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走馬看花逛北京
2006/04/05 21:11:49瀏覽4761|回應26|推薦116

消失一陣子,去了趟北京。跟著最便宜的血拼旅行團,走馬看花逛了五天。儘管是這樣,我對北京的印象仍是大好,比起曾經去過兩次的上海,北京是大器多了。

到了上海,就感覺是個現代化大城市。我的兩次造訪相隔八年,八年,足以化滄海為桑田,走在街上,無時不驚異著當地經濟成長的飛速。但上海總是市儈的,脫不了一股俗味兒。不論是白天裡車水馬龍的上海,或是紙醉金迷的夜上海,耳邊飄來的談吐老是三句不離銅臭。

在上海,金錢就是通行證,亙古不變。今晚來點十里洋場的懷舊味,明晚到布希下榻的酒樓頂端賞夜景,只要消費得起,各種「海派」享樂聽君差遣。

踏上北京,一切感受就不同了。旅者一窺的不再是江南富紳的庭台樓閣,而是中國歷朝政經中心的統治遺跡。宏偉壯闊的紫禁城,氣勢磅礡的長城,富麗堂皇的頤和園,一磚一瓦都讓人感受到,這確曾是個「天子腳下的城市」。

北京人似乎也有種優越感,不只覺得自己是現代都會定義下的「首都人」,更是文明血脈上的「皇城居民」。

我在當地遇見的兩個地陪導遊,都是土生土長的道地北京人。他們每每介紹風土民情,常不經意稱一句「外省人」如何如何,「北京人」又怎麼怎麼著,隔閡是鮮明的。

台灣許多人聽到北京就反感,因為北京在新聞語彙常就是「北京當局」的縮寫,也就是中共領導核心,所以不管是泛藍中間的反共分子,泛綠的本土派,談到北京多少有點不能輕鬆以待。

但對我來說,或許就是因為北京城歷經數千年政治風霜淬煉出的獨特氣質,讓它更顯迷人。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一個見證了多少政權浮沉的城市,毋寧是偉大的。

城市不語,歷史還在轉動,作為古城裡的短暫過客,怎能不謙卑?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shih&aid=228608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麗貝卡在上海回來了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其實
2007/12/21 23:18
其實北京人對於外地人是比較寬容的,會自稱自己是北京人的很少,但上海人的優越感跟排他性在各省分中都是少見的。除了自己是都市人,其他都是「巴子」(鄉巴佬)。

粉紅毛毛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台北也有正點的北京烤鴨~
2006/11/02 23:55

聯合報旁邊的宋廚餐廳,烤鴨可比北京全聚德讚多了,美食報導不知道採訪多少回,還不用搭飛機去吃,划算啦~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走到全世界
2006/06/27 10:25
永遠都是中國人

易燁煌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我愛北京天安門
2006/05/09 17:30
去北京玩啊…

個人的經驗不是跟團,而是有當地朋友做“地陪”
吃的玩的跟旅遊團 比較不一樣

以「吃」而言,對我而言真正的北京風味是“豆汁”和學校旁、小巷內的各色餐飲、小吃
王府井大街的「東來順」也算是不能免俗的去了一次
“北京烤鴨”在當地人看來,那“「全聚德」真的就是專門做觀光客生意的“集團”
當地朋友帶我去吃的是在東四環還是三環上的一家「董」字號的…氣派、衛生

還有推薦的就是幾家隱藏在小巷內的、沒有招牌的小店__比方【文茜週報】開播時提到的那一家


還有新疆風味的「烤全羊」
內蒙古人開的,能吃到全牛全羊料理的餐廳
還有穆斯林食物如烤串、羊雜湯

更有在北京可以吃到全中國各省道地特色料理的門道
在皇城之下,真正的好東西從來不在熱鬧大街上的餐廳
而是隱藏在公家單位裏,早期是給「領導們」開小灶的小餐廳
推薦:【Anti-CNN
微博
噗浪

黃雅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6/05/06 13:53
看吧,這是常態,我可不是用特權喲!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證實黃雅詩記者的說法
2006/05/05 15:45
時間是最近兩年。梅花說的是哪裡,那個分店?什麼時候呢?

黃雅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TO 梅花居士
2006/05/05 15:02
全聚德是把整隻剛烤好熱騰騰的鴨,用推車推到桌旁,再由一個師傅當場把肉片下來的耶!一個師傅只SERVE一桌,他在桌旁片時就香味四溢了,送到桌上時,皮肉都還會滲著肥美的油,怎會又冷又硬呢?

梅花居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全聚德
2006/05/02 17:43
我去全聚德吃的烤鴨又冷又硬,難道對你的服務比較特別?

黃雅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超便宜
2006/04/29 14:12
只要一萬兩千五百元...

黃雅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也想搭搭「公交」
2006/04/24 13:18

這次沒機會搭大眾運輸,不過看著滿街跑的「公交」(北京稱公車為公交),覺得他們新買的車很先進,像是歐洲的公車。只是這公交名稱實在有點不雅,怎樣都會讓我想到「援交」、「人盡可夫」這些概念...

有一天打開新聞,中央台正在報導一個外電,說美國一個「公交老人」退休的故事,明明很溫馨,我愈聽卻愈想笑,腦中一直浮現些「不良」聯想,完全無法跟畫面裡的感人氣氛連結,真糟...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