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有教無類是說真的嗎?
2009/05/23 06:54:53瀏覽863|回應0|推薦12

又到了大學招生季節,少子化、招生不足、低分上大學等等議題又再度浮現。以學校的經營角度來看,學生入學成績當然越高越好,但連人數都湊不齊時只好成績差一點的也加減收。最初教育部沒設錄取底限,於是超低分學生也入學了!

中年社會菁英們看到新聞,霎時覺得自己人生中最嚴肅的努力過程『考大學』的神聖意義就此崩盤?以後還如何教孩子努力讀書?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努力罵到很多私校難以承受,趕在教育部為低分門檻設限之前就自我設限,不敢收低分學生了!

但是微妙的是,可曾有人深思過收低分學生的『罪』在哪裡?

說實話我這幾年也常會思考自己工作的意義,如果真是社會評論所說的,我們在作的事情只是欺騙大眾,欺騙學生與家長,將無可造就的學生招進來,虛晃一招收到學費,只圖個自己養家活口,我想我也會失去動力。我的良知底限是我確定教書對學生有明確且『足夠』的幫助,比他不讀書在外打工會有更好的生涯發展,包括在整體金錢收入與精神生活品質方面。

有些時候我會相當挫折,譬如學校有少數視障生,可能是課程規範所需,必須選到我的課,但我真的不知如何幫助他們多了解一些動畫製作的過程,遑論技術?但大學為這些同學廣開大門是所有人士都贊成與支持的『好』事!我也努力配合,但是真的有些學生本身條件限制太大,難有教學成效。譬如多數自閉症患者如果能夠在上大學之後自理生活,有較好的生活內涵與品質,家長就很滿意了!要做到讓他們正常就業確實很難。你可忍心去問:『不能工作賺錢上大學幹嘛?』

這就突顯出另外有一些人,並無任何具體的身心障礙,可以正常學習,卻在中學時不想學習,或其他因素無法正常學習,因此成績很差,家長或學生想在下一階段再試一次,那就非上大學不可了!但是社會輿論說他們絕對不應該進大學讀書,事實上卻是我心目中更能協助成長的對象。想一想,難道他們可以回去高中?還是應該去補習班重考?這樣或許社會菁英們會感覺舒服一點,至少他們不用功就應該付出代價,多付一年的學費與時間當『罰款』,『我們』可是苦過來的!

我認為教育就是教育,幫助七分大學生與身心障礙學生一樣應該有功無過,甚至以對社會貢獻的現實來看,教好七分大學生的機會與效益可能還高於有障礙者。基於人道我們可以幫任何困難的人,惟獨高中時成績太差則屬咎由自取的自殺行為,教育部規定不得給予援助?只能去補習班重考!是這樣的意思嗎?

我認為真正的罪不是收低分學生,是欺騙!社會觀感直接為此定罪的背後意涵其實是未審先判這些大學鐵定不會教好低分學生,四年後此生一定還是很差勁!我們這些老師天天在教不太優秀,甚至有些障礙的學生,我不會覺得低分學生就一定不能教。如果教育部指示我們『不教』,對老師算是比較簡單的事情,如果其他特殊學生也一律不得進大學,教師就更好當了!請社會賢達也思考一下:有教無類是否真是大家所企望的目標?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ccsonar&aid=2974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