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波蘭克拉科夫的皇家之路與老城-1-24
2019/12/06 10:10:37瀏覽920|回應0|推薦10

相比於華沙來說,克拉科夫在二戰中受到的破壞很小,大多數的古蹟都得到了完好的保存;尤其是那些紅頂或紅頂點綴著綠色銅頂尖塔的建築群,更讓整個城市多了幾分厚重的歷史感。雖然它已經不是波蘭的國都,但那些帶著歲月印蹟見證歷史的建築物,窄窄的狹長街道,依然能讓人感受到克拉科夫曾經的繁榮和強大。如今克拉克拉科夫已經慢慢的褪去悲傷感,渾身上下透露出一股溫馨,一股活力,帶著精緻和淳樸,吸引了世人的眼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這個城市。

 在克拉科夫老城有一條舊時波蘭國王的加冕遊行路線,被稱為「皇家之路」;這條縱貫整個克拉科夫老城的「皇家之路(波蘭語:Droga Królewska)」,開始於北側城牆外的Kleparz的聖福里安聖殿,內有波蘭的主保聖人聖福里安的聖髑,在12世紀、16世紀和17世紀多次奇蹟般的獲救。聖福里安聖殿也是皇家葬禮行進的起點(結束於瓦維爾主教座堂),經過馬泰伊科廣場、Jan馬泰伊科美術學院和Basztowa街,就是哥德式的巴爾巴坎甕城(Barbakan),建於1499年。

 皇家之路在通過全歐洲僅有3座,而且是保存最好的甕城後,在帶有防衛塔的聖福里安門進入老城,這是克拉科夫的8座中世紀城門中,經過19世紀近代化進程,唯一沒有拆除而保存至今的城門。在老城內皇家之路繼續沿著聖福里安街前行,就進入歐洲最大的集市廣場中央集市廣場;在左手邊,廣場的東北角,矗立著聖母聖殿,擁有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哥德式祭壇裝飾。至於廣場周圍,則是連排的中古房屋和貴族住宅,簇擁著文藝復興式的紡織會館和市政廳塔樓。

 皇家之路再經過廣場東南角羅曼式的聖亞德伯堂後,連接Grodzka街,經過許多歷史地標和兩側的2個較小廣場後,結束於瓦維爾山腳下:山上就是瓦維爾山建築群,包括瓦維爾城堡、瓦維爾主教座堂和王宮。皇家之路經過一些波蘭最著名的歷史地標,為加冕典禮遊行、閱兵、以及國王和王子,招待來自遠方的外國使節和賓客的宴會,提供合適的場景。我的克拉科夫老城之旅,也是沿著這條皇家之路前進,不過是反方向從瓦維爾山由南而北至聖福里安聖殿,也就是加冕之路。

 城堡出來,走瓦維爾主教座堂旁的堡門走回下山的步道,步道旁是城堡的古城牆;古城牆上據說是捐給城堡維護的6329個百姓的姓名,被刻在788塊牆磚上。在瓦維爾城堡下山路旁,有街頭藝人在表演,用手風琴拉著一首不知名有些耳熟的曲調,吸引了不少遊客圍觀拍照;我也循著歌聲而來,琴聲聽得讓人心碎,藝人看得讓人心痛,忍不住給了點小費!辛苦工作總是值得尊敬的。

 連接瓦維爾山與老城廣場的是Grodzka街,在19號門牌建築物前,懸掛著若望保祿二世年輕時的黑白照片,教宗在克拉科夫任教區總主教時居住的地方,先後在這里居住過兩次;現在已經改建為教宗的博物館,門口有教宗的巨幅畫像。在教堂隔壁一棟建築物米色牆壁上,用黑色顏料繪出一塊塊立體磚塊的模樣,這樣用畫的來呈現是大石頭建造的房子,真逗趣,很讓人好奇其創作想法。這一路都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間雜巴洛克式的建築,青石塊地板,很古樸的感覺。

 Grodzka街的路面,已被流逝的歲月打磨得非常光滑,街道兩邊幾乎都開著各種精緻的小店。由於是假日有路跑活動,道路封閉被欄架隔阻,除了雙馬馬車載著遊客駛過外,路中間完全被管制無人通過;但仍有些民間藝術家在作表演,水準很高,至少我看得很入迷。然後就看到聖安德肋教堂(波蘭語:Kościół św. Andrzeja w Krakowie),這是一座羅曼式教堂,興建於1079-1098年。

 這是罕見的現存歐洲堡壘式教堂之一,也是克拉科夫唯一一座經歷1241年蒙古人進攻而倖存的教堂。其立面較寬闊部份的底部設有小開口,在該教堂充當戰亂避難處時用作防禦窗。聖安德肋教堂是克拉科夫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從1320年起歸屬聖Klara會;這座建築已經修復過多次,目前其內部的裝飾、繪畫和鍍金祭壇,均為巴洛克式風格。1639年,八角形塔樓上又增加了巴洛克圓頂。

 旁邊就是建築宏偉的聖伯多祿聖保祿教堂(波蘭語:Kościół ŚŚ Piotra i Pawła w Krakowie),是座羅馬天主教教堂,也是該市第一座純粹的巴洛克風格建築的羅馬天主教教堂,位於Grodzka街54號。祂由齊格蒙特三世為耶穌會建於1597–1619年;1635年7月8日祝聖。在克拉科夫的老教堂中座位數最多;1809–1815年,此堂曾改為東正教堂。自1842年以來,祂屬於天主教諸聖堂區;1960年升為宗座聖殿。教堂正面是用白雲石建成的,正門上方有耶穌教會的徽章。

 教堂內部由一座寬敞的中殿及兩條通道組成,大部分由灰泥裝飾,頂部包含了諸位聖人的場景。教堂外部前方的廣場上,矗立著著名的基督教12聖徒像;原始雕像建成於1722年,但這些18世紀的雕塑作品沒能抵抗酸雨的腐蝕,現在廣場上看到的是用同樣材料製作的現代仿品。據說耶穌的門徒很多,但只有十二個是所謂使徒;也有說耶穌十二聖徒,是星座的代表,在整個基督教聖經裡,無論是舊約還是新約,12這個數字都是一個重要的的數字。聖經中以色列有十二個兒子;第十三是將他本人算在內,猶大是第十三。

 道路兩旁是緊密相連帶著滄桑感的老建築,一面面斑駁的牆壁,寫滿了關於克拉科夫的故事,裡面有很多百年來仍在經營的工藝品鋪子。再往前走,還是店鋪林立,前面就是老城廣場了。看過太多的旅行資料介紹克拉科夫的老城(波蘭語:Stare Miasto w Krakowie;又譯為克拉科夫舊城)是波蘭克拉科夫的歷史城區,也是波蘭最經典的老城。1978年,克拉科夫老城以「克拉科夫歷史中心」名稱,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名錄。

 老城建築風格與佈局,借鑒了德國城市的規劃建築風格,所以在二戰侵襲波蘭的年代,波蘭大多城市紛紛被炸毀,唯獨留下克拉科夫保留了下來;因為二戰期間,德軍非常喜歡這座城市,按德軍的意思:「炸毀它,不如將它佔為己有」!所以並未對其進行破壞,以至於二戰結束後,也一直保留至今。波蘭二戰結束後,很多城市老城都是復原新建的,只有克拉科夫保持原樣,這也讓後人知道曾經沒有經歷戰爭的波蘭城市,是多麼繁華美麗,絕對可以與歐洲任何一座城市相媲美。

 老城的建築規劃制定於1259年到1287年的韃靼入侵之後。位於老城中心的中央集市廣場,是歐洲最大的中世紀城市廣場。在其附近有許多歷史地標,例如聖母聖殿、聖亞德柏伯堂、聖巴巴拉堂。廣場周圍是聯排住宅(kamienice)和貴族府邸、文藝復興風格的紡織會館(目前是禮品店、餐館和商人攤位)、克拉科夫歷史博物館、以及市政廳鐘樓。在老城西南側,則另坐落有主教府與亞捷隆大學。

 漫步老城,用心感受著老城的慢生活,時光也在瞬間停駐在了中世紀。這樣有歷史感的古城,總會帶著滄桑和古韻,即使在陽光之下,也仍是朦朧神秘。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huzhu&aid=13117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