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6/07 10:39:35瀏覽334|回應0|推薦0 | |
31. 長期偏重外境的結果,而忽略身心;易形成壓抑、退縮、害怕、恐懼及自我保護的個性特質。甚致會得失心過重、身心失衡 並呈現出怕事、從眾心理及臣服或追尋威權的傾向。 補充:偏重外境,忽略身心,長期下來,導至身心失衡而不自知,如:自大,自卑,不停的追求享樂等等。可從自覺上去醒察這樣的影響。 32. 面對身心境的步驟:心緩、用5W1H 做多元觀察並覺察身心境的連動影響、 當下不隨欲求想法或情緒而動。而是依現前因緣做出適當的決定,最後付諸行動實踐! 補充:身心改變及反應的步驟條綱整理。而其中所做的適當的決定,是朝向捨與止息。 33. 安頓身心的道路,除了學習觀察身心和調整身心之外;請停下腳步來,學習靜靜的與自己相處。 補充:與自己相處,是一輩子的事,如影隨行。現在我自己開始慢慢的發覺:我是如此深刻的想與自己靜靜的好好的相處,而能與自己好好的相處是多麼的平安,喜樂與幸福。 34. 請每天給自己一些獨處的時間,陪伴自己。就如同母親撫慰懷中嬰兒一般。 補充:現代人都太忙了,忙到忘了陪伴自己。 35. 在獨處時,不論想法、情感或情緒如何?請在覺察後, 暫不回應 、不連結 、不對話、不隨順。只是靜靜的與它們共處,這也是與自己相處的開始。 36. 各位媽媽、子女們:母親節過得如何呢?入夜已深,何不如讓自己獨處放空 讓忙碌一天的身心,獲得舒緩、 放鬆、 沈澱及休息;並與寧靜相伴。 ~改變生命之路的分享之六:沙納諦~~ 這是一條親身實踐之路。 歡迎提出問題及討論:https://www.facebook.com/dassanadipa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