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鼻 咽 癌
2013/09/19 17:37:05瀏覽145|回應0|推薦0

第四章  漫談癌症病因及治療流程

鼻  咽  癌

原作者:洪瑞隆  醫師

——本稿件由台灣癌症基金會提供

★背景

鼻咽癌是南方華人特別盛行的腫瘤,台灣一年有一千多個病人,依衛生署統計,它是民國八十五年台灣地區癌症第九大殺手,有881人死於鼻咽癌。其中男性佔約四分之三。各年齡層皆有可能罹患,但以四十歲為高峰。

它的發生原因仍不清楚,只知道遺傳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患者一等親內的家屬,得病機會為一般人的19.2倍。某種人類白血球抗原類型的人有較大的得病機會。其次是環境因子,鹽漬和煙燻的食物或燒香與抽煙,都有報告認為與鼻咽癌有關。然而,我們常見的病人是菸不抽、酒不喝。也未食用上述食物的人。

至於EB病毒,我們可偵測到鼻咽癌細胞有EB病毒存在,但幾乎每個台灣人都很早就感染過,身上也可能潛伏一些EB病毒。為什麼有的人會得鼻咽癌而大多數的人不會?目前也仍不清楚。

★症狀

鼻咽癌的症狀有六大群:

頸部淋巴腺腫大:這是最常見及最早出現的症狀,通常不痛,有時會便大或縮小。

頭頸部區域的疼痛:有不少病人表現單側頭痛。遍查原因不著的頭痛,應考慮鼻咽癌的可能。

口鼻部的出血:晨起第一口痰有血,反覆性的流鼻血。

鼻或鼻咽症狀:鼻塞、鼻咽或膿性鼻漏也常見,因此會被誤認為鼻竇炎。

耳部症狀:聽力障礙、耳鳴及耳阻塞感。

神經症狀:鼻咽癌物侵入顱內造成神經麻痺,產生複視等症狀。

由於位置的關係,鼻咽癌早期診斷並不容易,症狀也不具特異性。因此大多數病人診斷時,腫瘤已是第三、四期。唯一的辦法是大家提高警覺,有上述的症狀之一,並常常發生者,應找可靠的耳鼻喉科醫師檢查。

★診斷

鼻咽癌的診斷主要靠耳鼻喉科醫師用反射鏡檢查與鼻咽部切片。有時候轉移到頸部的淋巴腺已很大,但原發佈為仍很小,這時候常有切片未找到腫瘤,此時可能要用內視鏡做更直接的檢查以便切片。放射線治療一直是鼻咽癌治療的主力,現在多使用鈷六十或直線加速器(目前的五年存活率可近百分之七十)。然而,放射治療也是局部性的治療,對頭頸部的癌細胞比較可以有效控制,但鼻咽癌十分容易蔓延至骨骼、肺及肝等內臟,因此如何以化學治療來增加鼻咽癌的痊癒率,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仍未有結論,但是為了增加治癒率,化學治療的臨床試驗是必要的。

★預後

鼻咽癌的死因主要是局部復發及遠隔轉移。大約四分之一的病人會局部復發,其中四分之三於兩年內發生。約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病人會有遠隔轉移,其中四分之三也發生於兩年內。若發生遠隔轉移,依位置的不同,存活期平均為六個月到一年不等。大部分的遠隔轉移,對化學治療有良好的反應。

★高危險因子及預防

雖然前面已說過遺傳因素、食物中致癌物質與EB病毒可能和鼻咽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但是目前在台灣沒有一個實際可行的方法找出高危險群的人。比較可行的應是近親有鼻咽癌者應定期做耳鼻喉科檢查。不抽菸可能也有幫助防止它的發生,最重要的應是早期診斷,正確治療,早期鼻咽癌痊癒的機會十分高。因此,青壯年,尤其是男性,若有頸部淋巴腺腫大、不名原因流鼻血、鼻塞、耳阻塞、聽力障礙或頭頸部疼痛,應找耳鼻喉科醫師檢查,不要諱疾忌醫,若是等腫瘤侵犯顱內或骨頭,治癒的機會就大為降低。

常看到病人,頸部淋巴腺腫大卻不找醫師檢查,自行服用草藥,剛開始淋巴腺腫可能有改善,但最後控制不了,反而耽誤了早期診斷、儘早正確治療的機會。這個並華人特別多,與生活環境、飲食、日常用物可能有某種關係。某些草藥對某些病人的鼻咽癌的確有不良的影響,還是不要隨便嘗試為妙。

 

鼻咽癌高危險群自我檢查表

①喜歡煙燻的食物或鹼魚?

②家族中有鼻咽癌患者?

③血清有EB病毒相關抗體偏高?

◎上列問題若有任何答案為「是」者,即代表您是高危險群。

 ===================================================

後記:

上文所提~高危險群中,以免疫球蛋白A(IgA)最明顯。

前幾天(102/09/10)一女,49歲,有家族性的僵直性脊椎炎。來檢查血液腫瘤標記,她挑了幾項較常見的標記檢查,並指定要檢查HLA-B27(僵直性脊椎炎項目)。

我問她鼻咽癌標記要不要檢查一下?

她說:『我沒抽菸、沒喝酒、不吃檳榔,需要嗎?』

後來又問:『這項多少錢?』

HLA-B27的三分之ㄧ價錢,所以她作了!

她的HLA-B27確實陽性,而EBVCA-IgA一般參考值在0.5~1.1 ng/ml,她的卻是1.11,屬高邊界值。

這不代表她有鼻咽癌,但確屬高危險群!要她每三個月追蹤一次。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ujia568&aid=8609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