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創造好習慣才能創造好命:「原子習慣」讀書筆記
2021/03/15 17:41:08瀏覽3755|回應0|推薦16

桃園高中 阿得老師

作者James Clear悲慘人生始於高二的最後一天,一心熱愛棒球全力追求夢想時,卻被一支意外飛來的球棒,重創了他的頭顱,和他的人生,但,「在被球棒擊中臉、直升機送醫、接受人工昏迷之後的第六年,我被選為丹尼森大學的最佳男性運動員,並且入選ESPN的全美明星陣容——整個美國僅有三十三人得到這項殊榮。到了畢業時,我在八個類別中名列校史紀錄冊;同一年,我獲得總統獎章,這是該校最高的學業獎項。」

機會似乎點醒了什麼,但,是習慣,才真正創造出什麼!

是的,作者當然沒有因為這麼點優秀而當上夢想中的職棒選手,但他所體驗到微小習慣的巨大改變,卻刺激了後續持續的研究,和不斷的印證和寫作,於是,鏗鏘有力的提醒我們:沒有任何的成功是一夕之間造成的,唯有積少成多,即所謂的「複利效應」的習慣才是人生關鍵;然後這本書為什麼很值得一看,還有因為書裡的這句話:「要寫一本好書,你必須先成為那本書」。

用生命的經驗和見證寫一本書,「習慣」科學的最佳指南。

「只要你願意堅持多年,起初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終將像以複利計算一樣利滾利,滾出非比尋常的結果。」

一. 基本原理:為何細微改變會帶來巨大差異?

1 原子習慣驚人力量的最佳範例

英國自行車教練布萊爾斯福德接手國家教練後,執行所謂的「微小增長的總和」:如果把關於自行車的所有面向分解,讓每個面向都改善百分之一,全部加起來就會是可觀的成長,之後數年的無數金牌即為合理的結果。原子習慣的複利效應:每天都進步1%,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每天都退步1%,一年後,你會弱化到趨近於0。

2.轉捩點

關於好習慣的建立和壞習慣的鏟除,「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好習慣讓時間成為你的盟友,壞習慣讓時間與你為敵。」,但在習慣建立的前期或中期,難免會遇到瓶頸,或叫做撞牆期,要能跨越這種「潛伏之力的停滯期」,避免因為效果不顯著的挫折感,走出「失望之谷」,更要有好的辦法堅持下去,因為:「改變可能醞釀數年----然後一瞬發生」。

3.專注於系統

行為由外而內,但想法由內而外,習慣的建立是為了一個目標,但專注於目標卻讓我們忽略過程和意義,見樹而不見林。所以作者強調:別管目標了!專注於系統就好;目標是想要達到的結果,系統則是讓你達到成果的過程,目標雖然有助於確立你的方向,但唯有整個系統才是你進步的最佳解答。

4.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改變身分認同

行為改變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是改變結果(得到什麼),第二層是改變過程(做了什麼),最深的第三層則是改變身份認同(相信什麼),唯有打從心底相信自己是「誰」,你才會慢慢形塑自己成為心目中的那個「誰」!做法很簡單:(1)決定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2)透過生活中的小勝利來向自己證明。

二.法則1:讓提示顯而易見

1.行為改變的過程始於覺察

一個人的行為改變始於覺察。必須自己先意識到習慣才能改變它,幫助覺察的好方法:「習慣計分卡」,是來自於日本火車的「指差確認」:當列車進出站皆由手指確認並喊出來,把無意識的習慣拉到有意識的層次,個人才能覺察自己意識層面上的需求和期待;而好習慣和壞習慣的歸類請先考量:(1)長遠的益處;(2)能否強化身份認同的習慣。

2.習慣堆疊

想要建立新習慣,確切對何時何地執行、訂出計畫的人,通常比較會認真去執行,可以參考「習慣堆疊」的公式:做完目前(舊的)的習慣之後,我會執行新的習慣;舊習慣帶出新習慣,利用這樣的習慣堆疊,行動的提示更顯而易見。

3.激勵被高估了,環境往往更重要

習慣的改變容易取決於所處的空間和眼前的提示,提示尤其以視覺為主,所見的不同,所為就跟著變動,所以,可以利用情境刺激習慣的原則:連結特定習慣和特定情境;新環境容易改變習慣;避免不同習慣的情境混在一起;把空間分割成活動區塊;不同數位工具區分不同操作功能。

4.自制力的祕密

要剷除壞習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減少接觸會激發此惡習的提示。關於習慣的建立,自制力往往被過於誇大和強大,書本所提關於越戰時美軍吸食海洛因者即為見證,這些士兵一旦離開越南返回美國十分之九自動戒毒!自制力只能是短效的,積極上,更要利用環境的塑造來建立好習慣或剷除壞習慣,讓好習慣的提示顯而易見而能建立和持續。

三.法則2:讓習慣有吸引力

1.讓習慣變得難以抗拒:誘惑綑綁

人類的原始設定就是喜歡立即性的滿足。習慣是多巴胺驅動的回饋迴路,我們的預期獎賞製造了渴望,體驗前的預期會帶來較多的多巴胺,行為動機也會因此升高,其中,可以善用「誘惑綑綁」的技巧:把想做的事和必須做的事綁在一起,利用較高可能性的行為,去強化較低可能性的行為,譬如:必須完成跑步30分鐘才可以追劇1個小時。

2.家人與朋友如何形塑你的習慣

書中提到的例子:要培養出三個西洋棋頂尖選手的家庭,其訣竅在於他們所處文化中被視作常態的習慣:時時刻刻都在下棋,就會是最具吸引力的行為;我們尤其容易模仿三種群體的習慣:親近的人(家人朋友)、多數的人(族群)、有力的人(有地位聲望的人),善用這樣的群體從眾也是很好的習慣建立方法,所以,打造好習慣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入符合以下兩個特點的群體:你想要的行為是常態的、群體本身就有某些共同點。

3.找出並解決壞習慣的成因:動機儀式

習慣的成因,其實就是行為發生前的預測,因此,找出並解決壞習慣的成因,關鍵在於你要重新架構你對它們的聯想,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創造「動機儀式」,在執行困難的習慣之前,做一件你很享受的事,譬如:打球前的拉筋、上台演講前的深呼吸、開始寫作時的放音樂等。

四.法則3:讓行動輕而易舉

1.精通習慣由重複開始,而非完美

很棒的實證:攝影班交作業時,強調交越多越好的「量組」,其成果遠勝只交一張最佳的「質組」,因為,最有效的學習形式是實行,不是計畫和構想,重點在行動,而非啟動,習慣的養成取決於頻率,而非時間,持之以恆,才能跨越所謂的「習慣曲線」,達成自動化的精熟。

2.最小努力原則

人類的預設是:能量有限,所以任何的行動能越省力越好,費力的事都是討厭的!所以,讓習慣簡單到就算沒有意願也會執行,也就變得至關重要,基本的做法,就是創造一個讓事情可以輕鬆做到的環境,減少與好習慣相關的阻力,增加與壞習慣相關的麻煩,譬如:要煮菜流暢,就先把流理台洗好的菜和動線準備好;要戒除手機成癮,就讓家人幫忙設定手機密碼和使用時段。

3.運用「兩分鐘法則」停止拖延

新習慣的開始竟然不用兩分鐘!生活中每個決定都是岔路,一整天下來所有的選擇,就是好日子與壞日子的最大差別,建議利用「兩分鐘法則」建立一個「入門習慣」,開啟一個習慣的儀式,讓習慣有了開啟的標準化,進一步才能最佳化;這種把開頭儀式化,愈能幫助你專注,甚至可以在覺得困難之前停手,一方面讓習慣變得簡單,另一方面強化想要建立的身份。

4.讓好習慣變得無可避免,讓壞習慣不可能發生

雨果能寫出永垂不朽的「鐘樓怪人」,利用的就是「承諾機制」的技巧:把可以外出的衣服全部鎖進衣櫃然後專心寫作!利用當下做的選擇來控制未來的行為,並且讓壞習慣變得更困難。就如同收銀機的發明,也是為了讓結帳櫃台的偷錢行為變得完全行不通!時代變遷之下,可以善用科技幫助習慣的建立,讓好習慣自動化,並消除壞習慣,可靠又有效。

五.法則4:讓獎賞令人滿足

1.行為改變的基本原則:立即的獎賞

書中所提關於巴基斯坦喀拉茲愛上用肥皂洗手的例子,證實:人類的大腦演化為優先考慮立即的獎賞,而不是延遲的獎賞,只要是帶來立即獎賞的行為就容易被重複,帶來立即懲罰的行為容易被避免;俗話說:最後一哩最不擁擠!所以要訓練延宕滿足,做法可以為長遠有益的習慣,多添加一些立即的愉悅;要注意短期的獎賞原則:不違背自己的身份認同,讓動機為你開啟習慣,讓身份認同為你維持習慣,讓獎賞為你保持動機,

2.如何每天堅持好習慣:習慣追蹤器

打120通電話的「迴紋針策略」告訴我們:視覺追蹤是很好的「習慣追蹤器」,善用習慣追蹤的三大益處:創造提醒行動的視覺提示、看見進步後想繼續延續、記下成功經驗會令人滿足,但為了避免抗拒習慣追蹤可以:(1)利用科技自動化紀錄;(2)追蹤最重要的就好;(3)執行習慣後要立刻記下。萬一,在習慣中斷後要如何快速回復呢?堅持一個原則:避免中斷第二次。

3.剷除惡習:問責夥伴作用大

要避免惡習,懲罰的後果要越切身、越有形、越具體、越立即,效果會越好,可以利用「承諾契約」技巧:一種文字或口語的契約書,承諾投入特定的習慣,以及未能貫徹時的懲罰,並找「問責夥伴」協同簽署,問責夥伴的功能:我們在乎他人意見,我們不只對自己負責,也要對他人負責,承擔和牽動的責任,讓剷除惡習變得容易些。

六.進階策略:如何從「A」到「A+」

1.基因如何影響習慣的養成

基因決定的不是你的命運,而是你在哪個領域會有機會,因為,能配合性格去打造習慣,找到自己最擅長的戰場,能選擇最適合的習慣,而不是最受歡迎的習慣。可以試著開放與探索適合自己習慣的領域,刺激自己思考:(1)什麼事對別人來說是勞苦對我來說是樂趣;(2)什麼事讓我忘了時間;(3)什麼事讓我得到更多報償;(4)什麼事對我來說是自然而然。

2.金髮女孩原則:如何在生活與工作中維持動力

金髮姑娘原則( Goldilocks principle)來自英國童話故事《三隻小熊》,講的是一個金髮女孩不小心闖進了熊屋,在偷吃了三碗粥、偷坐了三把椅子、偷躺了三張床後,她覺得不太冷或太熱的粥、不太大或太小的床和椅子,最恰到好處,容易理解並且廣泛應用於各科學與工程領域;在習慣的建立來說,維持動力並達到慾望最高點的關鍵,就是執行「難度恰到好處」的任務,達成的最佳狀態叫:「心流」:從事一項活動全然沉浸其中神馳的狀態,科學家研究發現要達到這種心流的境界,執行的任務必須超出你目前能力的4%為佳。然後到達一個境界時,成功的最大威脅不是失敗,而是無聊,可利用「變動獎賞」來減低無聊,堅持一定程度的挑戰。

3.建立好習慣的壞處:反省與複查系統

為了精通,必須有自動化習慣,再加上刻意練習,書中以NBA湖人隊1986的「CBE」計畫為例,精確的數字管控計畫,促成了隊史上第一支連續兩年的奪冠,可以證明:必須建立一套反省與複查系統,才能避免一定熟練之後過於自滿的陷阱;另外,習慣久了也要避免:愈是緊抓一個身份認同不放,愈難讓自己超越這個身份的成長,解決方法之一,就是不要讓身份的單一面向決定你是誰,重新定義你自己。

註~「圓神書活網」關於「原子習慣」提供建立好習慣資源

習慣記分卡範本 https://tiny.cc/atomic-habit1 執行意向範本 https://tiny.cc/atomic-habit2 習慣堆疊範本 https://tiny.cc/atomic-habit3 習慣追蹤範本 https://tiny.cc/atomic-habit4 習慣契約範本 https://tiny.cc/atomic-habit5 〈原子習慣的教養運用〉 https://tiny.cc/atomic-habit6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157649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