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前言:「華語語系文學」及「臺灣作為方法」─以臺灣古典詩為例的考察
2017/07/06 02:05:32瀏覽5226|回應3|推薦79

文學文本的分析,即使是最具情感的詩歌,在學界評比的平臺上,文學界的學者、研究生們寫出的文章多的是所謂「文化研究」的「類社會科學」論文,這是文學研究各學門的無奈。就臺灣古典詩的研究領域而言,也充斥此類作品,文本文學性藝術性及美學的分析,不是沒有,卻很少。這難免為人所詬病。我深知此病,但浸淫其中,難以超脫。我這系列六篇文章也將建構系統,以「華語語系文學」及「臺灣作為方法」粗略考察臺灣古典詩所呈現的面貌。

「華語語系文學」論述的始創者是史書美,王德威贊同此理論的提出,並有所修訂。2004年,史書美就有此理論的雛型,其後不斷透過論述具體化。重要文學期刊《中外文學》及《中國現代文學》出過「華語語系文學」的專輯,專書、論文集、講座、訪談、研討會不斷為「華語語系文學」的理論建構與實踐增添研究能量。最近一次的大型研討會,2017年6月24、25日由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聯合主辦,在中華民國臺北市張榮發基金會舉行,一時碩儒俊彥齊聚。我深切期待數個月之後,可以見到此次會議論文集的出版。

史書美在〈華語語系研究芻議,或,《弱勢族群的跨國主義翻譯專輯》小引〉中說:由於華語文化在世界各地是本地文化的一面,也是一種本地的文化實踐(place-based  practice),因此本身是多樣的、甚或多語的。‧‧‧中國藏族作家用華語寫作、臺灣原住民作家用華語寫作,因此都是在地的實踐,與在地的語言/權力結構形成一種張力。因此,華語語系的領域是由各在地文化生產所鬆散地組成,不形成另一個統一的中心,而是眾聲喧嘩的。(《中外文學》36:2,頁16─17)

史書美在〈何謂華語語系研究?〉中提到,華語語系研究的主要對象有三,中國境內少數民族的文學與文化、所謂離散研究裡面種種帝國語言文化在世界上的傳播與分布、中國以外世界各國華語圈的文學與文化。(《文山評論》9:2,頁105─123,2016年6月)史書美的「華語語系文學」理論有反中國中心主義的意味,王德威認為「華語語系文學」必須把大陸中國的華語文學「包括在外」(仿張愛玲語)。

邱貴芬說:由史書美、王德威推動的Sinophone  Literature的討論,主要場域在北美,研究以近當代文學為重,學術社群的相關發表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而臺灣文學的「東亞」連結,主要以日本在二十世紀初的殖民經驗在東亞各地所衍生出來的種種課題為主,串連臺灣、日本、韓國以及中國學者,主要的共同語言以中文為主。由於兩者的研究對象的歷史時期、研究方法取徑、以及使用的學術語言不同,Sinophone  Literature和東亞連結的研究,雖然都試圖架構一個跨國脈絡下的臺灣文學研究,但兩者對話甚少。(〈新世紀臺灣文學系所面臨的挑戰〉,《臺灣文學研究》1:2,頁23─24,2012年6月)

史書美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王德威是哈佛大學講座教授,他們在美國(西方)的學術圈任職,必須使用英文出版發表著作,但他們是通曉華語文的華裔學者,也有眾多的中文著作(有些是由英文翻成中文),與海峽兩岸三地的交流也非常密切。事實上,「華語語系文學」研究在臺灣的中國文學及臺灣文學系所的研究成果豐碩,史書美及王德威在美國(西方)的奮鬥,讓臺灣文學中的華語語系文學,增加在美國(西方)的能見度。就臺灣古典詩文而言,我們要問的是,它能不能納入「華語語系文學」之中?答案是肯定的。莊怡文〈以「殖民地漢文」與「華語語系文學」概念重論日治時期臺灣古典文學相關問題(1895─1945)〉(《中外文學》44:1,2015年3月)有頗深入的闡釋。

蔡建鑫與高嘉謙說:日本人創作古典漢詩,與臺灣詩人酬唱,組成詩社,提示了華語語系作為一個想像共同體的實例。日人寫作漢詩漢文或許也流露出某種對古代中國的文化鄉愁,例子所在多有。吳濁流以日文寫成的《亞細亞的孤兒》眾所周知,然而他也熱衷漢詩,在討論文化差異與身分時,這部分不應該被忽視。另外,我們也應該記得賴和早年呼籲白話文寫作,但後來他卻經常以古典漢詩抒情。臺灣的華語語系文學在形式上、在用語上、在不同時期中,都有令人驚豔的呈現。(〈多元面向的華語語系文學觀察─關於「華語語系文學與文化」專輯〉《中國現代文學》22期,頁6,2012年12月)

王德威在〈華語語系,台灣觀點〉說:邇來華語語系研究過分注重現代語言以及冷戰以後的中國/海外地理政治,殖民現代以前,以古老中華帝國為輻輳點,所散佈四方的漢語漢文知識系譜尚未得到充分認識。(《中外文學》44:1,頁134,2015年3月)就我所見,臺灣漢詩漢文的研究成果豐碩,南洋漢詩漢文、北美早期華語語系文學研究可能較為不足。古典漢詩漢文也是華語語系文學重要領域,應該重視。

李育霖在2008年由書林出版社出版的《翻譯閾境》中提出「臺灣作為方法」的主張:「臺灣作為方法」的意涵是,放棄以特定區域(包括「亞洲」、美國、歐洲、或世界其他區域)為其參考座標,放棄任何「目的」或辯證性的超越,以及放棄任何包括「東─西方」對立邏輯等的外部構成,而是在自己內部歷史經驗中思考自身,在重複中展現自身的差異,而非依賴外在關係的對立與比較。(頁210)

「某某作為方法」之類的理論、概念、方法論的始創者是1960年代日本中國學學者竹內好。竹內好提出「亞洲作為方法」的概念,竹內好在魯迅身上看見了「抵抗」的精神特質,認為日本的現代文明是不經抵抗而直接「轉向」的,而中國的現代化則是以不斷的抵抗來達到「回心」與自我更新。因此,竹內好的亞洲論述指出「與其說我感覺它們可能是作為方法,不如說是作為一個主體自我構成的過程(the process of the subject’s self-formation)」日本中國思想史學者溝口雄三提出「中國作為方法」的見解;日本子安宣邦有「江戶作為方法」之說;陳光興在「去帝國」的脈絡下,提出「亞洲作為方法」的概念,能讓臺灣在地的文化形構及知識生產脫離美國文化霸權,並以亞洲及第三世界為參照座標,讓多元的參考架構進入視角。這些理論都有反歐洲中心主義或美國中心主義的傾向,呈顯亞洲知識界的焦慮,試圖擺脫薩伊德「東方主義」的後殖民意涵。李育霖「臺灣作為方法」和史書美「華語語系文學」則有反中國中心主義的傾向。就臺灣古典詩而言,具有中國性、臺灣性、日本性,排除此三者的任何之一,是無法「在自己內部歷史經驗中思考自身的」。

「華語語系文學」的理論框架須各時期各地區文學主題或文學個案的大量研究,予以充實,臺灣古典詩研究是重要的領域。「臺灣作為方法」則有必要採用竹內好「作為一個主體自我構成的過程」的理論洞見。林正三《臺灣古典詩學》(文史哲出版社,2007)其實沒有「臺灣性」,是漢詩基礎知識的介紹,極有助於初學者。林正三又著《輯釋臺灣漢詩三百首》(文史哲出版社,2007)此書的「臺灣性」無可置疑,也極有助於初學者。施懿琳所編纂的《全臺詩》是臺灣漢詩文獻蒐集的重大成就。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春暉出版社,2000)是建構臺灣古典詩學研究的重要著作。江寶釵有《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里仁書局)《臺灣古典詩面面觀》(巨流圖書)。許俊雅主編《講座FORMOSA─台灣古典文學評論合集》(萬卷樓圖書,2004)以上都是值得參考的著作。臺灣古典詩研究還有大量的專書、碩博士論文、期刊論文、研討會論文,已形成頗為興盛的研究領域。筆者的這系列文章將根據自己的判斷,選取若干主題與詩人個案,加以探討。筆者以為,我的選題將鳥瞰式地呈現臺灣古典詩的重要面貌。這是「臺灣主體自我構成過程」的一小部分。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7608005&aid=105857071

 回應文章

嵩麟淵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1/05 20:24
史書美認為,不論是認同「中文」這個能指的海外華人或是仍執「離散」之念的文學作家或批評家,都是帝國中國的「中國性」之呼喚對象,以及「再中國化」之收編對象。這種人必需要覺悟。對不覺悟的,必須要批判,而這正是「華語語系」這個概念的鋒刃之所指。於是,既是一把刀的「華語語系」,也是一張迎風獵獵的旗幟,在它之下,進行團結與鬥爭。雖然不曾舉證,但史書美堅持中國一直在對它國境之外的「華裔」進行認同干涉。那為何中國要如此呢?史書美給的答案是:因為「自從十八世紀中葉以來,中國一直是一個現代意義的帝國」,而非民族國家,或其他。

不知道這是否已經說明了,何以史書美在今日台灣的受歡迎程度遠勝於王德威了呢?(趙剛)


嵩麟淵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1/04 18:09
史書美的華語語系文學理論,漏洞百出,黃錦樹有文章評論。

貢寮煙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9/16 23:01
介於學院派和普及性之間,是較好的文章。有點知識性又不太難。寫文章不過要描述已存在的事物,及揭露自己的存在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