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談觀點】最該撻伐的是付費的消費者
2022/12/15 10:39:57瀏覽605|回應0|推薦2

IMAGE by Gred Altmann from Pixabay

理科太太諮商課程效應依舊喧鬧不休,各方撻伐聲浪四起,各有不同論述,也適時揭露關於線上課程的一些「內幕」。

大家都不想得罪付錢的人

我不是一個喜歡線上課程的人,但礙於某些因素也上了兩堂課。其一,課後問卷,我大抵給了非常非常差的評價,因為我實在不懂為何課程過程還要冥想,那可是一個關於職場工作的課程,簡直莫名其妙。另一堂課,老師倒是提供了很多實用的內容,而且非常積極和學生互動,儘管對自己完全無益但至少覺得老師真材實料,而且課程也算活潑但也不得不說,內容和課程標題其實並不相符。

再者,儘管線上課程相關工具已經運行很長一段時間,但使用者(無論是授課方還是聽課者)都顯得無比笨拙(我自己也是),不是聲音忽大忽小就是互動過程也經常卡關,再者授課方的畫面總是十分「陽春」無論是背景還是轉換畫面時所顯示的授課內容素材甚至授課者的穿著等等,真的十分不美觀。

也許你會覺得好笑,想著,這重要嗎?當然很重要。還記得學生時代,受歡迎的課程除了內容生動有趣之外,老師的外型也是重點吧!線上和實體的差異應該只是無須舟車勞頓、不用搶占座位等等,而如果是非即時,則增加了「時間」的自由度,可以隨時想聽課就聽,這樣的方式跟Podcast有什麼差異?後者還無須付費。

這似乎又離題,其實只是對這波新聞有感而已;當大家紛紛譴責理科太太之際,為何沒人質疑那些願意付費上課的消費者?真正讓人困惑的是付費的人吧。如果消費者不買單,課程早就流產,應該要「撻伐」的難道不是這群人?是因為大家都不想得罪付錢的人?或者我們更該深入探討,這些人除了好奇之外(為此花費上千元,實在讓人質疑經濟真的不景氣?)是否還有所謂的難「言」之隱?不敢尋求真正的心理諮商幫助?那麼專業的諮商師們是否也可以一起集思廣益,該如何幫助這群人呢?一昧的撻伐真能有所助益?

資訊SEO化,還能思考思辨

我是老式人,從未在所有社交平台獲得所謂的吻合潮流所需的「流量」或者按「讚」數,儘管工作內容也曾數度必須仰賴它們,然而其實是非常不喜歡這些機制,那些因應所謂的演算、相關操作程式必須得遵循的所謂關鍵字、甚至相關作法(無論是圖片的選擇、設計、標題字眼、寫法等等也就是所謂的SEO),好讓所張貼的內容可以因為「規則」而在第一時間被搜尋時出現在首位或最前端……

當你所取得的資訊、文字、觀點、想法等等都千篇一律的SEO,你還能有思考、思辨的能力?而那些所謂的「梗」圖,真是幽默有趣還是只是低俗的笑話?是創意還是低劣的模仿抄襲?我經常這麼想著。另外也有不情之請,想請這些設計「機制」的平台,可以讓使用者自行選擇過濾嗎?老實說,我實在不喜歡彼岸的觀點和內容,尤其有段時間很多人很喜歡傳他們的短影片,簡直無趣低級到令人崩潰,而且也許是國情,他們的想法和觀點簡直令人想發飆,如果你連女同志在台灣意味著什麼意思都不懂,那麼網路資訊到底給了你什麼?能不崩潰嗎?

我討厭FB因為不想一直知道別人每天吃了什麼、家裡發生的瑣事,買了什麼、去哪裡消費了什麼?更遑論有一卡車置入性的廣告行銷內容,簡直煩死人。喜歡IG,因為單純簡單,你甚至可以只專注於自己的貼文,對我而言,這類社交平台其實是用來記錄生命的歷程,與他人無涉,但這樣的美好因為FB收購之後已經完全變質,只是另一個型態的臉書,而且前段時間還發現,系統竟然還主動串連至FB,還得自己去取消設定,驚嚇之餘還忍不住XXX...,但能如何,只好去更改設定。

喜好的「專屬」內容,造就同溫層

還是繼續使用IG,因為本就鮮少與人聯絡的人,至少能因此讓朋友(雖然可能連十個手指頭都數不完)知道自己還活著,當然還是希望用它記錄自己的生命歷程,也會遵循「規則」試試看不同的玩法,純粹滿足自己的好奇,如此而已。

回到老式人問題,網路使得資訊獲得無比容易,而這些資訊重複或者改寫(我自己也是其中一員)的頻率幾乎高達七八成,如何過濾、篩選其實都是閱讀者的智慧。我記得有段時間,有過「消費者花太多時間看電視而不是去做一些有『益』身心靈的事情」的討論,我也覺得這些「建議」很「有趣」!如果電視讓我感覺身心靈有益,為何不能看?重點不在電視節目而是選擇看或不看的你。

社群、網路媒體的「攻擊性」(資訊的提供、廣告等等)是全面性,它想怎麼塘塞所謂的「內容」,你只能全盤接受,而且還自以為是的根據你的喜好給你「專屬」的內容,老實說,我並不想只看自己「喜好」,難道不能有驚喜即便是驚嚇也不錯,所謂的同溫層不就是這些「專屬」所造成。

永不忘記思辨,相信倫理道德

結論是,無論被迫或主動接受這些所謂的「訊息」,永遠都不要忘記「思辨」;學校教育最大的功能就是透過「正確」內容(多數時間,課綱多元化後,讓我對這個「正確」有很大的問號,想念幼時國立編譯館的制式內容,也許八股也許也有所謂陳舊、錯誤,然而至少是被「檢視」過的內容),讓我們時刻訓練自己思辨的能力,不要人云亦云也要經常懷疑自己的想法,唯有如此才能這在這資訊混亂多元的時代,找到真正(未必一定是正確,因為是非對錯其實並非千篇一律,當然還是有所謂的絕對性的正確或錯誤)的方向和思維,相信倫理道德的重要性,我們要經常自我提醒,這是我的想法。

對了,我是連大眾廣播的聲音和咬字也有要求的人,昔日的字正腔圓、甜美嗓音要求是必要的,因為唯有如此才能清楚傳達訊息也才能讓保戶耳朵不受「噪」音傷害。還有,不要在公共場域不戴耳機看節目、聽音樂甚至講電話講個不停,我實在不想知道你的私生活,再有趣也不想知道。

這是真正的題外話。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ling.maggie&aid=177763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