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0/27 01:38:18瀏覽901|回應10|推薦63 | |
他26歲的時候雄辯地問我看過石頭底下那些蒼白蠕動的蟲子沒有? 我當然也是蟲子之一。 他要掀開那塊石頭。// 我到現在還是蟲子之一,蒼白蠕動,焦慮 誰什麼時候幫我掀開頂在我頭上的天空。 (我知道誰會)// 朋友連掀開身上白被單的力氣都沒有了。// 2011.6.26(第22頁) 廖偉棠解析:朋友憤世嫉俗,年輕時視眾生為石頭下的蟲子,邱剛健比他世故也認命,始終同意自己就是那蟲子之一。悲哀的是這位當年如此不可一世恃才傲物的,現在變成植物人、連掀開被單的力氣都沒有——那麼我們所有的雄辯、形而上的思辨為何呢?他到底有沒有掀開過這塊石頭? 但標題卻帶出另一想法:你要做思考過的照到過陽光的植物,還是不思考只蠕動的蟲子?兩種命運,眾生與這位朋友,誰的更好也不一定。而曾經掀開過石頭的話,現在掀不開床單也無所謂——與其死於石頭下,不如曾經窺見燦爛。邱剛健短短數行詩中,對生命意義的逼問如此複雜。(第21頁) 摘錄自《浪與浪搖幌:邱剛健》,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8.10 案:我也是蟲子之一,但我掀開過石頭,一塊一塊壓住生命天空的石頭,現在還持續地掀開心中的大石頭。萬馬奔騰在記憶幽徑,雖然只匆匆跑過一回,卻留下馬蹄的蹤跡。誰能掀開石頭呢?只有自己。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