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最強大的生命力往往來自最勇敢的面對:「你發生過什麼事」讀書筆記
2024/12/04 08:16:12瀏覽503|回應0|推薦11

閱讀這本書時,一直想到另一本「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以一個資深的心理輔導工作者來說,對於心理創傷所帶來的身心靈連動和衝擊,應該都會很有感觸和認同吧!

......天天抱怨著偏頭痛的孩子,常常有個不和諧家庭氣氛的成長環境,父母的吵架早已是家常便飯。

......一旦要上學就拉肚子的孩子,往往有個高壓力的自我期待,先是來自父母,再來是自己的壓迫。

......割腕不但不痛,還會越割越上癮?自殘的「解離」需求,彷佛到了一個超人的境界。

書名副標題清楚揭示了這本書的書寫方向:「關於創傷如何影響大腦與行為,以及我們能如何療癒自己」,歐普拉聯手創傷專家的書寫,從腦科學觀點告訴我們:心理上的傷,不應讓身體、人生和整個社會來承受!

一.要瞭解現在的你為什麼這樣,「你發生過什麼事? 」絕對是關鍵問題

「對於大部分的兒童而言,離婚其實無異於死亡。」(p.42)

很驚訝離婚率很普遍的歐美,難道他們的子女常常要承受「死亡般」的痛楚?這就是從大腦科學看待兒童創傷很好的例子!作者舉了一個Old Spice 古龍水很對比的故事,同樣是父親的古龍水記憶,一個是甜美的,另一個卻是恐懼的:

「我和山謬在之前的人生中都發生過與 Old Spice 古龍水相關的記憶。我的聯想會勾起正面感受;他的則引起壓力與恐懼。我們在世界上生活,無數聲音、氣味、畫面都會勾起人生早期創造的記憶,這些回憶可能是特定事件的完整經過,也可能只是片段----一種感覺,似曾相識,隱約的印象。」(p.49)

創傷專家分析:大腦接收到刺激的順序是由下而上,先有行動與感受,才有思考:

1.腦幹:體溫、呼吸、心跳。

2.間腦:亢奮、睡眠、食慾、動作。

3.邊緣系統:獎賞、回憶、情感連結、情緒。

4.皮質:創造、「思考」、語言、價值觀、時間、希望。

因為早期大腦發展的速度非常快,大腦迅速建立神經元聯想去解釋外在世界,因此,早期的經歷對幼兒的衝擊通常更大,甚至會持續一生的影響,當然也包括父母的離婚,和所有的吵架過程。

二.尋求平衡活下去,避免過度壓迫和創傷

「要幫助招受壓力的嬰兒調節,節奏是很好的工具」(p.58)

作者用「偏離調節的設定值」來形容壓力的產生,個體會因為某個需求或困難而讓我們失去了平衡;以父母照顧孩子來說,當負擔過重、疲憊不堪、調節不良時,必然很難給予兒童一致而可預期的調節。

幼童的面對痛苦、失去平衡,大腦會啟動兩種壓力反應模式:一種變成無法預期、程度極端、時間過長,則過度敏感和脆弱;另一種是可以預期、程度適中、可以控制,則變成容納和復原力。

簡單來說,越小的孩子越陷入「戰或逃」的大腦設定,當極大的痛苦無法承擔和逃避,「解離」便是一種很常見的、不得不的適應策略,讓自己「消失」!至少暫時還能活不下去!

「那種過度敏感的解離能力,有一個關鍵的部分就是討好他人。你順從別人的想法。你發現自己為了逃避衝突而做一些事情,為了確保與你互動的人感到愉快,並且越來越會做出能夠調節但解離的行為。」(p.72),也就不難理解,吸毒和創傷,往往有著密切的關聯。

三.愛,讓神經元發育正常

以前讀過恆河猴實驗就知道,幼猴(兒)的親密感需求是天性的,那是感受、表達愛的開關,一但錯過了,愛的能力就會受到剝奪,這本書剛好有很清楚的驗證和說明:

「神經可塑性有個很重要的原則,也就是特定性(specific),要改變大腦的任何部位,那塊特定的部位一定要啟動......特定性原則適用於所有大腦主宰的功能,包括愛的能力。」(p.86)

無論是為了生存的狩獵,看似不得不的合作,其實,更多是蘊含人類愛的天性,書裡說的:「愛的能力是人類成功的核心」,因為愛讓我們在這個星球可以好好存活,彼此合作,減少孤獨,人際關係裡輕易看見彼此的依存。

什麼是愛?歐普拉在書裡96頁分享的「穀圈圈女孩」深具意義:媽媽過世前幾個月,母女啟動旅遊計畫,去了很多地方,但「最喜歡的時刻」卻是半夜兩點,和媽媽一起吃了一碗穀圈圈麥片,一輩子也忘不了!

沒有感受愛的孩子,甚至被恐懼驚嚇的情況下,大腦只剩「激發性反應」(戰或逃),大腦會專注在威脅上,關閉其它的輸出和輸入,隨時準備反擊或逃跑,心跳加速、腎上腺素、智力變低......。

書裡圖表式列出「大腦功能取決於狀態」:(p.106-107)

當冷靜與警覺狀態,主宰的腦部區域是:皮質,我們會思考、從眾、逃避或規律性的僵固,我們智商可以維持在90以上;

當慌張狀態,主宰腦部區域變成邊緣系統,我們會抵抗性僵住、順從、情緒性認知、智商會再下修到80;

當恐懼狀態,主宰的區域是間腦,我們會逃跑、解離,智商會下修到70;

當極度恐懼時,主宰的區域是腦幹,我們會反擊、昏倒,智商更下修到60。

孩童沒有學到愛的能力,甚至帶著創傷的話,長大了是很辛苦的,他們的激發反應隨時戒備,容易傷害別人或自己,「因此,我們需要創傷知情體系。我們不要再問『你有什麼毛病?』而是要問『你發生過什麼事?』」(p.111)

「根據估計,四成五的兒童精神健康疾病,與三成的成人精神健康疾病,童年負面經驗都對其有重大影響。」(p.124)

四.創傷光譜:好好學習創傷的心靈重建

「創傷就像發生船難。你必須重建內在世界。而重建的一部分,療癒的一個步驟,便是要回去看那艘毀壞的船──以前的世界觀。」

關於創傷對健康的危害,書裡不斷強調:童年時經歷的負面經驗越多,成人後的健康風險越大;而且,一個人的關係健康歷程:與家人、社區、文化的連結,更能直接預測精神健康問題。

幸好,愛:情感連結的力量,可以制衡負面經驗。

書裡提到3歲小孩在家目睹媽媽被殺的案例,當他突然回顧這樣的創傷,能承受的時間只有幾秒,激發反應本能啟動,大腦上層理智區關閉,原始區域接管,他衝出去是為了逃跑,不是真的要撞車子自殺。

所以,什麼是創傷?三個要件:事件、經驗、影響,然後有四個典型症狀:

1.經驗再體驗;

2.逃避;

3.負面認知與情緒;

4.過度警覺;

五.連結起來!將點連成線

「當你思考你的個人反應模式,學會在當下的感受與本能反應之間拉出一點空間,就可以讓自己保持在現實中,並且最終贏得控制。」

我們的思考、情緒、行為、性格,不只是我們自己建構而已,也受到創傷和祖先遺傳帶來的影響,綜合成我們的身心樣貌;一旦威脅與創傷發生,都會導致表觀基因變化,唯有關愛的互動可以加以逆轉。

孩童因為照顧者的疏忽或加害,導致心理上的創傷,腦中的模組發生扭曲和當機,神經網路受損,因而無法與他人產生信任的依附關係,最後,直接沖垮交友、學校、工作、親密關係、家庭關係,然後把這樣的創傷傳遞下去。

「成長期有過創傷的兒童與成人,往往會經歷慢性腹痛、頭痛、胸痛、暈厥,以及類似痙攣的發作——這些都是壓力反應過度敏感造成的常見症狀。大部分的醫生如果沒有找到傳統上的醫學問題,通常會將這些症狀視為「功能性」或「心因性」。」(p.169)

作者一再強調不可輕忽這種創傷的廣泛衝擊,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重新建立愛與信任的連結,「調節是創造安全連結的關鍵」,讓安全的資訊重新進入皮質,「教師、教練、心靈導師、心理諮商師----全都要讓人際關係成為直達皮質的高速公路。」(p.173)

六.創傷的應對與療癒

「『忽視』毒害的程度,不亞於創傷。」

如果重新建立關係並感受愛那麼重要,現在的連結的忽略狀況卻又令人擔心,一般富裕的家庭輕易就將親職外包,忽略孩子成長期歸屬感的需求,嚴重傷害人生早期穩定關係的關鍵發展和影響。

對於關心和陪伴嬰幼兒,親權忽略是很嚴重的事,有一個著名的兒童發展心理學實驗~「面無表情實驗」:

「寶寶一旦察覺父母缺乏互動或人在心不在,短短幾秒內就會開始感到壓力,並且試圖重新和父母互動。但如果努力無效,嬰兒會停止互動,並且在情緒上退縮。......冷漠、缺乏互動、心不在焉的照顧者,可能對發展中的兒童造成毒害一生的影響。」(p.205)

一旦嬰幼兒壓力大到無法承受,「解離」是不得不啟動的保護機制:無法反擊和逃跑的壓迫,時間感扭曲(變長)、心跳降低、身體做好受傷的準備、切斷與外在世界威脅的連結、釋放出內源性類鴉片肽----內啡肽與腦啡肽----的天然止痛劑、麻木感、不真實感。用這些方法來逃脫無法避免的痛苦與壓力。

就像為什麼自殘會上癮?因為解離反應過度敏感、太過活躍的人,當他們割傷自己時,身體會釋放大量類鴉片肽,就像吸了一點海洛因或嗎啡。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們不但不會痛,還會持續的自殘。

療癒創傷可以試著從重建有意圖的新經驗著手。書中也寫到歐普拉從小愛閱讀和思考,帶來類似跳脫的因應,而且常用詞彙「意圖」,讓生活中的壓力事件變得可以預期和控制。

「你必須給這些孩子時間和經驗。他們需要耐心、理解,以及足夠的新經驗,幫助他們重新塑造世界觀。他們需要時間,以全新的連結製造出神經網路。」(p.225)

七.創傷帶來的智慧

連結帶來療癒的力量,透過社交連結建立復原力, 復原力有助於創造創傷後智慧,一旦有了智慧就有希望;你自己擁有希望,那些見證、參與你療癒過程的人也會擁有希望,整個社群也都會有希望。

與其他人的情感連結,是面臨壓力痛楚下的緩衝力量,當然也就是治療過去創傷的重要關鍵,這得靠一群人的努力,父母、老師、同儕或教練,適當的陪伴,加上一定[劑量]的挑戰,往往帶來更好的成就感和效果。

許多理性的人會以為用「說理」、「分析」,可以試圖治療創傷的人,事實上那是不可能的!叫調節不良的人「冷靜」是沒用的,唯有陪伴、傾聽、同理、挑戰.....,從新經驗中慢慢復原。

傳統創傷治療有四大基石,可惜現在精神醫療都偏重在3、4,而忽略1、2:

1.向族人與自然世界尋求連結。

2.透過舞蹈、打鼓、歌唱,以節奏協助調節。

3.一套信念、價值觀、故事,即使是毫無道理的創傷也能賦予意義。

4.在巫醫或長老的引導下,使用天然迷幻藥物或植物提煉的其他物質促進療癒。

顯而易見,自古以來健康的社群,便是具有療癒能力的社群,透過宗教、打獵、唱歌、跳舞......,充滿連結與節奏,社群充滿療癒和希望;所有傳統族群、社群都是如此熬過去並存活著,現代人反而遠遠不及。

一個很好的創傷智慧模式是:1993年德州大衛教派衝突事件,長達51天圍困,最後的縱火,前後造成80多名教徒的死亡,留下25名「急性創傷」的兒童;當年作者培理醫師團隊進駐,透過適當安置而做到還不錯的創傷復原,就像古老部落的互助模式:

1.禁止非必要人員的接觸孩子;

2.集會時孩子可以提問;

3.固定時間休息、遊戲、用餐;

4.很多選擇;

5.晚上討論每個孩子的狀況;

6.讓孩子自主決定找誰談論內在創傷事件;

八.看清楚我們的大腦、我們的偏見、我們的系統

「如果無法體認自己內在的偏見以及所屬體制的結構性偏見──因為種族、性別、性取向而產生的偏見──就無法真正成為創傷知情的專業人員。」

針對創傷治療,建構一個完整體系是必要的,「創傷知情照護——簡稱TIC (Trauma-Informed Care) ——在2001年的時候開始出現,促使精神健康與兒童福利體制認知到,對於他們所服務的人們,創傷是很重 要的因素,但常常遭到誤解。」(p.267)

跟創傷治療相關的人,老師、朋友、心理醫生、醫生、警察、法官,面對創傷個案時,「創傷知情照護」協助大家去貼近他,探尋他:「你發生過什麼事」,而且要摒棄歧視,尤其要破除根深蒂固的偏見。

「如果無法體認自己內在的偏見以及所屬體制的結構性偏見--因為種族、性別、性取向而產生的偏見--就無法真正成為創傷知情的專業人員。遭受邊緣化待遇的人--排擠、輕視、侮辱--會受到創傷......。邊緣化是一種根本的創傷。」(p.271)

學習以截然不同的方式看待創傷事件,而不是讓他們停學、逃離、貼標籤;建立一套完整照護程序,透過情感連結,同理他的情況,進一步可結合的「工具」還有:職能治療、物理治療、語言治療、 與學校合作、動眼減敏與歷程更新(EMDR)、體感介入治療、動物輔助治療......。

比較需要擔心的是「隱性偏見」的種族主義,一個人可以真心反對種族主義,但保有隱性偏見卻不自知,以致於不經意就說出種族歧視的言論,譬如:「嫌犯是黑人、受害者是白人的案件,只佔全部犯罪的一成--但是在電視報導中的比例卻高達四成二。」(p.294)

「要改變隱性偏見的第一個挑戰,就是承認自己有偏見。......鼓起勇氣和那些與你不同的人相處......程度適中、可以預期、可以控制的壓力,能夠培養復原力,創造新的聯想,擁有新的體驗。」(p.298)

九.現代世界的人際關係貧乏

「要是家人不相聚吃飯,朋友不出去見面,而只是透過簡訊或推特溝通,那麼,我們便無法創造出那種正向、健康、有來有往的人際連結模式。」

談到情感連結的關鍵,除了我們知道影響一個人的一般身心健康外,其重要性更甚於童年負面經驗的力道,成為預測一個青少年的精神健康狀態指標;進一步,社群的情感連結,也能帶來歸屬感與安全感,對整群人的健康影響甚鉅。

書裡舉了毛利人為例,典型殖民下承受的歷史性創傷,殖民者的屠殺、壓迫、歧視、掠奪,帶來累積數個世代的傷痕,原始的生活方式、安全感、文化、凝聚力,蕩然無存,創傷難以彌補。

人際關係的匱乏,導致個體或族群從「過度敏感」到「過多反應」,我們失去原始族群生活的保護罩,「太多發明讓我們逐漸遠離自然世界以及偏好的[社會],因此而產生一個難題,便是我們用來監控世界的神經系統感到壓力。」

同理心的調查看到了這種顯著的改變:與20年前相比,一般的大學年齡成人有三成「比較沒有同理心」,只想著自己。過去幾十年來,文化變得比較注重外在目標,物質主義,功成名就;而內在目標的友愛、人性、慈悲,完全受到漠視。

「在某些狀況下,孤獨寂寞會導致壓力反應系統過度敏感。因此,以這種方式來看,孤獨確實可能成為創傷。」(p.328)

科技帶來便利,更帶來疏離和傷害,有必要盡快去因應和規範,書裡也提到所謂的「科技衛生」,希望能追求一種「全面性的規定」:為使用科技制定標準,譬如:無手機區域、無手機時間、適當的使用量,和間隔時間。

十.面對創傷,刻不容緩

「當一個人將自己貼上壞或笨的標籤、相信這就是命運時,光是瞭解到事出有因,便足以帶來改變人生的契機。」

書裡提到的「創傷知情照護」和「神經序列模式」,建構專業創傷的處遇模式,以大腦科學為基礎,一起合作好好接住創傷,就像檢查房屋,要了解房子建造的歷史,「你發生過什麼事?」問題,就是關鍵。

這也是社會要勇於承擔的共業,書裡有一個「代際傳遞創傷」很好的案例:有精神疾病的單親媽媽,本身來自不健全的家庭,4歲開始接受安置,多次變換寄養家庭,不穩定的人際連結,一直到18歲無法寄養時,卻立刻懷孕生下蘇珊。

然後,我們來看看目前7歲蘇珊的代際傳遞結果:4個月大時改由州政府監護,也就是說媽媽的親權被沒收了!她換過3個寄養家庭,2歲時才被領養;目前不會用言語表達、有睡眠障礙、長期情緒不穩、呆視失神、有自殘習慣,抓臉、摳皮膚到出血。

蘇珊社交技巧只有嬰兒程度,調節技巧只有2歲程度,認知技巧只有3歲程度,長期以來多方的專業介入診療效果不佳。蘇珊最需要的,是從大腦「下層」著手,循序漸近。

按照上述的兩個模式,首要之務,應先創造出一套可以預期、模式規律的體感經驗,譬如:重量毯、按摩、治療犬。如果按照一般的處理,一味地要求孩子要注意、專心、學習,不斷界定規範和界線,只會破壞孩子的信任和安全感;更不要說,根本沒有學習同理心的可能和機會。

「倘若負責這些孩子生活、教育、治療的成年人自己都調節不良,又怎麼可能以富有同情心、調節良好的方式全心陪伴?......任何創傷知情方法最重要的原則就是這個:必須幫助在前線服務兒童與青少年的成人。」(p.351)

我們不只是在處理創傷,其實到最後,我們也在療癒自己!

#阿得的讀書會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18145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