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真的有這麼個圖像!
為我這深具勇氣的意義!
勇氣不是橫衝直闖,跟人嗆聲!
勇氣是有擔待的!在困難中不逃避、不退縮、不推託。
☆☆以下分享朋友Jack所寫的校園露天苦路
(註:University of Illinois ,並非天主教大學,卻在每年都有校園露天苦路活動。看過梅爾吉伯遜的電影The Passion的朋友印象中可能最深的是“血腥”,苦路以戲劇方式呈現,不是苦難劇,重點也不是血腥,而是苦難所揭示的愛!)
今年的聖週星期五,我們學校的教堂有一年一度在校園裡露天拜苦路的活動。這是我第一次有機會參加。參與的人數大概有一兩百人,包括一群教會學校的高中生,連一些媒體都來採訪。苦路的每一處都是幾個熱心的學生演出的,這給心裡很強烈的震撼。
昨天氣溫很低,還不到十度,但是那些學生披著單薄的衣服,盡力重現耶穌和門徒們的苦難。尤其是演耶穌的那位學生,到後來全身的衣服都被拔掉,我都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他被凍得發抖。他們這種奉獻的精神,令人動容。
苦路的默想有一個中心思想,就是耶穌服從天父的旨意到世上受難,我們也應該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我記得最清楚的一句話是:「我的生命直到我被釘在十字架上死才算完整;你的生命則是要背起你的十字架,走這苦路才算完整。」
我照了一些照片,好跟大家分享。可惜的是到後面電池沒電,所以有幾處照不下來。
第一處:耶穌被判死刑(十字架在耶穌的時代是最具羞辱性的刑罰)
第二處:耶穌背十字架(上加爾瓦略山受釘刑)
第三處 耶穌第一次跌倒 (之前經徹夜審訊,被鞭打…體力已盡)
第四處 耶穌遇見他的母親
第五處 西滿輔助耶穌
第六處 韋洛尼加幫助耶穌(為耶穌拭去臉上的血與汗)
第七處 耶穌第二次跌倒
第八處 耶穌安慰婦女 (婦女為祂所受的折磨而哭泣)
第十處 基督被剝掉衣服
關於苦路:有興趣的讀者請參閱拜苦路的由來
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為十四處苦路的命名是根據福音記載。
但目前似乎還沒普及。希望不久能普遍採用。
一般是採福音與教會傳統的命名。
| 十七世紀後 |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
|
第 1 處 | 耶穌受審 | 耶穌山園祈禱
|
第 2 處 | 背負十架 | 被出賣及被捕
|
第 3 處 | 首次跌倒 | 被公議會判罪
|
第 4 處 | 路遇母親 | 被伯多祿否認
|
第 5 處 | 西滿協助 | 受比拉多審問
|
第 6 處 | 婦女拭面 | 受侮辱戴刺冠
|
第 7 處 | 再次跌倒 | 肩負沉重苦架
|
第 8 處 | 婦女哀哭 | 路人西滿協助
|
第 9 處 | 三度跌倒 | 耶京婦女哀哭
|
第 10 處 | 脫去衣服 | 被釘於十架上
|
第 11 處 | 釘於十架 | 許天國給右盜
|
第 12 處 | 死於架上 | 留話母親門徒
|
第 13 處 | 屍身卸下 | 架上氣絕而死
|
第 14 處 | 葬於墓中 | 被葬於墳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