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授們為何不愛產學合作?
2014/07/23 10:10:36瀏覽9374|回應0|推薦15

所有公私立大學,乃至科技部與教育部,在檯面上都是表態大力支持產學合作的。所以有點奇怪?為何現在台灣的大學畢業生學用落差還這麼大?如果多數教授都有產學合作計畫,真的與業界多有接觸合作,那麼應該非常了解業界的工作方式與內容,那麼回到課堂時,上課內容就應該很務實,會自動地調整教材教法讓學生可以先知道業界狀況,也先學好老闆需要的知識技術,甚至態度!

以我在大學任教十餘年的現場觀察,基本上教授應該先分為「能做」產學,以及「不能做」兩種來談!能做的,表示他們所會的東西可以達到業界的水準,甚至高於業界。這類的教授好像應該會很願意產學合作,但事實上未必!因為產學合作對教授的「個人效益」不大,如果不能因此產生SCI論文,就對自己的教授升等,或所謂的「學術地位」幫助不大!

除非是尖端技術研發,多數的產學合作很難產生SCI論文,譬如實作出一個聲納系統當然很難,但是國際上其他大國或大廠可能已經有類似的產品,所以形式上無法變成「創新」的議題,就沒得論文可以發表了!即使是有創新元素的尖端研發,也因為商業利益,教授們多半必須簽保密協定,所以不能發表論文,那當然也是教授們萬萬不願做的!這又回到了之前談的論文計量造成的偏差,務虛對教授比較有利,務實的則是笨蛋

另一個誘因是賺錢!如果產學合作之後老闆賺了錢股票大漲,教授可以跟著分紅領股票,也會有很多能力好的教授願意積極投入,但實際上因為教授的身分限制,我們只能領當初計畫宣告的一個月一兩萬元,想A點計畫經費買自己的手機就會被告貪汙,發財的誘因不夠。所以能力好的教授多半還是會乖乖地在實驗室「創新」實驗一些虛無飄渺,其實沒用的東西來生產SCI論文比較「實際」!當然學生們也只好跟著學習其實在業界沒用的知識技術,學用落差當然無法縮短。

另一類的教授是所謂「不能」做產學的!這不是說教授不用功或能力太差,只是他的研究原本偏向學術性,或者當他的系所轉型了,他被迫改變領域時,不能繼續做本行的產學計畫,在新的領域技術又還跟不上業界水準而已。

此時正面的選擇當然是勇往直前,要轉型就徹底地轉,即使必須讓自己寒暑假到業界實習也在所不惜!這不是真的很難,因為博士教授當然比較會學習。多數業界工作,工程師如果要花三年熟練的技術,博士教授應該半年就差不多了!還會更懂得整合與創新,很快就會超越業界水準,我自己就是這樣闖進資訊業的!當我寫資料庫程式的本事還不如業界公司時,就是拜託有需求的業主以極低價讓我試試,一回生兩回熟,兩三個小案子之後我就不比業界差了!

但是肯放下身段向業界學習的教授畢竟是少數,想一想,我都當到教授了!還要向業界年輕自己十幾二十歲的工程師學習?像學生一樣從頭幹起?這太丟臉了。所以很多教授的產學績效其實是假的!就是檯面上與廠商簽訂合作計畫,廠商也真的付了錢給學校與教授,但實際上的事情完全由業界公司去做,教授則將領到的錢從檯面下還給公司,還要加上一些「小費」!因為廠商原本不需要如此配合的,會這樣做不是礙於私人情面,就是想要賺點小錢嘛!事實上,還真的有專門幫教授與廠商做假,寫計畫A國家的產學合作補助金的「顧問公司」!

簡單說,依目前的制度運作之下,不論是能做或不能做的教授,最終都不會很積極地做產學合作,學用落差當然無法有效的弭平。目前真正比較有效的作為其實是實習,但是那就和教授的作為關係不大了!沒有教授真的會跟著學生去實習,做實質指導的!最多是每周抽空過去公司和主管喝杯茶吧?反正老師自己也不太會嘛!如果要這樣玩,那學生也不用上大學,直接到公司邊做邊學就好了!

我當然認為教授多做產學合作對學生幫助很大,因為我一直都有產學合作,教材因此變得比較有趣且實用,所以我上的程式課很受歡迎。學生多半可以學會寫程式,至少學會「修理」程式,能到業界擔任測試工程師之類的工作。厲害一點的還可以直接幫我的公司開發各種程式,我目前成立的研發部(負責軟體開發),只有一位兼任的工程師不是我的學生。即使不為我所用的一些學生好手,也都發展得不錯,有一位還直接開網頁行銷公司了!我們可不是台清交成,只是鄉下的一所私立大學哦!但是只要老師的產學合作做得好,就會有此效益。

可惜這種老師其實是「不宜」待在台灣學術界的!因為我們花太多時間做一些科技部與教育部都「不鼓勵」教授做的無聊閒事,譬如學習做很多業界的「簡單」案子,以了解日後學生日常工作的內容,然後據此花很多時間編寫對學生合宜的教材,花很多時間指導學生做「非學術」(實務導向)的專題。這種「不負責任」的教授,真正用於「學術研究」以及寫論文的時間太少了!判刑確定就是:保證讓你升不上教授!這一點都不誇張,各校與業界互動頻繁的老師有幾個是「教授」呢?多半是助理教授或講師,他們「按此要領」再努力一輩子都不會升等的!

所以啦!我現在以離職副教授的身分,期待聰明的學界主管們深思如何讓教授們「真的」願意積極做好產學合作?只要績效誘因夠大,每個教授其實都願意,也能夠做好產學合作的!當教授都與業界實質連線時,我們的大學教育才可能真的培養出有用的人才,畢竟連台大也不是每個學生都要當教授或研究員的!大學老師九成以上的努力目標都是讓學生可以順利踏入業界安身立命,學界長官們還要繼續堅持用SCI計量等等政策,間接暗示與引導教授們「不要」做產學合作,「不要」嘗試縮短學用落差嗎?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ccsonar&aid=153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