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對聯賞析】 事能知足心常泰 人到無求品自高
2018/03/21 17:22:21瀏覽2744|回應0|推薦0

【對聯賞析】 事能知足心常泰      人到無求品自高

清 陳伯崖 《對聯》:

上聯:事能知足心常泰。

下聯:人到無求品自高。

       陳伯崖,生卒年不詳,是 清 文學家 紀曉嵐的老師。

(※ 紀昀(西元1724年~西元1805年),字 曉嵐,又字 春帆,晚號 石雲,又號 觀弈道人、孤石老人、河間才子,諡號 文達,在文學作品、通俗評論中,常被稱為 紀曉嵐。

紀曉嵐 是 清 乾隆年間的著名學者,政治人物,也是 清 乾隆在位時,負責「四庫全書」的總編,《四庫全書》分為 經、史、子、集四部。)

注釋:

1. 事能知足心常泰:另一版本,事能知足心常「樂」。另一版本,事能知足心常「愜」。

2. 泰:泰然, 形容 心情安定。

3. 愜:愜(音ㄑㄧㄝˋ), 愜意。感到暢快。 

4. 無求:不為 外物所羈絆。

5. 品:人品,品格。

6. 高:高潔,高尚。

意譯:

      凡事 能夠知足常樂,內心 則能感到泰然;人能夠 不貪求的話,人品 自然可以高潔。

賞析:

「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

這是 一副名聯,其作者 說法不一,大致 四種說法,

是 陳伯崖的名聯,見《對聯趣話》,湖北教育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

是 陳伯崖的名聯,見《國學網 楹聯金庫》。

二、是 李叔同的父親 李世真的名聯。

三、是 明朝 詩人 陳獻章的自勉聯。

四、是 林則徐的名聯。

何者正確? 有待考證。

      這裡 說的「知足」、「無求」,是告誡人們 要捨棄 滿腦子的功利與浮躁,不為外物所羈絆,從而 獲得一種超然物外的自在與寧靜。一個正人君子 要想 達到高尚的精神境界,首先 要做到 不受外界物質環境的誘惑,進一步 擺脫虛榮的惑亂。

   「知足」、「無求」,是人品的體現,超然於 世俗之上,它不是 不思進取和漫不經心,也不是 心灰意冷和垂頭喪氣,更不是 一籌莫展和難掩煩悶的消極態度和庸人哲學。而是 告誡人們 要 知足常樂,擺脫功名利祿的羈絆和困擾,不必強求,有所不求,才能 有所追求。能夠「不降其志,不辱其身」。這才是 「知足」、「無求」的最高境界。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32&aid=11124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