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閩人的特徵‒大水文化
2022/04/27 08:17:13瀏覽281|回應0|推薦2
考古已出土的先人文化遺跡,被稱『閩江文化』,區域內原住民稱為『閩族』,他們生成在多災多難的地理環境。「洪水」閩人稱為「大水」(閩南語以下同),從原始猿人演化成智人,再進化到盤古開天的文明,閩人祖先在「大水」的惡劣環境中,掙扎圖存,創造舉世無雙的大水文化,後世流浪天涯,成為東南亞南島文化。

地理環境
閩江指的是從福州出海口至南平市249km河道,加上最大支流沙溪328km,全長577km,發源於九龍溪200多km;流域尚有兩大支流,富屯溪由西向東流,以及建溪由北向南流,於南平市匯入閩江,三大支流都是發源於武夷山脈東南麓,流域總面積有6.1萬km2,佔全省面積一半,約黃河流域面積 的13分之一;平均流量1,980 m³/s,約黃河平均流量77%。尤其降雨集中在春夏兩季,平均三年發一次「大水」,造成超高比率的汛期災害。原始人年代,多數先民遭「大水」淹滅,族群難以興旺,只有高崗洞穴的原始人幸免於難,得以轉型成智人,例如距今18.5萬年至3萬年,『萬壽岩遺址』含船帆洞、靈峰洞等十幾個洞穴。

『盤古開天』文化起源
福建地理中心是三明市,西方30 km便是『萬壽岩遺址』〔註:本文以步行距離為依據〕,位於閩江中支流富屯溪流域,如「開天」指的是人類文明創始,萬壽岩距今二萬年「人工石鋪地面及排水工程」,可能就是『閩族』傳說中的『盤古開天』吧 ! 【詳見classic-blog.wsx7613考古返源的閩南人祖地】
奇和洞遺址在「萬壽岩」南方(140km),閩江南支流・沙溪南岸最近距離(98.6 km) ,遺址底層也清理出,最早距今約1.7萬年,120平方米「人工石鋪地面及排水設施」和火塘、灰坑;最上層發現距今最晚1.3萬年的房址、灶台、灰坑;顯然「石鋪及排水溝槽」不只『萬壽岩遺址』存在,這種建構技術,已由船帆洞傳播到140km外的奇和洞,成為『閩人』文化特徵。明末清初,為環境所迫,流浪及遷台謀生的閩客族群,早期建構房屋,每家每戶都構建鋪石庭院、石砌屋簷溝、灶台、灰坑等設施,直到後日治(50)年代,依然存在這種農舍。閩客族群應該與萬壽岩、奇和洞兩遺址脫不了關係。

不阿(蒲仔)文化起源
居住在高崗洞穴的原始人需要水,必須出洞下崗到低窪溪流取水,產生取水容器需求,過熟未採的「不阿」(閩南語以下同),經長時日晒,外殼變成黃色堅硬,擊破外殼,掏除內部失水萎縮的果瓤及種子,剰下的「不阿殼」便是最佳盛水容器,「不阿殼」小的剖半用來掏水叫做「不(ㄏ一ㄚ)」(閩南語以下同),〔說明:台灣人直到後日治時代還在用「不(ㄏ一ㄚ)〕;大的「不阿殼」當容器裝水置於火塘上,就像煮竹管飯一樣,可以煮食物,成為最早的「圍阿」(鍋) (閩南語以下同),後來的陶釜形狀便是彷「不阿殼的圍阿」形狀塑造,儒家稱「釜」其音近似「不」,因造字的傖吉不是閩人。
那個年代,人們為了吃,四出尋找綠色「不阿」,綠色「不阿」果肉鮮嫩適口好吃,「大水」期間,黃色的「不阿」浮在水面隨波逐流,好奇撈起,打破掏除的乾果瓤成為容器,果瓤含種子,棄置在灰坑,過段時日竟長出「不阿」苗,生成「不阿」藤終於開花結果,人們可以在「灰坑」採摘「不阿」,從此揭開農業生產新頁,栽種「不阿」成為閩人最早農耕產品。
「奇和洞」挖掘出現距今1.5萬年陶釜(圍阿),足見當時「不阿」與「不阿殼的圍阿」已經是閩人的生活必需品,才有製造陶釜「圍阿」的知識與需求,「不阿」也是『閩人』文化特徵之一。
閩江流域「不阿」原形,蒂部凸出的凸形圓球瓜體,境外隨地域認知不同,命名各異,葫蘆,蒲瓜、扁蒲、瓠瓜、瓠子、蒲仔、匏仔等,瓜體有長條型、月彎形、葫蘆型、壺型等不同,又有大號小號之分,考古發掘證明,最早在7000多年前,浙江・河姆渡遗址就種植「不阿」。閩江流域高頻率的「大水」沖刷,不可能留住「不阿」的種植遺跡。

災害促成菜乾食物文化
大水頻繁年代,除了淹死人,也沖刷毀滅萬物,災後,原始閩人面臨找尋食物的困境,於是擱淺、淤塞、掛留的食物,如動物水流屍、瓜果、塊狀根莖,都是災後食物,但是日子長了,會壞會爛,災後新生果菜,正在成長尚待成熟,只有低窪淺水灘,能夠捕獲的大批魚蝦,烤後魚香四溢,「魚乾」成為支撐災後生活的重要物資,「魚乾」甚至成為隨葬品及主要祭祀品。漢武帝祭祀武夷君,便以「魚乾」作為主祭品,有如北方人帝王,以「牛羊屠體」祭祀天地,可見「魚乾」在早期閩人心目中,是多麼重要。
自古以來,歷代閩人都經歷缺糧之苦,深信「民以食為天」的道理。既能儲存魚乾,便想儲存更多食物,不論烤乾或曬乾,總之,脫水蔬、果、瓜、豆都被廣泛嘗試,形成儲備食物文化;
1. 距萬壽岩西方36km,明溪縣雪峰鎮上坊村・南山遺址,發現了300粒距今4500~5000年的炭化稻穀和少量果核,可見當時已經種植稻穀,作為食物。穀粒生吃無法下嚥,煮蔬果肉類摻和穀粒,熟後米粒膨脹兩三倍,擠開穀殼成為飯粒,攪拌後穀殼脫離飯粒,浮出水面撈除,沒有脫離飯粒的穀殼,經齟嚼過濾後吐棄,食後飽足撐餓,就是最早的吃飯方式,其實是「果菜肉稀飯」一鍋;就是鹹稀飯由來。稀飯呈現飯粒狀,飯湯不多,與北方的小米粥不同,粥是煮到小米融化成糊狀;南山遺址300粒炭化稻穀和少量果核,證實原始閩人在4500~5000年前就展開吃「鹹稀飯」的文化。
2. 芥菜(掛菜)‒ 芥菜喜冷凉潮濕又日照充足的環境,忌炎熱乾旱,不耐霜雪,適宜生長於15-22℃;性寒味苦澀,鮮吃難入口,與肉類一齊煮味甘苦,卻有另一種滋味,在堅苦年代,只得免強進食充飢,後來發展成閩人的「長年菜」。
閩江流域冬季盛產芥菜,曬成菜乾已被汛期食用。但古人缺乏保持乾燥技術,梅雨季節便發霉有異味,所以最早稱為霉乾菜。到了閩人懂得用鹽醃菜,才發展成酸菜、梅乾菜。福菜是遷台客家人的創作。
3. 白蘿蔔 (菜頭)‒白蘿蔔屬於半耐寒蔬菜,較耐低溫,喜溫暖、涼爽氣候,不耐高溫和嚴寒,生長的適宜溫度為5~25℃,根莖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3-18度,故主要在秋冬成長;菜頭欉阿(莖葉曬乾)、菜播(蘿蔔乾)、菜播米(刨絲曬乾)、菜頭瀧仔等閩人家常名菜。

出山文化起源
上古時代,閩人為躲避大水災害,住在山洞裡,但是為避免死人屍臭,必須移出山洞,送往低處送,逢春夏汛期變成「水流屍」,更怕引來豺狼虎豹叼食,以至親人屍骨不存,只能送往山上的「洞穴」,所以後人把死者遺體,送往埋葬埋場稱「出山」(閩南語以下同)。
「洞穴」通風良好就乾燥,通風不良則潮濕惡臭,所以「出山」前必須先派人,上山覓得通風乾燥洞穴,早年閩人稱「看風水」(閩南語以下同),這是「出山文化」的起源,也是閩族「灰坑」的環保概念延續。「出山」文化表達了閩人尊崇親情雖死不渝,這是「孝順倫理」的則哲理起源。
被派「看風水」次數多了,熟習山上地形,便成為專業人才被稱「風水仙ㄝ」(閩南語以下同);後來引進中原文化,「風水仙ㄝ」變成「地理仙啊」,專為喪家尋找龍脈、虎穴、蛇穴…等等,意在促進子孫興旺,因為動物能居住繁衍後代的巢穴,就是子孫興旺的好地理。後來洞穴大都被占用,「地理仙仔」就找一個能以五行八卦解釋,命名「某種穴」取信喪家,反正喪家不懂,只要先人能夠入土為安嘛!
晚近,家道中落或不安寧人家,找「算命仙仔」或「神棍」指點,通常會被告知,先人「風水」不好的緣故,就是說先人的墳墓位置不好,於是「風水」又成為墳墓代名詞。

棺材源自閩人「刳木為舟」
製造棺材應該追朔「刳木為舟」,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多水環境,求生活動離不開水,渡水工具應運早產。舟具製造,必備技術與工具,技術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工具材質是大時代進化的產品;中原約公元前20世紀,進入青銅器初期,公元前7世紀才進入鐵器時代。那麼「刳木為舟」應該源於閩人,始於公元前20世紀初期,棺材是「刳木為舟」的進化版。
最早研究懸棺的是石鐘健教授,1955年擔任壯族史、百越民族史硕士班・導師。他研究發現成棺年代:
福建九曲溪(武夷山東麓)・懸棺‒距當時3800年左右(約公元前1845年);
江西龍虎山(武夷山西麓)・懸棺‒距當時2600多年(約公元前645年);
重慶巫山絕壁上的懸棺‒距當時1600年左右(約公元355年)。
其餘懸棺遍及川、黔、滇、湘、桂、粵、浙、贛、閩、皖等省,年代都晚於公元前645年;迄2021年止,包含海內外,沒有發現比九曲溪懸棺更早的遺跡,九曲溪・懸棺可說是棺材起源。
最早成棺的九曲溪・懸棺,被取下的兩刳〔註:刳是閩人計算棺材單位〕棺材遺跡,都是圓(原)木型棺材,長約2丈(約 6.5m)、寬約3尺(約 90cm),如此巨大楠樹原木,最少需要青銅鋸與木鑿才能「刳木成舟」。經鑑定城棺約公元前1845年成棺,正值青銅器年代。
另一種,峭壁托置船棺遺跡,岩壁鑿孔為榫眼,深度要滿足榫舌(插入榫眼部分)長度,榫舌長度由榫肩(裸露岩壁外部分)所負載船棺重量決定,所以榫眼需要相當深度,岩壁鑿榫眼得用鐵質鏨子、鑿子,銅器太軟,鏨、鑿尖需要硬度更高的焠火鋼,才能鑿修精密榫眼,榫舌才不會經久浸水腐朽,懸崖架空的船棺,應是鐵器時代公元前7世紀才成棺。
上古時代,九曲溪流域「大水」還沒出現前,原始地形應非深澗峭壁,而是廣大台地,為九曲溪只是台地上的小溪流,台地是時人「出山」的山上墳場。
閩人有了青銅工具,造屋、製造農耕工具、刳木成舟及製棺材等,大事砍伐,大小樹逐漸減少,降雨量隨之逐漸加大,終於形成沖刷的水勢。開始數十年發一次「大水」,後來頻率逐漸縮短,終於形成汛期(春夏季),自有紀錄以來・日均徑流量3375萬噸,平均坡降比9.76%,這樣的急流水勢;從公元前20世紀〜鐵器時代公元前7世紀, 1200個年頭,九拐八彎的小溪流,河岸土石流失,邊坡穩定逐漸被破壞,山體坍塌形成走山。山頂出現第一層峭壁,峭壁頂部的山上,已經上不去,走山坍塌的山坡面・已經不再是好風水,峭壁卻出現最好的風水。進入鐵器時代,有了岩壁挖鑿榫眼的工具,峭壁最低的坍塌坡頂,能施工,又方便棺木搬運,於是最高層船棺出現;下次再走山便產生第二層棺船,以此類推,虹橋板只是,由山坡輸送船棺的棧道。船棺逐漸在流域擴散,然後成為習俗。約公元前645年,傳到江西龍虎山,其他各省懸棺沒有比龍虎山更早的。後來,秦惠文王為南向用兵,積極引進岩壁挖鑿榫眼的技術,於公元前317年,開通世界最早的「褒斜棧道」。
又經過約1100年頭,到了5世紀,南朝梁陳間官員顧野王(519~581),寫下了「地仙之宅,半崖有懸棺數千」的筆記。顯然九曲溪的水岸便是峭壁。據說至今(2021)年,九曲溪流域船棺、虹橋板遺跡,仍各存在18處。

隨葬品呈現的閩人文化

據說白岩和觀音岩保存完好的兩具船棺。白崖懸棺的隨葬品,有木制龟形板,(其他船棺也有隨葬鳖壳龟甲者),大麻、苧麻、絲、棉紡織品殘片,殘餘粗、细竹篾蓆等。
木制龟形板‒鳖壳龟甲行動遲緩,人類容易捕抓,翻轉火烤便是食物,龜及鳖成為重要食物,所以成為隨葬品。後世食物進化,便以米漿去水,以木雕龜型模的模具,印製祭祀用「紅龜貴」、「草仔貴」 (閩南語以下同),祭神用「紅龜貴」,掃墓用「草仔龜貴」,這種文化直到今日依然存在。
粗、细竹篾蓆‒竹篾編織品,其實是竹簍(容器),竹蓆仔(閩南語)其實是晒食物的襯墊,閩南語,大的稱「柑額」小的稱「苔亞」,用於晒食物襯墊。

陶瓷文化
『閩族』陶瓷文化遺跡,最早是「奇和洞」第二層遺蹟,發現一件已修復的陶釜「圍阿」,年代約距今1.5萬年前後年間。晚於江西・「仙人洞」遺址,距今約二萬年的陶器碎片,經復原一個圓底的壺形土器。
其次是「殼丘頭」遺址,依據中文百科知識所載:距今7450~5590年,位於閩江口福州南方近海島群,挖掘的陶製用品,陶釜(圍阿)、支腳、罐、瓮、壺、豆、盆、盤、碗及「紡輪」,及數以千計的陶片等,島群裡並沒有陶窯,可見這些陶器,應是來自內陸廣泛區域「大水」的漂流物,甚至於島嶼本身,也可能是「大水」夾帶的土石泥沙淤積。
閩江流域已發現陶窯遺址,最早的是,福州市・「曇石山」遺址,距今5000~4000年前陶窯11座;其次是,閩北・「貓耳山」陶窯遺址,距今3,900-3,600年,再其次是,沿海泉州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窯址,距今约3,800年—3,400年(約商盤更年代);這三個遺址都比「奇和洞」與「殼丘頭」遺址晚;或許「曇石山」之前尚未發明陶窯,原始陶器都是篝火燒成的。【註:篝火有如烤肉,架竹上置反扣陶坯,竹架下燒火,成功率不高。】

閩人的絲綢文化
「殼丘頭」遺址出現距今7450~5590年「紡輪」,代表當時,閩人已展開紡織工業,至九曲溪・懸棺的隨葬品證實,當時紡織品已包含麻、絲、棉等紡織品。就是說,閩人最晚距今3865年前,已開始養蠶取絲。
桑樹原產中國,華北地區,北京、山東、新疆、四川等,只有夏季溫度免強可以養蠶,其餘三季都低於20°C,蠶很難存活,所以桑樹僅供採摘桑葚,製造中藥材及釀酒;華南地區,山西、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省,桑樹除產桑葚外,桑葉供家戶養蠶取絲;「蠶蟲」非常嬌嫩怕冷,適存23度以上溫度,稍冷天氣便難存活,桑葉需要鮮嫩乾燥,還怕蚊叮螞蟻咬,閩人視「蠶蟲」如柔弱的女子稱為「娘仔」。台灣後日治時代學子,還流行養蠶,稱「起娘仔」(閩南語)。
中國歷史流傳,絲綢起源始於皇權時代,具有統治功能的傳說:黃帝的女人・嫘祖發現「養蠶取絲」,依據(1981年至2010年)鄭州市氣象數據:年平均低溫9.9 °C、年平均高溫 20.3°C,氣候每年能「養蠶」時間很短,亦非桑樹原產地,所以可推斷,嫘祖應該不是中原人士,在流傳中誤植,否則「養蠶取絲」只是編撰的政治神話。
福州市近海「殼丘頭」遺址,隨洪災漂流的「紡輪」距今7450~5590年;浙江河姆渡遺址,發現了距今約7000〜5000年間的紡織工具遺跡,兩遺址同樣是桑樹原產地區,氣溫也適合養蠶,又有「紡輪紡織工具」遺跡,「養蠶取絲」工業,「殼丘頭」比「河姆渡」,還早約450年,1比鄭州榮陽・「青台」遺址,發現距今約5500年的「絲綢碎片」,更早約2000年,或許,「傳說」中的嫘祖原本就是閩人吧!

結論
「大水」環境促成閩人的「不阿」、「菜乾食物」、「出山」、「棺材」、「紅龜貴」、「草仔龜貴」、「竹篾編織品」…等等,是全球僅有的閩族特徵文化,彌足珍貴,可惜被科技逐漸取代流失中,但願閩人後代,能夠認知「大水」文化元宇宙。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sx7613&aid=173626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