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十字架之路~~溯源(轉貼)
2009/04/09 16:24:17瀏覽557|回應0|推薦12

基督徒(泛指所有因父子神接受洗禮,跟隨耶穌基督者)的信仰核心:
耶穌基督的死亡與復活。

聖誕節被商業化了,
這節日實在是在慶祝天主子耶穌降生,取得血肉,在人間。
如果沒有苦難死亡與復活,
聖誕節意義盡失!

如果不宣報祂的受難死亡與復活,
福音失去說服力與可信!

即使沒有基督信仰的人,
可能在生活中經驗過:置之死地而後生,
那種巨大轉變的喜樂是無可言喻的,
且推動著一個人以嶄新的態度生活,
他不再是過去人們所認識的那位。
這過程可以說是某種程度的死亡與復活!

預先祝福閱讀此文的朋友:復活節喜樂!


 十字架之路 ~~溯源

(轉貼自思高讀經推廣中心電子報)

聖地簡介 圖:苦路

「痛苦之路」或稱「十字架之路」,指的是由安東尼堡到哥耳哥達之間綿亙的道路,耶穌基督曾背負沈重的十字架,弓著彎曲的身軀走過這條路。雖然由教會初期基督徒就開始了追隨耶穌前往哥耳哥達足跡的習慣,但「苦路」這名稱則源於十六世紀。根據最普遍的傳統,安東尼城堡和附近的總督府是當初耶穌在比拉多前受審的地方,這城堡的位置靠近猶太聖殿的西北角,耶穌往加爾瓦略山的痛苦之路即始於此,那時的加爾瓦略山是在城牆之外。苦路第十至十四處則是位在當今的「聖墓大殿」之內。

自十三世紀以來方濟會士就受教宗委託成為聖地監護人,他們在每週五下午帶領著虔誠的隊伍,跟隨著受難的默西亞的足跡,蜿蜒地經過耶路撒冷舊城的街道。

基督徒以一種簡單而感人的方式表達對耶穌苦難的特殊敬禮,他們特別崇敬能使他們憶起耶穌生命最後時刻的遺跡;例如:朝聖者特別在耶穌受鞭打的柱前,或在熙雍山上衷心地祈禱。還有許多被視為苦難有關的紀念物,被豐富的收藏在東、西方教會的聖堂和隱修院的寶庫中。

這些特殊的敬禮藉著石頭、在聖地上的建築物(甚至在城外)來紀念耶穌苦難的某幾個特殊事件。聖週五的禮儀和遊行也是這種虔誠敬禮的另一種表達方式,但這與我們現在舉行的「十四處苦路敬禮」還是有很大的差別。

從十三世紀以來,方濟會士就承受教會委託,成為聖地忠實的看守者。方濟小兄弟們從一開始就常率領朝聖者一同舉行苦路敬禮,不過隨著時代不同,苦路的站數也有不同。但是,歷史中也曾經有一段時期,方濟會士被禁止公開舉行任何形式的祈禱,公拜苦路當然也遭到禁止。

從二十世紀中期以來,每星期五下午三點方濟會士都在方濟會聖地「監護」(Custos)或他的代表帶領之下,沿著耶路撒冷舊城舉行苦路遊行,從未間斷過。遊行開始的時候,來自耶路撒冷各方濟會院的小兄弟們,尤其是救主會院的方濟兄弟們,首先在El- Omari Madrasah(伊斯蘭小學)的庭院聚集,遊行隊伍在穿著土耳其服裝(Kawas)侍衛的導引下,沿著耶路撒冷舊城狹窄的街道蜿蜒前行。在這個絕大多數人口為回教徒和猶太教徒的城市裡,數以百計的朝聖客和當地居民也都參與這個基督徒每週公開舉行的信仰活動。遊行隊伍在每一站稍作停留,宣讀與該處相關的福音或聖書,並以一段祈禱文結束該處的敬禮;當他們由一處苦路走向下一處苦路之時,沿途詠唱讚美詩,並以「天主經」和「聖母經」應和著祈禱。

整個苦路敬禮同時使用義大利文和英文兩種語言,在四旬期中更加上阿拉伯文,成為以三種語言同時進行的特殊敬禮儀式。因為四旬期來此朝聖的基督徒特別多,而當地的阿拉伯基督徒在此時期也特別舉行公拜苦路的儀式,因此參加者往往達到數千人之多,場面更是壯觀而感人。 

第一處:耶穌被判死刑

第二處:耶穌背十字架上山受死

第三處:耶穌第一次跌倒

第四處:耶穌與聖母苦街相遇

第五處:基勒乃人西滿 幫助耶穌背十字架

第六處:聖婦韋洛尼加擦耶穌的臉

第七處:耶穌第二次跌倒

第八處:耶穌教訓為他痛哭的婦女

第九處:耶穌第三次跌倒

第十處:惡人剝去耶穌的衣服

第十一處: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

第十二處: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第十三處:耶穌屍體從十字架上拿下來

第十四處:耶穌被埋在新墳墓裡

     ~~~~~~~~~~~~~~~~~~~~~~~~~~~~~~~~~~~~~~~~~~~~~~~~~~~~~~~~~~~~~~~~~ 

為以、巴和平祈禱

上主,求祢垂顧居住在聖地這塊土地上所有的民族,他們都是祢手所創造的,

      然而縱然母親忘記自己的子女,祢卻永遠不會忘記。

上主,求祢賜下來自上天的智慧、憐憫、寬恕、和平、祝福給佇立這塊土地的民族,

      使他們彼此接納、憐愛、重新建立新的關係,彼此分享地上的一切。

上主,求祢與以色列、巴勒斯坦人民同在,時時光照他們的生活方向,

      使他們心中對生命懷有希望,尋求真理,履行慈善、正義。阿們。

《聖地相關新聞訊息》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musique&aid=283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