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羅馬,羅馬
2007/05/03 09:44:44瀏覽1084|回應0|推薦9

            都說條條大道通羅馬,這話果然沒有錯,自意大利北部開車往南行,穿過托斯塔尼肥沃的土地,然後根本不愁會迷路,一路行駛,一路都是指向羅馬的路牌,公路邊的景色變得稍有不同。北部托斯塔尼讓人覺出一種自然的主宰力量,天人怡然共處,空氣中有種屬於初民的簡單喜悅,一切仿佛都與耕種收成相關。而愈近羅馬,這種自然主宰的力量似乎在慢慢減弱,讓人感覺到的人力在這片土地的參與,也不全然是工業化,也有斑駁的古建築,遠處山頭城堡邊上像士兵一樣站着的整齊的樹,如一柄柄華蓋,站了許多春秋和冬夏了罷這片土地早就被開墾過了,也許還經歷過歷史數代不停息的紛爭,早不再受自然農業社會的傳統規則操縱,所以若有悲喜,也不全與土地相關,而摻雜了更多別的欲念。

 

            一路順風往羅馬去,很容易想到羅馬帝國全盛時期,四方的人,以朝聖的心情往那個城市長途跋涉而去,一路嚮往和興高采烈許多關於這個城市的歷史電影不是都有這樣的場面嗎?--我們對歷史的了解,全都無可藥救的沾染了各種大小熒幕灌輸給我們的影像。但今天的羅馬到底不是以前的那個樣子了。有些光輝退卻,有些傳奇還在,於是滿城都是遊客,有的緬懷過去,有的不過趕場熱鬧,希望抓住一點歷史遺落的灰塵。

 

            車子駛入羅馬,便淹沒在城市交通之中,街道,人群,車輛,一派嘈雜的都市風貌,反而極容易迷路,行車的地圖在這個司機毫無耐心的城市也是徒然無用,即使沒有違反交通規則,也有隨時被按喇叭的可能。但這樣的羅馬,倒符合常人對羅馬的普遍印象和偏見吵鬧的,愛宣洩的,並且精力過剩也許還愛鬥好勝。在到達目的地之後,便決定泊車不用,也匯入這城市無處不見的喧囂的人叢,成爲喧鬧的一份子,走在街上像趕集

 

            到得晚,其實已近黃昏,早春的夜來得又早,不久城市已經開始朦朧,不過由古城街上絡繹的游人鼓舞着,羅馬之夜大約總是綿長而沒有盡頭。九八年的時候在羅馬,也是在早春之夜,夜涼如水,踏着石板小巷,在一座座巴洛克式樓宇之間穿過,去找名為Trevi的噴泉,這個類似標誌性建築的噴泉曾在電影La Dolce Vita,  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出現,電影廣爲流傳,因此噴泉也讓人覺得有種貼近自己的親切在銀幕上見過,也感動過。所以,夜裏燈亮起來,噴泉變得更輝煌,人們似乎變得分外依依不捨,唱歌,彈吉他,拍照,偎依而坐,往噴泉裏扔硬幣,把這裡變得夜夜像是嘉年華。

 

            那年,留下印象的其實並不是夜色下輝煌的噴泉和人群,而是在尋找噴泉途中,幽暗小巷深處一個賣烤栗子的老人,一盞昏黃的燈,一個圓筒形的高爐子,一如所有的烤干果的味道,空氣中彌漫着一種芳香。我們自巷子的另一端遠遠向他走去,黑暗中,走向那一唯一團橙色的光,畫面看上去那麽孤單,但是氣味又是那麽溫暖。我們買了栗子吃,想起小時候在杭州,放學走過冬天的街道,跟好友買一包糖栗子分享的情形,賣栗子的多數也是老人,連圓筒的爐子看上去也跟這個羅馬的類似。那個刹那,有許多鄉愁。栗子香甜,但鄉愁卻像一把冰涼的劍。

 

            今年的夜色中,噴泉一點也沒有變,但是沒有看見烤栗子的老人。鄉愁已經是一種習慣,在羅馬的夜裏,自然而然匯入來自各個不同地方的人群也許有人會想起過去和故鄉大家都在旅途上。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eyuewenren&aid=93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