爵以1萬基爾德將其買下。1868年,他的畫作《雷伊坦》在巴黎世博會獲得金獎。評論家稱馬泰伊科是歐洲最重要的歷史畫家之一,他成功地從一個波蘭人的角度,描繪了波蘭的歷史,讓全世界還記得起波蘭;這個在當時已經覆滅,毫無獨立政治地位,卻還是讓眾多人牽腸縈心的國家。

 一般來說,在那時候的藝術家會把重心放在宗教繪畫上,然而國家的戰敗迫使馬泰伊科放棄基督教宗教繪畫,而專心致力於歷史畫的創作。事實上,他開創了一種新的波蘭歷史觀,這種觀念認為:無論科學家們怎麼否認,我們還是不能解放我們自己。馬泰伊科經常將在歷史上並不出現在某一事件的人,畫在描繪這件事的畫上(比如在《拉茨瓦維採戰役》中出現胡戈·科萬塔伊和約瑟夫·沃齊茨基將軍)。他對描繪真實事件不感興趣,但卻樂於將歷史與哲學相結合。所以馬泰伊科的作品被認為是不僅有藝術價值,也有社會意義,且不僅在當時具有這樣的現實意義,在現在也有。他視歷史為依現在和未來形勢的變化而變化的事物。

 馬泰伊科關注波蘭歷史上的重要事件,查閱歷史文獻以畫出細微的歷史細節。他的歷史畫分為兩大部分;第一個部分以《斯坦奇克》(Stańczyk,1862年繪)開始,內容是直接批判那些不愛國的權貴;在他眼中,這些人導致了波蘭的滅亡。斯坦奇克是波王齊格蒙特一世(1437年-1548年)的弄臣,而在畫中,馬泰伊科畫出了他的特徵。這位弄臣是國家良心的象徵:他憂鬱地坐在椅子上,獨自看著莫斯科戰爭最終以慘敗收場。前面的雷伊坦以及斯卡爾加的佈道也是同等風格。

 第二部分是在一月起義後畫的,馬泰伊科畫了很多關於波蘭史上重大戰役和事件的畫作。其中最有名的是《格倫瓦德之戰》(Bitwa pod Grunwaldem1878年);畫的是1410年波蘭-立陶宛聯軍對條頓騎士團的全面勝利;這幅畫明顯地體現「愛國者的竭盡全力」,使其在國際上被稱讚為「波蘭民族主義無與倫比的象徵」。

 穿過這座公園就可以看到弗洛瑞安城門,相傳1241年,克拉科夫被韃靼人攻擊,幾乎摧毀了這座城市之後,所以在14世紀初建起這座長方形的城牆,抵禦外族侵入。名字就是以克拉科夫守護神弗洛瑞安來命名的。城門前是位於馬泰伊科廣場中心的格倫沃爾德戰役紀念碑,旁邊毗鄰的是美術學院(外堡對面),

 格倫瓦德之戰或第一次坦能堡之戰(Battle of Grunwald, First Battle of Tannenberg or Battle of Žalgiris),發生在1410年7月15日;由雅蓋沃領導的波蘭-立陶宛聯軍,對上大團長烏爾里希·馮·容金根領導的條頓騎士團。這場戰爭為波蘭-立陶宛-條頓戰爭的一部分,是中世紀最重要、也是最大規模的騎兵戰事之一。條頓騎士團國雖然潰敗了,但他們保衛住了他們的城堡和他們領土的大部分。十年後因賠款造成的經濟負擔,造成了城市和擁有大量土地的紳士的暴亂。

 格倫沃爾德戰役紀念碑所在的Basztowa 街道兩邊,時常可以看到流動小車,大多賣的是圓形如甜甜圈班的麵包,這種麵包在西亞、東歐以至於西歐,都可以看得到。早有耳聞歐洲的早餐是很隨性簡單的,忍不住入鄉隨俗買了一個,品嚐當地的特色麵包。麵包外皮烘烤的很酥脆,裡面則很有韌性,為了增添麵包外圈的味道,還裹著一圈芝麻。簡單的做工價格也很簡單,花上1波幣就買個嚐嚐吧!

 走到這裡,旁邊的高塔教堂就是聖福里安聖殿;聖福里安聖殿興建於11851216年。曾經在121617世紀多次被大火燒毀。在瑞典人圍攻克拉科夫期間,斯特凡·恰爾涅茨基將軍下令燒毀城市郊區。不過在1528年全城大火中,該教堂包括聖徒遺物奇蹟般的倖存了下來。自那時起,聖福里安(羅馬軍團的運水官),成為波蘭消防隊員和掃煙囪的人的主保聖人。今日的面貌是由於波瑞戰爭後的重建,成為巴洛克建築。16世紀以後,教堂歸屬大學;從1949917日到19519月,日後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此擔任神甫,1999年升格為次級聖殿。

 縱貫整個克拉科夫老城「皇家之路」,就在這裡結束。克拉科夫老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其實還包含卡齊米日,這是克拉科夫的一個歷史街區,也是克拉科夫猶太人聚居區;可以從廣場走過去。14世紀以來,一直以其猶太社區而著稱,在二戰之後,絕大部分猶太人離開了這裡。二戰爆發時克拉科夫地區大約有6.5萬猶太人,大部分居住在卡齊米日;納粹佔領這裡後,猶太人遭到了驅逐與殺戮。

 著名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就在克拉科夫附近,可說那段歷史的慘烈,在很多古老的建築上,都保留著被戰爭破壞的痕跡,子彈孔、彈藥轟炸的殘留斑駁牆面。戰爭後,經濟蕭條,這片區域夜晚也十分不安全,名聲一度變得很差。後來政府干預以後,1988年開始,在這裡舉辦一年一度的猶太文化盛會,再加上《辛德勒的名單》取景地,卡齊米日名聲大噪。人們開始大力修復這裡的歷史建築,作為克拉科夫又一著名觀光景點。並開設猶太主題的餐館、酒吧、書店和紀念品商店等。

 卡齊米日,擁有歐洲最古老的猶太墓地和猶太教堂,吸引全世界猶太人來此朝聖。當然還有放著68把椅子的英雄廣場,這68把椅子代表曾在這裡生活過的6.8萬猶太人。如果對這段歷史感興趣,一定要留半天的時間來此參觀遊覽。這裡的巷子、街道、建築,很多都還原修復到與七十年前相似,無太大區別,而且舊舊的,富有年代感的街區,拍照特別有感覺,特別適合攝影師拍片。

 當然最惋惜的是現在只有極少數猶太人居住在此;和熱鬧的克拉科夫老城相比,這裡幽靜許多,也比較老舊,這裡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街頭滿是各種塗鴉,行走其間,宛如置身在在電影裡。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huzhu&aid=13118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