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5/16 23:22:03瀏覽2707|回應9|推薦92 | |
在連續上了十二天班之後,趁著母親節返家休息三天。對我來說,回到高雄就像度假,不必一張開眼睛就上網「比報」,看看自己有沒有漏新聞,也不必每天在善導寺附近,望著一家家吃膩的簡餐店發愁。 我久久才回一次高雄,算算週期,大約是每季往返一次的候鳥。每次回高雄,總是會發覺些新變化。有時候是公車的路線改了,讓本來已經是路痴的我更加慌亂,有時候則是市容變了,像是城市光廊、愛河畔的造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這一次回來的新發現是,所有小學的圍牆都不見了。 昨天去辦新身分証的時候,經過母校前金國小,還以為經過了一個小公園。父親說,這是葉菊蘭的政策,全高雄的小學都已實施。今天去報稅,又經過一個國小,果然,遠遠就可以看到校園內的一片綠地。 「真聰明,這樣就像都市裡立即多了好幾個現成的公園。」我覺得那附近區域,立即有升級高級住宅區的本錢。 「但是,沒有圍牆,學童不會危險嗎?」我有點不習慣地看著沒有邊界的校園,腦中浮出一個小朋友走到牆邊,被擄上一輛黑玻璃轎車的畫面。 「可能老師要多注意一點吧!」我爸顯然覺得這個問題有點無聊,因為學校生活離他很遠,他的小孩也早已脫離校園。 我卻回頭看了那個沒了圍牆的母校好幾次,試圖想像它從前的樣子,也在腦海裡搜索,我跟「校園圍牆」之間的記憶: --我想起來,我國小爬過一次校園圍牆,這輩子唯一的一次。因為某天遲了一點離開學校,側門已經關上,不想繞遠路到大門。我依稀記得很嬌小的我,花了很大力氣才爬上牆,跳下來的時候腳很痛,而且非常緊張,因為我覺得爬牆是「壞學生」的行為。可是也有點得意,覺得自己走上了「叛逆」之路。 --另一個關於圍牆的深刻記憶是,牆邊常常會有小販來賣蠶寶寶。我小時候熱愛除了蟑螂之外的各種昆蟲,又很容易迅速把它們養死,所以幾乎每次看見我都會買。「圍牆商店」是耗掉我不少零用錢的地方。 --當然,有了圍牆,上學、放學的心情也是很迥異的。圍牆內世界是小孩的世界,老師是那個世界裡的權威中心,圍牆外的世界是家庭,父母是世界的中心。 圍牆真是個有趣的建築,帶來安全感,也帶來壓迫與禁錮。不管怎麼說,圍牆的消失似乎是個趨勢,柏林圍牆的倒塌,帶來了席捲近半個地球的自由化浪潮,而隨著時代變遷,似乎更多圍牆正在崩解。The World is Flat,怎麼還能容許圍牆呢? 只是,有形的圍牆或許逐漸消失,心裡的那一方圍牆,可能愈築愈高了。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