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4/15 20:40:40瀏覽363|回應0|推薦4 | |
在上篇中寫到我參加了兩次送別會。老公就開玩笑說,弄不好,你也要上報了。
3月底4月初,原是送舊迎新的季節。但是在病毒流行的現在,接觸可能會導致傳染。參加送迎會,多少有些心虛。特別是從事與公眾衛生有關的行業,常會引來非議。慶應大學附屬醫院與京都大學附屬醫院的研修醫生,就因為參加了飲食聚會,事發後,除了被所屬機關,分別處罰外,他們所屬的醫院,還得向社會道歉賠罪。 除了醫院以外,負責居民治安問題的警察局,也發生類似事件。神戶市的西署警局,3月底舉行歡迎署長副署長宴會。事後該署警局的警員有人發病,當時署裏還不承認。不巧到了4月12日時,新署長副署長也測試出為陽性。拖了這半個月,需要隔離的人增至了120人。讓他們頂頭上司兵庫縣警不得不出來道歉。這兩個新官上任的署長副署長,也因此而被他調了。同時西署警局,也發生了警力不足的現象,只好請求他處調派人員來支援。給縣警和一般民眾造成了種種不便。昨天(14號)在報上便出現了這樣的打油詩。 揉(も)み消せず明るみに出た歓迎会。 意思是說你想否認的歡迎會,卻讓測試的陽性,將它曝光了。 為什麼日本社會如此重視送別會與迎新會呢? 不說別人,就說我自己,雖然覺得不妥,最終還是沒能拒絕,出席了送別會。這或許是日本社會的結構造成了這樣的心態。 你如果生活在日本社會中,你自然會身屬各種組織,比如你會是家裡的一員,也會是工作場所的一員。在這些組織中,你會與同一個組織內的成員有「一體」的感覺。這種感覺可能出於純粹的感情,也可能出於必須如此的義務感。比如我在外面提到自己的家人時,我會說「内(ウチ)の旦那(我們家老公)」、「内(ウチ)の息子(我們家兒子)」等。在外面談到我所屬的學科或大學的時候,也一定會說「内(ウチ)の学科(我們系裏)」、「内(ウチ)の大学(我們大學)」。 「内」就是產生‧培養「一體感」的場所或組織。像我雖然是外國人,但因為長期居住在日本,也就養成了如此習慣,正宗的日本人,自然更深入骨髓。 對家人的「一體感」,一般來說,常常是出於比較純粹的感情。至於職場的「一體感」就比較複雜了。可能出於感情,也可能出於必須如此的義務感。日本的會社中,送迎的宴會,有關人員,除非有特別原因,差不多都得全部出席,更何況你是被送的人,或被迎接的人,那就更身不由己了。 相對於「内(ウチ)」的自然是「外(ソト)」。「外」自然有別於「内」。一體感,只存在於「内」裏。對「外」的人,就沒有這種「一體感」了。如果「外」人所屬的組織,與自己所屬的組織是彼此競爭的,那麼「外」的人和組織更成了排擠的對象。 這次日本政府在應付病毒時的政策支離破碎,原因就在此。原本管病毒的是「厚勞省」,但是在要求各種行業休業時,就有了賠償的問題,錢的問題是由「財務省」來管,下命令的是「內閣總理」。龍頭如此多,又各行其是,自然政策支離破碎。 統合各省的是內閣,為何這次不能統合行政機關的各省呢?為何各省不能彼此事先調整,而各行其事呢? 日本的內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留待下篇討論。 |
|
( 在地生活|亞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