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提升生命品質就從面對死亡開始:「凝視死亡: 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讀書筆記
2021/04/16 18:34:40瀏覽2238|回應0|推薦9

參加的讀書會年齡層有老有少好處頗多,其中之一,就是讀了許多關於生死關懷和善終議題的好書,對於生死的體認和安頓助益甚大,這類的書多數是由醫護人員所寫的經驗之談,實例豐富,深刻有之,廣度亦有之,但能像這本「凝視死亡」同時兼顧醫療實例和論述架構,加上筆觸靈活而讀來引人入勝,一氣呵成,已不足以形容閱讀時的痛快,更該說讀完時只有一個感覺:意猶未盡。

這一、二十年來,台灣的死亡教育進步很多,高中全面推動生命教育課即為其一,一般大眾不再忌諱談論死亡議題尤為明顯和重要,電影與文學相關作品的闡述、生前契約的逐漸盛行、喪禮風俗的簡化......等等,生老病死本是自然輪迴,無從迴避,也不該迴避,由此更能延伸出一個很好的方向:面對死亡,是尊重生命、珍惜當下最好的起點,而生命的意義也順應而生。

前言: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

「我們(醫生)很會跟解釋每一種療法所具有的危險,但我們不曾真正碰觸疾病的現實。」(p.21)。

在醫療現場談生病、衰老、和死亡的連貫性,都會有嚴重的斷層,那就是:死亡,避諱死亡,以及死亡帶來的一切恐懼,於是許多的醫療可能是無效的,許多來不及說的告別,就被加護病房和急救所排擠了!但,事實是什麼?「如果我們不願坦然面對衰老與垂死的經驗,必然會活在痛苦中,無法得到基本的慰藉。要是我們不知道如何善終,那就只能讓醫學、科技和陌生人來操控自己的命運。」(p.26)

第一章 獨立的自我

「一旦我們得到資源和機會,得以拋棄傳統生活,就再也回不去了。」(p.40)。

從農村社會走向工商社會也不過區區一兩百年,但大環境的劇烈變化卻讓很多人措手不及,其中之一就是老年生活的樣貌,以作者的背景為例,父親來自印度,他的祖父活到110歲,始終是住在大家族裡,在印度傳統的社會裡幾代同堂都不是大問題;但,外面的世界早已翻天覆地,年輕人早已習慣並追求自己的獨立,更不要說經濟上的獨立,「翻開人類歷史來看,沒有哪個時代的老人能像今天一樣過著獨立、自在的生活。老少兩代的權利問題與利益衝突也獲得解決,」(p.40)。

第二章 肉身解體

「老化的過程是漸進的、殘酷的,沒有人得以倖免。」(p.56)

面對這個普遍老化的社會,我們的醫療有跟著變化和進步嗎?作者是外科醫師,受的是傳統醫學的訓練,從訓練和成為一名醫師的見證,完全可以印證我們的醫學發展,並沒有為這個老態龍鍾的社會做好準備!甚至可以這麼說:老年醫學專科是賠錢貨!老年醫學醫生的收入普遍是偏低的,不被重視的,為什麼?因為,老人的問診既花錢又難搞!老人總是需要複雜的醫療需求;而,從明尼蘇達大學針對老人院的研究可強化老人醫學的重要:老年病患有接受老人醫療醫護團隊協助者,生活自理能力好25%,憂鬱症少50%,需居家照顧少40%。老人醫學需求的趨勢再清楚不過了!

第三章 依賴

「似乎一旦我們失去身體的獨立,就等於失去自由,人生的價值也沒了!」(p.106)

由於需求和趨勢,20世紀以來的老人院,完全取代了過去的救濟院模式,但背後的意義只是在區分醫院病床的醫療需求,老人的需求不會只有醫療,何況,一旦住進了老人院,生活看起來和監獄差不多,是一種全控制的生活,這會是老人要的嗎?作者以老人醫學資深醫師Felix Silverstone為例,最懂老人的他雖有心臟病史,還是很有活力,九十幾仍喜愛開車,和太太貝拉一起住養老社區,照顧失明的貝拉讓他有活下去的勇氣。隨年紀漸大,貝拉不只失明,越來越聽不到,後來甚至摔跤骨折,不得已轉到社區老人照護中心照顧時,卻又難以接受他們的方式,在臨時喊停之下緊急接回家(照顧人員跟著回家24小時輪班照顧),還好,四天後貝拉安詳過世於家中,而不是冷冰冰的照護中心。

(貝拉是這個章節好的例子喔!不好的例子則是:作者太太的祖母愛麗絲,活潑好動的她最後是如何抑鬱寡歡地病逝於老人院裡......。)

第四章 一個老人的生活願景

「任何一位老年人一旦衰弱到生活無法自理,似乎就此與快樂絕緣。」(p.121)

衰弱的老人會跟快樂絕緣,當然最大的原因是乏人照顧,養老院是不得已的選擇,為了老人的安全和健康,生活幾乎是24小時被監控,老人沒有快樂是必然的;1980年代Keren Wilson創立「輔助生活住宅」就是希望取代老人院,盡量滿足養老者的自主需求,還成立上市公司「輔助生活概念」(Aasisted Living Concepts),擴展到全美各地蓋了近200個養老住宅,但,最後她卻被逼迫離開公司,原因是:這是生意,不是公益!老人不會比較不快樂,重點在老人院或老人住宅非以老人為核心,作者以Laura Carstensen的「社會情緒選擇理論」闡述:在生命變得脆弱之時,人們的生活目標和動機會有極大的轉變,造成這種轉變的是看事情的角度,而非年齡。(p.135)我們想像中衰老會不快樂是錯的!

第五章 值得活的人生

「要有美好的生活,最重要的條件就是獨立。」(p.155)

1991年年輕醫師Bill Thomas 在「崔斯護理之家」進行的「大霹靂計畫」,是劃時代的創舉,他發誓要為這家老人院除三害:沉悶、寂寥、孤立無援;結果他用100隻小鳥、4隻狗、2隻貓、一窩兔子、一群母雞、幾百盆盆栽、托兒所、課輔中心,為老人院和老人們找到生存和振奮的理由;有什麼比活著找不到意義和樂趣來得痛苦呢?即使,他是失智或癌末老人也是一樣。「問題在於醫學專業人士的焦點,只落在健康的修補,不管靈活的需求,令人痛苦的弔詭正在此處--我們大抵讓醫師來決定我們餘生要如何度過。」(p.171)

第六章 放手

「萬一你得了癌症且已出現轉移,或是得了重症,已到難以醫治的地步,你希望醫師怎麼做?」(p.200)

書中所引研究顯示:癌末病人臨終前一週,有接受呼吸器維生、電擊去顫、胸部按壓、或死前住進加護病房,其生活品質非常不佳,且死後六個月後,家人得憂鬱症的比例高達三倍。所以,醫療可以怎麼做?這個章節詳述肺癌末期病患莎拉就是個令人揪心的例子!折騰所有新療法、新藥劑根本無助於改善病情,最後的掙扎,都是來自於家人對死亡的忌諱。也許,面對癌末病人,「臨終懇談」才是最有效的一帖「實驗新藥」:「能與醫師深談臨終選擇的病人,比較能安然離世,不致有失控之感,家人所受的痛苦也比較少。」(p.231)避免臨終前無效醫療的折磨,試問:目前需要的是什麼?病人真正的期望是什麼?透過「突破性的討論」,才能減少最後的折磨。

第七章 生死問答

「他的選擇是對的,他不必犧牲現在,去換取未必可以過得很好的未來」(p.297)

談到百年來死亡醫學的最大變化,莫過於從早期因為貧窮,一般人都是在家過世的,到後來經濟起飛和社會型態的轉變,多數人死在醫院裡,然後是現在,更多人在意善終,願意接納安寧療護的做法。這個章節裡,作者的父親就是個最佳示範,他是熱愛運動、活力十足的泌尿科醫師,2006發現頸部脊髓長了腫瘤,然後面對癌末,每個選擇都是小心翼翼的:

1.哪一個醫師?三種醫病關係的選擇(父權式、告知式、詮釋式)。

2.要不要立即開刀?尊重醫師的評估先不動刀,繼續原本看診、開刀、打球、慈善事業,短期內狀況並沒有惡化。

3.2009右手也有問題了!接不接受手術呢?雖然趕緊辦了退休,但當上了扶輪社很忙的區長。因為不想變成癱瘓!2010決定動刀。

4.開刀沒多久,心跳驟升、血壓驟降,醫生問:要不要停止開刀?評估後,決定繼續,因為停止開刀的癱瘓風險更大!

5.切片驗出星狀細胞瘤,放射治療科建議做放射治療,做不做?決定做,但這次錯了!評估過於樂觀了,整整六個星期放射治療瘦了十公斤、耳鳴、失去味覺、腿麻、暈眩、走不動,而且腫瘤反而變更大!!

6.接下來還要第二次化療嗎?這次選擇不要,直接回家,老婆無法照顧怎麼辦?兒子詢問之下選擇「社區安寧療護」,專科護理師的家訪讓爸爸立刻點頭!

7.截然不同的醫療思維:只要做對兩件事~記錄用藥、身邊有人才可以走動避免跌倒,於是,整個狀況穩定下來!

8.彌留之際,媽媽問:「難道你不想起來,跟我們在一起?」,爸爸的回答是:「我不要這樣,那太苦了。」

第八章 勇氣

「老弱之人至少需要兩種勇氣。第一種是面對死亡的勇氣;第二種勇氣更難得了,也就是根據事實,勇敢採取行動。」(p.299)

誠如作者所言:生存的最終目標並非好死,而是好好活到最後。人生故事的結尾,並不如我所想的那麼容易收尾,其中的關鍵不在於知不知道自己的壽命將盡,不在於可否把壽命延長,而是面對死亡前能把握當下的做法,對的,是做法,想法再多也是無濟於事的,壽命再長卻毫無意義、品質,也是徒勞無功的。作者引用得過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Kahneman的「峰頂-結尾原則」,很符合人生意義的境界:「經驗的自我」讓我們體驗了人生分分秒秒的時光,但「記憶的自我」卻讓我們只記住那最糟最好和最後的片刻,人生的豐富也就在此,能讓結尾美好,下台的姿態能優雅,為人生留下最後也是最美好的身影。

結 語 幫助病人完成更大的人生目標

「父親面對限制的一個辦法就是破除所有的幻想,直視現實。」(p.338)

作者的父親始終是明白生命的短暫,直視死神,沒有說謊、逃避,接受自己的大限將至,不讓外力介入。當父親的一部分骨灰撒向印度河時,更是證明了:我們終究只是地球的一粒塵埃,骨骸瞬間融入大自然,還給大自然而,滔滔大海,能了卻生死,也能離苦得樂。

******************************************

讀完這本書,並不會如同書名所示,有任何沉重的感覺,反而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放鬆,死亡的恐懼,常常讓醫療背負了黑鍋,過度介入和阻擋我們對死亡應有的正確認知,而醫生的歷練最是清楚這一困境,故書中真實案例的佐證不勝枚舉,這也讓我想到以前導讀過的「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http://blog.udn.com/yiter1968/80659034),兩相參照意境竟相當可以串聯,就生死關懷來說,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深思的好書。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16123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