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真愛且在無愛中】-感謝電小二肯定此文代表的價值
2011/09/13 07:18:37瀏覽7722|回應101|推薦526


 

 

 

 

前一篇文「網戀」發表後,感謝格友的熱烈回應, 此外,也有格友在訪客簿中以悄悄話留言給我, 有人好心告訴我其他格友網戀的事,希望我過去勸勸他們, 也有人坦承自己曾經陷入網戀,對那段過程深感痛苦懊悔; 令我意外的是有位格友訴委屈,說我不懂她刻骨銘心的愛。

 

她說和丈夫早已名存實亡,失去愛情的她像槁木死灰, 但自從在網上遇到了那位真命天子的「他」之後, 她瀕死的生命徹底活過來,每一個細胞都充滿對他的崇拜, 她描述和他心靈上是那般情投意合,肉體上十足水乳交融, 說他們的愛雖無名份,卻是真情實意,凡夫俗子焉能了解? 我承認自己是凡夫俗子,也相信他們的愛是真情實意, 但卻堅決認為「死會」的人沒有和其它異性談戀愛的資格, 若不愛配偶,可以離婚再嫁,不應該腳踏兩條船搞婚外情。



 
 
 

 多年前讀到婚姻專家簡春安教授的一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 在「真愛且在無愛中」這篇文中,他談到婚外情的問題, 他說對一些轟動社會的外遇個案,很多人在談論之餘, 對當事者都以他們敢愛、敢付出、為愛犧牲一切傳為美談, 這些人言一般人所不敢言,做一般人所不敢做,看似神勇, 但其實說穿了,卻是出於衝動、任性,不負責任的愛, 他們打著「愛」的旗號,其實只為滿足個人的私慾而已。


 

 如格友所言,他們心靈肉體彼此契合只不過滿足私慾罷了! 在他們偷歡的時刻,我不知她是否想到過她的丈夫和孩子? 即使和丈夫已無感情可言,但是不是還應負道義上的責任? 雖躲在肖像圖和暱稱後談情說愛似乎安全,但紙包不住火, 若哪天東窗事發,姑且不管丈夫,是否會傷到無辜的孩子? 甚至兩家的親友,是否會因此蒙羞?這些可以完全不顧嗎?

 

至於一個明知對方是有夫之婦,還與之發生性關係的男子, 只不過是個不尊重別人婚姻、介入別人家庭任性妄為的人, 不論他各方面條件如何吸引人,連做人基本品格都不具備, 若還稱他是真命天子、人中龍鳳,豈非自欺欺人? 一個有責任感的人,他會尊重和配偶之間的神聖婚約, 即使遇到其他條件好、吸引人的異性,也不會見異思遷, 既然無法給對方任何承諾,就不應撩撥他、造成傷害, 這種表面無愛而實際有愛的行為就是「真愛且在無愛中」。


 

 


 

 

現代社會交際機會頻繁,若有心想搞外遇一點都不困難, 我自己在婚前或是婚後也曾遇過「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人, 問他們為何想搞外遇,答案幾乎都是說和配偶間已無愛情, 我會問他們:「你認為你懂愛嗎?你追我是因愛我嗎?」 若對方敢點頭說是,我就會立即再追問他: 「你若真懂得什麼叫愛,為何會做出傷害你家人的事? 你若真愛我,為何會陷我於不義,讓我傷害我的家人?」


 

「我拒絕你是因為愛你,如同上帝愛你,不忍見你走錯路, 婚姻必是困難的,兩人攜手面對、學習成長才是正路, 若撇下配偶不顧,自己另覓愛的出口根本是自私的行為, 自私是愛的相反,人一旦自私就不可能真正愛了, 也永遠享受不到與配偶一同努力、苦盡甘來的甜美!」 我總是這樣苦口婆心地勸那些外遇者回頭,別走上不歸路。


 

 


 

 

簡教授在文章中提出一個判斷健康或是病態愛的好方法, 就是看這愛的傷害力,真正的愛不會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 當兩人相愛時,若周遭人都歡喜祝福,這愛是健康的愛, 反之若只有當事人快樂,親友家人卻痛苦,這愛是病態的。


 

 有一首耳熟能詳的詩歌「愛的真諦」,歌詞取自聖經章節, 我認為是將真正的愛描述的最完整貼切的,謹摘錄如下: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 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家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凡事要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許多人以為活著只要有愛就夠了,這未免太幼稚天真, 人活著除了愛,還需有道義、責任,社會、法律的規範, 請陷在外遇中的朋友們依著前兩段的標準仔細檢視看看, 你們所自以為的兩情相悅是否是健康、對人對己有益的愛? 婚姻遇到問題,最好正面解決,外遇是飲鴆止渴的下下策, 即使終身無伴又如何?像德蕾莎修女泛愛大眾更令人欽佩, 一個人坦蕩清白、俯仰無愧,總好過躲躲藏藏的地鼠情路。




Dear 古 月 *【真愛且在無愛中】(yuanhu)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真愛且在無愛中】」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生活天氣|貼心下午茶,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電小二

( 心情隨筆愛戀物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anhu&aid=5380746

 回應文章 頁/共 10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千里草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我喜歡你的觀點!
2011/09/14 19:27
我喜歡你的觀點!
古 月 (yuanhu) 於 2012-03-08 22:52 回覆:

平平安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真愛且在無愛中】-感謝電小二肯定此文代表的價值
2011/09/14 19:15

美好的分享

值得我們來欣賞

古 月 (yuanhu) 於 2012-03-08 22:52 回覆: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恭喜上首頁
2011/09/14 16:31

這好像探討了一般人不敢(怕引地雷)

也不太想(駝鳥心態)去觸碰的話題

可卻是藏在虛幻角色下真正要正視的問題

因為網路的便結  現代人交際網常呈現出錯綜複雜的形式

到最後擦槍走火都以愛為藉口  認為可以〝愛〞為一切問題找到答案

但其實結果也常就像飲鴆止渴   是會越飲越渴的~~~


古 月 (yuanhu) 於 2012-03-08 18:40 回覆:

航迷老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唯有遠離誘感
2011/09/14 15:52

就是很怕無法界定個人在婚姻的關係中,還要去追求激情,也就是自認自己還有生命的熱情,如果陷入這種心境,必然會耽誤她與孩子、配偶的共處家居時間,那就足以影響一個家庭的生活。

其時當有這個想法時,唯有遠離誘感。

古 月 (yuanhu) 於 2012-03-08 18:39 回覆:

江依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超棒好文喔!!喔!受益了!
2011/09/14 14:01

日安!感恩了!可愛的古月文友,超棒好文喔!!

喔!賞文也學習您愛的執著與精神喔!受益了!

可愛的依萍歡迎也謝謝您和大家愛護喔!喔!祝福平安喜樂,

記得每天有空您和大家請幫忙一下喔!感恩喔!感謝來打氣和加油喔!

http://ipoem.nmtl.gov.tw/files/904-1000-82.php江依萍的詩詞部落格

古 月 (yuanhu) 於 2012-03-08 18:37 回覆:

烏拉瑰本尊在此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婚姻是契約﹐ 是責任
2011/09/14 13:13
問題是出在婚姻之外和他人談情說愛﹐ 婚姻是契約﹐ 是責任﹐ 即使沒有了愛﹐ 還是該信守誓約﹐ 這也是對自己的自重。外遇﹐ 不管是真愛還是偷歡﹐ 都不應該在本身的婚姻沒有結束時發生。當然有些特例﹐ 配偶死不放手之類的﹐ 但還是應該在排除萬難後才更見真愛的真諦。 
古 月 (yuanhu) 於 2012-03-08 18:35 回覆:
3

旭日初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1/09/14 13:05
現今社會誘惑太多 為了滿足各種私欲 (無論是物質 精神 肉體上的) 無意有意的傷人害己 甚或殃及最親近的家人 並以各種理由藉口自我安慰逃避 甚或強詞奪理所作所為的正當性 古月女士本文論點確實在此各種欲望氾濫當道的社會裡 有一種久違的清新感(雖然這是傳統社會即有的道德觀) 也希望諸格友莫將部落格當成感情走私的密道 謝謝古月觀念分享!
古 月 (yuanhu) 於 2012-03-08 17:36 回覆:
thank you

cwc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理性情愛
2011/09/14 12:58

你格子永遠都是如此的柔和溫馨。

當被愛沖昏頭,除了那分自己堅持的情愛,理性控管全消失了,就算是躲躲藏藏,被人議論也在所不惜。
古 月 (yuanhu) 於 2011-09-14 13:00 回覆:

飛蛾撲火,屍骨無存

可惜!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規範
2011/09/14 12:45

固有的道德規範

基本上別逾矩囉

古 月 (yuanhu) 於 2011-10-18 10:24 回覆:

在古時或有些國家

通姦被抓是要處以極刑的


牛仔3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無礙
2011/09/14 12:28

簡春安教授的文章<真愛且在無愛之中>

光從表面意思來解,我不明白,這篇文章我也尚未拜讀.....

不過若把無愛改成無礙,我想這就明白了

真愛,需要彼此寬心坦誠,就不畏懼任何阻撓,

此乃愛的最高境界.

古 月 (yuanhu) 於 2011-09-14 12:58 回覆:

對不起,是我寫的不夠清楚,已經更正了。

一個有責任感的人,他會尊重和配偶之間的神聖婚約,

即使遇到可愛的人,也會因不能給對方承諾而不展開追求,

這種表面無愛而實際有愛的行為就是「真愛且在無愛中」。  

您的詮釋也很棒,無欲則剛,心中無礙一切順行。 

頁/共 10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