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名句解析】 將帥無能 累死三軍
2022/06/26 16:53:00瀏覽2970|回應0|推薦5

【名句解析】 將帥無能  累死三軍

 北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周紀五):

    「趙括 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 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 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紙上談兵  不切實際)

       司馬光(西元1019年~西元1086年),字 君實,號 迂叟。陝州 夏縣 涑水鄉(今 山西省 夏縣)人,世稱 涑水先生。生於 宋真宗 天禧三年,卒於 宋哲宗 元祐元年,享壽68歲。哲宗初,入朝為相,罷 王安石新法,恢復舊制。卒贈 溫國公,諡 文正,是 我國著名的史學家。他一生著作甚多,以《資治通鑑》最為著名。

注釋:

1. 紙上談兵:在 紙面上 談論打仗。比喻 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2. 紙上:紙面上或口頭上。泛指 理論上。

3. 談兵:用兵、打仗、軍事。

4. 趙:趙國。戰國時 七雄之一。其領土有 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 

5. 廉頗:戰國時 趙國人,生卒不詳。為趙之名將,屢敗齊、魏等國。長平之戰,堅壁自守,秦懼 不敢加兵,後 趙王受秦反間計,以趙括代之,趙遂大敗。 

6. 藺相如:戰國時 趙國人,生卒年不詳。趙惠王時,秦昭襄王 欲以十五城池,易換趙國的和氏璧,相如 懷璧前往,見秦王無償城的誠意,妥善因應,乃 完璧歸趙。後來 在秦、趙 澠池之會,智辯秦王,使 趙王免於屈辱,遂封為 上卿。 

7. 趙奢:戰國時 趙國人,生卒年不詳。秦伐韓時,韓請救於趙,趙奢為趙將,大破秦軍。

8. 趙括:戰國時 趙國人,生卒年不詳。趙國大將軍 趙奢之子。

9. 當:匹敵、相抗衡。 

10. 難:難(音ㄋㄢˋ),辯駁。 

11. 死地:生死搏鬥的境地。 

12. 易言:說得 很輕鬆、容易。 

意譯: 

     戰國時 趙國名將 趙奢的兒子趙括 ,從 少年時代起,就 熟讀兵書,善談兵法,目中無人,自認 談論兵法 天下無人相比。 趙括曾和他的父親 談論兵法, 他的父親  也說不過他。然而 趙奢 卻認為 趙括 只會 紙上談兵,不具有 真正的軍事才能。

     趙括的母親 問趙奢為什麼不信任趙括,趙奢說:「戰爭是 關係到國家命運的大事,必須 以極其嚴肅謹慎的態度去對待,而 趙括 卻 把它看得很輕率,這 就必定會惹禍。」將來 若 趙王 沒有重用他當將軍 就罷了,如果 起用他,那麼 讓趙國大敗的一定就是 趙括。」

解析: 

      此篇 史料 取材 自《左氏春秋》。記述 戰國時期,趙國 有一個軍事空談家,名叫 趙括,他是 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奢 機智善戰,為 趙國 立過大功,被 趙惠王封為 馬服君。趙括 從少年時代起,就熟讀兵書,善談兵法,目中無人,自認 談論兵法 天下無人相比, 趙括曾和他的父親 談論兵法, 他的父親  也說不過他。然而 趙奢卻認為 趙括 只會 紙上談兵,不具有 真正的軍事才能。趙括的母親問趙奢 為什麼不信任趙括,趙奢說:「戰爭是 關係到國家命運的大事,必須 以極其嚴肅謹慎的態度去對待,而 趙括 卻把它看得很輕率,這 就必定會惹禍。」

      後來 趙奢死了,趙王 想改派 趙括替代廉頗,但 趙括的母親 卻 上書表示反對,藺相如 也 表示 同樣意見,但 趙王 不聽建言,還是 派了趙括 領兵抗秦。趙括 接掌兵權後,馬上 改變廉頗的戰略,軍官 也大批更換。趙括 空談軍事理論,不懂 隨機應變,「長平之戰」趙括遭秦軍亂箭射死,斷送了 趙國四十萬大軍,使趙國 元氣大傷。後來 這個故事 被濃縮成「紙上談兵」成語,用來 比喻空談理論,不切實際。

      由於 趙括將軍的無能, 斷送了趙軍四十萬將士性命和趙國的前途。這 也是俗語「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的由來。

     縱覽 歷史上 大小戰例,沒有 無能的兵士,只有 無能的將帥。後來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俗語 ,演變成「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參考資料:

       《資治通鑑》,簡稱《通鑑》,是 中國著名古典編年史、北宋 司馬光 所主編的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卷,三百萬字。作者 司馬光和他的重要助手 劉恕、劉攽、范祖禹等人 根據大量史料,花19年時間,才寫成。除 正史以外,所採雜史 多至二百二十二種。

       《資治通鑑》,記載的歷史 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三家分晉(戰國時代)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 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計 跨16個朝代,包括 秦、漢、晉、隋、唐統一王朝和戰國七雄、曹魏 蜀漢 東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 其他政權,共 1362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它是 一部編年體通史,在 中國史書中 有重要的地位。一向為歷史學者所推崇,有很多人摹倣它,寫成同樣體裁之編年史,在 中國的歷史編纂學上 有巨大影響。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32&aid=17537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