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誰該向誰學習?
2013/03/23 05:40:24瀏覽739|回應0|推薦11

吳寶春先生申請入學EMBA的資格問題近日引起一些討論,這確實是個挑戰學界傳統價值觀的尖銳特例!想一想,學術界如果沒有以學歷為中心的「社會階級」體系,確實很麻煩。因為以業界的角度來看,學術界的人幾乎都沒有實務表現,如果沒有學歷或論文發表數量這種指標,這麼龐大的校園與學術界裡誰該向誰敬禮呢?一個學校從助教、講師、教授到主任、院長或校長,待遇與地位是差很多的!想要學界人士自己否定學歷的重要,可以說比揮劍自宮還難一點。

我雖然是個大學電腦課老師,但是常常公開表示:我認為以程式設計能力來說,業界工程師永遠比大學教授厲害!拿七八萬月薪在教程式設計的老師可能無法完成任何一個實用的資料庫系統,而這種事卻是月薪只有教授一半的工程師日常的工作。甚至多數有用的新資訊技術都是先出現於業界,而非主導「研究」工作的學術界。

所以學界的朋友是不是可以考慮偶爾放下身段面對現實呢?至少在餐飲或資訊這類與實務相關的領域裡面,我們並沒有這麼偉大。我們視為身分地位象徵的學歷與論文也沒有這麼偉大,我們領著高薪自認嚴肅研究的事情其實就是吳寶春先生這種人日常在做的事情。他想就學是想彌補自己的不足,未必是他整體知識能力不如大學教授,只是希望截長補短而已。想一想,是不是很多教授與研究生研究的方向其實不過就是如何變成吳寶春呢?

以此觀點,我當然認為吳先生可以讀碩士,如果他願意讀博士亦無妨!因為這不只是他的學習機會,同時也是教授們向他學習的機會。EMBA就是學習做生意的地方,吳先生靠著某些優勢已經在業界有營運良好的公司品牌,生意做得不錯。教授們天天努力研究很多生意經營成功之道,知識的廣度可能高於吳先生;但是畢竟自己沒有全職經營事業,對於生意成功的經驗深度應該不如吳先生。

研究所本來就是互相「研究」的地方,實在不必太拘泥於誰有資格教誰,甚至還限制誰有資格「被教」!其實最多是消極確認學生可以聽得懂,能參與討論就好了!吳先生事實上已經旁聽那些課程半年,就是聽得懂有興趣才申請就讀的。老實說,一個業界成功人士是一般學者想研究都沒機會的,教授們應該將他當個亦師亦友的稀有資源才對!

維持學界的尊嚴,讓大家尊重這個環境(研究所)OK的!但是自我膨脹到認為唯有讀書高,可以凌駕實際業界成就之上就有些脫離現實了!如果現在某電腦公司的資深程式師願意來校開課,即使他的學歷只有高職,我都會倒屐相迎,甚至自己也去聽他的課!我認為「學術界」的優勢應該是我們願意學習,也能繼續提攜後進傳承知識,絕對不是架子擺得高學問就會自動變高的。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ccsonar&aid=74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