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3/29 10:09:39瀏覽2304|回應6|推薦107 | |
最近讀了吳念真的《這些人,那些事》(2010年出版),對其中一篇名為「跑片」的故事有特別的感想在此與大家分享,也算是對他的故事做一點補充(只是補充相關資料,我的文筆自然不能與吳念真相提並論).這本書還沒讀完所以列為「讀後感(一)」,也許還有續篇. 一,故事中的阿光幫人跑片,有一天「連人帶車還有一整卷影片蹺頭失蹤了.」很久沒有看到「跑片」這兩個字了,它使我想起小時候看電影看到正入神時銀幕會突然變黑,然後出現「跑片關係,請稍待.」的字樣.所謂「跑片」,就是一部電影如果在幾家戲院同時上映,為了省錢大家分用同一份「拷貝」(copy),一部電影通常有十幾卷影帶,分裝在十幾個扁圓盒子裡,各家戲院先把首場的放映時間錯開,等第一家放映完第一卷影帶就馬上把那卷影帶送往第二家,最後一家放完再送回第一家,如此像接力賽跑般的幾家戲院就可以只用一份「拷貝」在同天內放映數輪的同一電影.跑片的小弟就是騎著腳踏車送影帶的人.當年交通不擁擠,所以通常沒有什麼問題,各家戲院都能順利逐卷放完,只是意外事故在所難免,那時就只好請觀眾稍待了.那時的社會人心較單純,最多有一兩人吹吹口哨表示抗議(影帶斷了時也是同一反應),大部分的觀眾不是靜坐,借機起身伸伸腿,就是低聲交談耐心的等待. 下面就是一張當年一位跑片小弟送影帶時的相片,腳踏車後輪左方的袋子可以看到一點點圓形影帶盒的邊.後來社會繁榮了,有些戲院可以擁有自己的「拷貝」,它們會很神氣的在電影廣告裡強調「十六大本,一次演完」(一本就是一卷).又過了幾年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拷貝」了,「跑片關係,請稍待.」的字幕和「十六大本,一次演完」的廣告詞從此從歷史消失,只留在我們這些老電影迷的記憶裡. 二,故事裡「阿光連人帶車還有一整卷影片蹺頭失蹤」後,片商找上阿光的保證人,說「如果有觀眾因此退票,退一張,就得賠一張」,奇怪的是竟然沒有觀眾退票, 這個保證人事後路過戲院看到片名,發現那是部外國片,所以「沒人看得懂的,所以才沒有人退票.」吳念真另加評論說「那電影的名字--CATCH 22,中文片名翻作《二十二支隊》,多年之後才知道,就連那中文片名根本也是瞎糊弄.」吳念真沒有說明「瞎糊弄」的詳情.我倒是看過這個電影,就算沒有少掉一卷影帶恐怕也很難懂,因為故事表面荒謬其實主旨極深,可惜電影不得重點.不過《CATCH 22》的原著是我書架上一本很重要的書,關於這本書對我的影響以及當年台灣片商「瞎糊弄」誤譯片名為《二十二支隊》的事,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對此有詳細的說明,請參見《二十二支隊》(原刊載於2000年9月19日美國《世界日報》副刊,2015年1月4日轉載於本部落格). 如果對其它不信不達不雅的翻譯有興趣的讀者請參見《信達雅》(2014年12月6日刊登於本部落格).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