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到巴黎看看?
2009/08/16 14:06:37瀏覽524|回應0|推薦0
     卡門,八十歲出頭的巴斯克獨立區的姊妹,長期以來有個很特殊的使命,如同旅行社代辦,凡是與長途旅行,簽證、居留證有關的事務,都是她負責。卡門的耐心令人印象深刻,與簽證相關的文件,她總是非常謹慎填入資料,管理檔案,從來沒見過她慌張地找這些資料。此外,她每天不是到機場接送來自世界各處的姊妹,就是陪著來巴黎學習、或進修或、被派遣來的姊妹,到巴黎市警局外事處,或不同國家的大使館辦證件。   
       今年三月,她陪波利維亞的戴西領居留證(訪客,期限一年)時,外事處辦事員告訴她要買七十歐元的郵票,才給新證。後來,她陪越南籍的安納、瑪利亞、路濟亞辦居留證,每人得付三百歐元。原來,這是法國內政部最新的外籍人士居留法則,大概除了跨國醫療院所轉移的重大病患,其他不論什麼身份,要在法國居留,都要接受這規定。過去都是不付費的。薩科其還是內政部長時,就已開始了選擇性移民政策,他鼓勵非法移民(Sans
papier)
,申請合法居留手續,然而,一旦送件出去被打回票者,立即遣返。許多被子女從大陸家鄉接出來照顧孫子女的祖父很多都是沒合法居留權的,不知出自哪位人士的點子,某個星期,警察算準幼稚園放學時間,等到這些來接孫子女的阿公們一出現,立刻蜂擁而上要帶人走。幼稚園園長長奮力抵抗這種反教育的蠻橫作風,與警方對峙。誰都知道,真正造成社會問題的並不是這一群無合法身份但對社會無傷的阿公。十字架報(La Croix)前任主編Brinaut Rappat在他的部落格曾就此事件譏笑警方強硬作風背後的軟弱,只會拿弱勢者開刀。

      
     「波阿次的田」,是一個協助流落異鄉婦女的組織,由數個女修會成立,取自《盧德書》,波阿次讓盧德在他的麥田拾取麥穗,並囑咐收割工人不可為難她(盧二,8~17)。這個組織結合其他民間為弱勢伸張正義的組織,特別是法律方面,盡最大的力量協助,即使有些婦女們最終仍得不到合法居留權,仍被遣返,至少在等待的時期有人密集關懷陪伴,不是一個人在社會的黑暗角落瑟縮,焦慮恐慌,甚至淪入同鄉掮客手中。「波阿次的田」所接待的婦女中,大多數來自非洲戰亂的國家。初期,工作人員將個案分別安排在安全,與夠舒適的單人房,哪知婦女們無法安心住下來,且感到孤獨焦慮,沒有安全感。終於在個人主義氣氛長大的法國人了解到,個人生活空間對這些群體就是安全者而言是一種孤立與隔離,因此,將兩人安排在一個房間。果然即使原本不相識,婦女們都能很快進入互動與互助的關係。
       
我們的「綠屋」陸陸續續接待十多位由「波阿次的田」轉介來的婦女,有人得到長期居留權,有人被判決遣返,專責陪伴她們的伊麗沙白,波蘭籍姊妹,常跟團體分享這些婦女的憂喜,尤其是未被獲准居留者的心境;她們不會坐著等警方來帶,一知道沒被獲准居留,便自行想辦法,消失了!至少,她們夠認識這異鄉,一段光明正面的經驗陪伴著她們走下一段歷程,我們的祈禱也會支持著她們。

     「靜默之圈是方濟小兄弟會圖盧茲團體發起的,每月末的週五,定時定點為遣送非法移民設施的不合人道而在街頭聚集成圈,靜默祈禱,沒有語言,只有看板,解釋他們並不是抗議政策,非法移民的問題很複雜,但不能坐視這最起碼的接待也做不到,一群異鄉人竟被安置在極小的空間,衛生設備奇差,他們是人,受非人的對待;而這是法國國民的恥辱。逐漸地,巴黎、馬賽、斯特拉斯堡都有“靜默之圈”,一起同步祈禱。民眾面對這樣的靜默祈禱,不得不思考這樣的對待異鄉人是正確的嗎?當然,也有人反對小兄弟的作法,換言之,反對者不認為政府的作法有何不妥,誰教他們非法偷渡!

     




     "一般"外籍人士居留,不會一下子獲得長期居留權。被派遣來的福傳者(mission-nery),與所有人一樣,同受這不便,這包括隨時得帶居留證,在主幹線車站等火車時接受盤查,出示證件。前年筆者在圖盧茲火車站等車,三位便衣先出示他們的證件,然後要求旅客出示證件,尤其是東方臉孔和北非臉孔的旅客,當然,感覺上不舒服。這實在與教會興盛與否無關,與國家安全有關,外國人就是外國人,被視為偷渡客也是與弱勢者某種同甘共苦吧!上有一回在公車上,一位身上都是酒氣的男士跟我說:「我們都有煩惱!我為沒住處而煩惱,妳為居留權煩惱。」不過,我的煩惱實在不是什麼大煩惱,反正每年都準備好行政單位要求的證明文件申請換證就行了。現在也清楚,當文件送出兩個月之後,無法如期得到新證,可以向當地警察局申請“新證申辦中證明”,有效期三個月,不必慌張。聽到從俄國回來治療的豐索瓦絲說,在俄國,最新法規每三個月就要換證呢!那法國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 創作其他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musique&aid=323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