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兒童虐待與日本社會(3)
2019/02/10 22:35:20瀏覽326|回應0|推薦7

2018年3月被繼父與母親虐待致死的5歲女孩,名字叫「結愛」,今年1月24日在母親的坐視與父親的虐待下急死的10歲女孩,名字叫「心愛」。從父母「結愛」「心愛」的取名,可以想像她們在剛出生的時候,父母有過視她們為「掌上明珠」的心情。但是這兩個原本應該被「愛」的女兒,卻先後因父母的虐待,不幸去世。

兩件事共通之處,是虐待由繼父或親生父親主導。但是從1990年開始統計兒童虐待數字時,虐待者卻是以母親居多,占全體的一半以上。其次是親父+親母,至於親生父親的虐待,比率並不高。但是重傷與死亡率則相對提高。

日本女性以溫柔體貼著名,為什麼會發生虐待兒女的事件呢? 厚生勞動省的調查,被虐待的兒童以嬰兒為多。如果母親是10代的話,通常懷孕與生孩子並非她們所願意的,多數是意外。產後自然視嬰兒為負擔。至於其他年代的母親,則是因為在孤立的環境下,一個人負起家事與育兒的重任,如果旁邊沒有親朋好友可商量的話,每天相對的嬰兒就成了遭殃的對象。

據說聽到母親虐待兒女的事情時,正在育兒期的母親很多都表示可以理解。日本岡山大學「產婦人科」的調查,在兒女出生後的一個月中,4個母親中,就會有1個對嬰兒的要求視若無睹。8個母親中,平均會有1個咒罵嬰兒。也就是說在產後的一段時間,身體的變化,叫產後孕婦產生憂鬱情緒,育嬰成了一項負擔。產科醫生指出,產後在一些母親的心理潛藏著「虐嬰」的因素。醫院與地方行政應該有效地援助母親,比如退院後的訪問等等,避免育兒期間母親陷於孤立無援的狀況。

確實在入院或退院的一段時間,醫院或行政機構確實採取了支援的體制。但是育兒是個漫長的期間。在更長的時間裡母親必須孤軍奮鬥。這是因為日本社會中,「家事」與「育兒」被看成是主婦與母親的當然義務。丈夫多少會援助,但是責任還是在母親個人。

日本人口集中在都市,都市裡的居民,原本是互不相干的他人。守望相助自然是不可能的。親朋好友如果在身邊,自然最好。但是日本社會最忌諱的就是「迷惑をかける(添麻煩)」的事。中國人給別人添了麻煩,最多說聲「對不起」算數。但是在日本社會給別人添麻煩,大家都忌諱,也就不能輕易為之。一旦打算給別人添麻煩時,或者已經添了麻煩時,就必須有具體的道歉或鄭重地表示謝意。

我在日本也養了兒女,雖然有托兒所,有時老公也幫忙。但是還是有不便的時候。因為不好意思麻煩別人。我就乾脆把把女兒帶到大學,將她放在研究室裡,拿了一本兒童書,讓她畫,囑咐她不要亂跑。自己去上課了。門口的守衛也知道,但是沒有多問。

日本社會、就是如此,每個人常常都必須去謹守她或他被分配到的「役割(責務)」,善盡自己的「役割」,這個人才能在他或她所屬的團體或組織得到認可。一個結了婚生了孩子的主婦‧母親,她的「役割」就是做好家事,好好地養兒育女。做不到或做不好這些「役割」的話,」那麼你就是個「役に立たない(沒用)」的人了。

必須善盡「主婦與母親」的「役割」,常常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力。在心有餘力不足的情況下,又得不到外界的諒解與援助時,母親自然就有可能失去了平常心。很多母親對自己兒女的虐待、就是出於這種困境。

                                        -----完-----

( 在地生活亞洲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taiwan2014&aid=12465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