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孩子也鍛鍊自己,一輩子最值得投資的人格特質:「恆毅力」讀書筆記
2021/08/11 10:49:14瀏覽3258|回應0|推薦12

一.西點軍校輟學率的秘密

西點軍校的輟學率大約1/5,而且大多集中在第一個夏天,所謂的「野獸營」(Beast Barracks)新訓之後,七個星期的煎熬,打趴這些來自各校的菁英,無論他們入學審核的候選分數高低,退學率幾乎是平均分配。

但,卻有一個指標、數字:恆毅力(grit),可以準確預測這些新生的輟學機率,這個指標也適用於:公立高中的輟學率、拼字比賽的通過率;為何我們看好的天賦無法預測呢?天賦與恆毅力毫無關係,因為:「潛力是一件事,發揮潛力又是另一回事」。

二.聚焦聰明才智,給不努力一個下台階

「天才偏誤」(naturalness bias)是一種對天才的隱藏性偏好,對於努力獲得成就者的潛在偏見,我們不太願意承認這種偏誤,甚至認為天賦才是決定成功的關鍵;但以作者自身待過的麥肯錫的人才報告說起,到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安隆倒閉事件,以及為什麼電視上兒童益智節目充斥,「在我看來,太在意天份可能是有害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把焦點集中在天份上,可能讓我們忽略掉其他的一切。」(p.50)

以游泳冠軍教練的說法來印證,「卓越是可以勤練出來的,卓越是由許多個別能力組成的,每項能力項目都是可以訓練的。」(p.58),我們看不到的日日夜夜訓練,遠比天份重要多了!尼采說得對:「我們的虛榮、自戀促成了對天才的崇拜,因為只要把天才視為奇蹟,我們就沒有必要拿自己去跟天才相比,發現自己的不足。」(p.60)

三.恆毅力和人生目標

恆毅力由兩個部分組成:熱情(passion)和毅力(perseverance),熱情是指長期的不變的投入,可以比喻為羅盤,是支撐一切的人生哲學;毅力是指堅持到底的勇氣,不畏挫折打擊的決心。關於熱情需要釐清,「無所謂的熱情,不只是指你很在乎某件事而已,而是持久關注同樣的終極目標,始終不渝。」(p.86)

恆毅力可以幫助確立人生的終極目標:頂層目標能夠越專一越好,讓中層和低層目標可以更為聚焦,目標層級越高,目標本身就越接近最終目的,而不只是「達成目的的方法」,頂層目標本身就是目的本身;但,只有頂層目標,下面沒有中層和底層目標,心理學家稱之為「樂觀幻想」(positive fantasizing)。低層的目標可以被修改、刪除、或取代,越頂層的目標越應該被堅持不可取代。

四.培養恆毅力:由內而外的四大驅動力

1.興趣 :

必須再三的重新觸發,追隨夢想是空話,熱情不會從天而降。關於興趣的探索早期的自主性很重要,一般是透過和外界互動時被激發,我們無法光憑意志力去喜歡某些東西,接著是漫長、積極投入的發展興趣,最後能成功發展興趣甚至需要一群支持者的鼓勵;如果你已經投入喜歡的事好幾年,還是覺得那稱不上是你的熱情,你可能需要深化這個興趣。

2.練習 :

心理學家Anders Ericsson很經典的研究歸納出:要成為頂尖的專家,譬如:舞蹈家、音樂家,要付出10年10000個小時的練習,有一個很關鍵的見解,倒不是專家累積的練習時數比較多,而是專家練習的方式不一樣,稱呼為: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程序上首先要設下挑戰目標,針對尚未突破的特定弱點去挑戰,然後採取專家的意見回饋,針對錯誤一再重複練習,直到弱點變成流暢完美的境界。

3.目的 :

恆毅力很高的人,他們的熱情有兩個支撐:一個是興趣,另一個是目的,目的是指造福他人的意向,「恆毅力較高的人,遠比其他人更有動力去追求有意義、以他人為優先的人生。[目的]的得分越高,對應的恆毅力分數也越高。」而培養目的的方法有三:1.思考你已經在做的事情如何對社會產生正面的貢獻;2.思考如何用小規模、但是具有意義的行動改變現在的工作;3.找一位有明確目的的榜樣,從他的身上尋找靈感。

4.希望 :

恆毅力所需要的希望,是指期待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未來,從塞利格曼「習得的無助」經典實驗可知:絕望不是痛苦造成的,而是我們覺得無法掌控受苦的狀態,進一步可理解樂觀和悲觀的差別:樂觀者面對逆境會試著找出導致他們受苦的暫時性、特定性原因,不覺得問題是永遠的、普遍的;而恆毅力的典範,絕大多數都會樂觀看待失敗。學習擁抱希望有三個建議:第一,更新你對智力和天份的看法;第二,練習樂觀的自我對話;第三,尋求協助。

五.培養恆毅力:由外而內的三大環境力

1.家庭教養

家庭教養就是榜樣的力量,關於家庭教養的模式分類,最常見是以嚴厲與否、支持與否為兩軸,其中最適切的模式是:嚴厲而支持,稱為「明智型教養」;另,身教的影響更是巨大,「如果你想培養孩子的恆毅力,要先問你對自己的人生目標有多少熱情和恆毅力。接著自問,你的教養方法鼓勵孩子效法你的可能性有多高。如果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很多],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很高],那你已經在培養孩子的恆毅力了。」(p.258)

2.課外活動

長期參與課外活動的練習,可以學習對困難事務的堅持,很多的研究已顯示,比較投入課外活動的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現指標都比較好,成績、自信、領導力等等,心理學家Margo Gardner追蹤11000名美國青少年的研究,一直到他們26歲,結果明確顯示:投入課外活動一年以上的孩子,大學畢業機率比較高,兩年以上更可以預測他們未來的就業率,其中最關鍵的要素是:堅持到底(follow through)。

3.組織文化

周圍的夥伴具有驚人的鞭策力,「如果你希望自己變得更有恆毅力,就加入恆毅力很高的文化。如果你是領導者,希望組織內的人變得更有恆毅力,你必須營造恆毅力文化。」,由此而生的身分認同,也是對恆毅力有強大的影響力,「我們的熱情和毅力通常不是來自精打細算的成本效益分析,而是來自於我們對身份的認同」,作者引述好幾個很棒佐證的案例:芬蘭的sisu傳統、北卡羅萊納大學足球教練Anson Dorrance的12條核心價值、NFL海鷹隊卡羅教練的恆毅力風格......等。

六.讓我們重新定義天賦

作者聚焦論述的恆毅力,大力推廣培養恆毅力的重要,但恆毅力也並非是促成一個人人生成功的唯一條件,更多特質或做法都是值得重視和培養的,舉兩個特點補充:

1.心態

書中舉一個很好的例子: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作家塔納哈西柯茨(Ta-Nehisi coates)雖然第二本著作「在世界與我之間」獲獎無數,但在這之前他被Time裁員、寫不出東西,他的心路歷程就是很正向、具韌性的心態:「失敗也許是我所有的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寫作就是一種失敗,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真的,沒有人是天才,也可能人人都是天才,就看你怎麼定義天才,而與其被定義,不如心態上自己定義自己然後全力以赴。

2.務實了解自己

你用來思索目標及致力追求目標的時間,就無法拿來做你在乎的其它事情;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多,無論你選擇如何投入,作者建議效法那些恆毅力典範,盡量收集許多底層的專業目標,讓它們呼應最頂層的單一目標;進一步,對自我認知的清晰度加以提升,因此而可以預測恆毅力的提升,也就是說,「清楚了解自我,可以激勵一個人堅毅地追求目標」。(p.330)

註:恆毅力線上自我檢測~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166359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