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民族
2016/09/10 11:12:23瀏覽103|回應0|推薦0

蓮舫的國籍問題,因為碰觸到民族這個敏感部分,有人煽風點火,也就如野火燎原,擴散奇快。這次點火的是前文提到的退休官僚,煽風的是親台的右翼報紙。

不只日本,像中國這種多民族的國家,在漢人中,不是也有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樣一句諺語嗎?沖繩在二戰時,會被當成「捨石」,原因也是他們原非「大和民族」,忠誠度也被懷疑不如本土的日本人。臺灣也是如此,雖然在殖民地時代臺灣人也算是日本國民,但數外地,日本本土的戶籍,並不包括臺灣居民在內。

在21世紀的全球化的現在,這種排斥「非我族類」的不文明的心理,並非完全消逝,在一些偶然的因素下,也常會爆發出來。

民族通常是指一群彼此有認同感,共有文化的族群而言。戶籍國籍則是法律上的身份問題。只要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就可能取得的身份。對一般日本人而言,除非有什麼特殊的問題,大概都能自動取得戶籍‧國籍。外國人,雖然非我族類,只要循一定的法律程序辦理,也有可能取得日本的戶籍國籍。這種法律程序也就是歸化的法律程序。在歸化的過程,通常會要求這些外國人提出放棄原來國籍的證明。經由歸化取得日本國籍的人,也就不可能發生雙重國籍的事情。

但是歸化日本的人,是不是就完全同化於日本呢?那也不一定,放棄國籍的人,並不等於放棄他的文化背景或民族的認同。

我的一個朋友為了經商便利,取得日本國籍。卻還總是抱怨,日本是睡無腳床,吃沒有油的菜的地方。人家用他的日本名叫他,他要過了一陣子才能會過神來。一回到臺灣,回到他的高雄故鄉,如魚得水。

也就是說民族的認同,並不一定與國籍一致。如果是普通小老百姓,也就沒有人會去追究這些歸化人的民族認同意識。

蓮舫在還是演藝人,從政的初期,也從不隱瞞她的出身,也沒人介意她的身份。這次因為競選最大在野黨代表時,她沿用她一貫使用的名字「蓮舫」。這招來了保守人士的極端不滿,以為最少也應該使用她戶籍上的日本姓名,而不是這個完全中國風味的「蓮舫」。

親台的右翼報紙一再推波助浪,追究她是否擁有雙重國籍的問題,說穿了也許就是這種民族認同的問題。

但是就蓮舫本身而言,她出生於日本,成長於日本,除了因為父親的關係,在17歲以前未能取得日本國籍以外,其它和一般的日本人沒有什麼兩樣。她在電視上說,她出生時就是日本人,也就清楚表明了她的民族認同。卻因為在法律上,她在17歲以前,未取得日本國籍之事,而被斥為說謊。

在21世紀的現在,仍然有一部分人,忽視當事人的民族認同,汲汲於追究他人的法律身份。這自然使得當事人覺得屈辱與感到不被諒解的悲哀。

( 在地生活亞洲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taiwan2014&aid=7379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