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食記—懷舊美食巡禮(台中後火車站)
2022/10/20 10:02:15瀏覽1002|回應0|推薦19
一般而言,下雨天的假日我是不出門的。因為下雨天,花、草、樹木,整個景色都不美,心情也不美了。所以,如果是我自己規劃行程,苗栗以北(不含苗栗),不去。因此,我家兒子在北部讀了四年大學,我只有開學的時候陪他去學校走走,看看他住宿的環境,之後,直到他畢業回台中,我都沒再北上。


但是,這會兒,我在大雨中上了公車,為了參加朋友盛情邀約的一個表演活動。這個活動的地點剛好在中興大學,而這一帶是我從小成長的地方,好幾年沒來了,對一些令人懷念的美食頗為想念,我想,或許可以順便嚐嚐這些令人回味無窮的美食。


因為直達車會繞遠路,所以,我選擇搭優化公車到台中火車站,順便逛逛火車站周邊,結果,看到一個讓我心裡搖頭的畫面。台中火車站出口大門的白色屋頂設計很有美感,屋頂下是空曠的室內廣場,但一張椅子也沒有,那是不管任何方式進火車站都必經的地方,可見人潮流量必是很大的。

可是我卻看到每根柱子下都坐了一圈外國人,有的人甚至在人來人往的地方就席地而坐,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的火車站天橋,那上面也常有行乞的乞丐排排坐著。我覺得這不是妨不妨礙觀瞻的問題,而是呈現的是怎麼樣的文化的問題,這是台灣卻處處是東南亞某個國家的文化,而就在台中的大門前?!就像我搭公車,小時候老師教我們先下(讓車廂空出位置)再上,可是,當站牌下是一群移工或新住民時,他們會在車子停下時就蜂擁而上,完全不管有沒有人下車,然後在車上高談闊論。台中市已經有了一個為這些移民移工更名的「東協廣場」了,結果,他們的「勢力範圍」卻蔓延到東協廣場附近各個角落(比如台中公園、火車站...),在這些區域,我有一種感覺→→我才是移民。我個人覺得人到一個環境要懂得入境隨俗,既然他們來到台灣,要學的不該只是台灣的語言,還應該要尊重一下台灣的文化,而不是總要台灣人包容他們的為所欲為。他們喜歡在公園席地野餐,可以,但是在車站大廳,不行,因為妨礙別人行走就是「路障」,不管他是哪裡人。


離開了近8成都是新住民的火車站大廳,我來到了復興路上,想到一家味道特別的肉羹店吃午餐,結果,它竟然閉門謝客讓我撲了空。於是,我改實行B計畫,到第三市場吃另一家也是知名老牌的麵店。其實小時候我比較常吃的是他們家的三種冰→紅豆、綠豆、脆花生(這樣配最是美味),當時一碗10元,我和兄弟們湊足一碗的錢,派一個人騎單車去買回來(通常是沒出錢的人得去買),大家再分著吃,每次都覺得意猶未盡,特別期待下次再買。這兩家的肉羹湯,不管是肉的做法或配料的做法都非常不一樣,前一家是傳統肉羹,不會放青菜,而是給一小片黃蘿蔔。這一家則是放上滿滿的青菜,滋味完全不同,但都蠻好吃的。


吃完午餐以後,我就隨便搭上一路公車到台中高農(現在叫興大附農),因為這一站才有微笑單車,我要騎單車走興大路去興大。這「台中高農」是我小學常去玩的學校,喜歡它的涼亭和老樹,以及涼爽的樹蔭,我很少走正門進去,因為大門離我家太遠,所以都從離我家較近的後面圍牆爬牆進去。


騎興大路是舒服的,因為它有個綠園單車道,可是我這天運氣真的不太好,好不容易找到微笑單車站,它竟然客滿(以前從沒發生過),導致無法還車,於是,只好繼續騎約5分多鐘到忠明南路,這樣等於我得再步行十幾分鐘才能走到會場,這來來去去耽誤了至少半小時。

(我的好朋友↑↑)
傍晚結束活動之後,我又拎了一台單車騎到了台中路與建成路的十字路口的一家北平烤鴨店,這是我們家吃了幾十年的老店,娘家或兄弟家裡只要有烤鴨,一定是他們這家的。有許多人排著隊在等出餐,夥計問我要什麼,下了單我就離開,準備去吃我的下午點心。

這一帶,我小時候叫「高倫仔」,許多人住在這個區域,巷子非常狹小的僅夠一台機車通過,狹小的地方卻住滿了人,有一位大嬸就會在傍晚時擔著擔子在社區口賣大麵羹和粉圓,後來改推著推車。

也不記得什麼時候了,這個區域整個被夷平,成了大馬路,然後,大嬸的餐車就不見了。再出現的時候,就在一個毫無裝潢的店裡一直到現在, 她開店後,大麵羹我從一碗10元吃到現在一碗30元。可是豬皮現在一片5元,滷蛋10元....外面常見的滷味,在這裡都是5元10元就吃得到,CP值蠻高的。


既然是懷舊美食巡禮,我當然不會錯過這一味。大嬸後來變成老奶奶,現在麵攤已經是媳婦孫女接手了,味道沒怎麼變,但還是有些微不同,它的醬有放炸豬油剩的肉末,滷過後軟軟的特別好吃,淋在大麵羹上很美味,以前大嬸在的時候比較吃得到那肉末,現在變少了,我其實還是比較喜歡吃大嬸做的味道,肉燥香味特別濃,不過,吃她媳婦做的,雖味道有所不同卻還是一道美味。

吃完了點心,我就騎著單車回台中高農還車,想這時車都往另一方向跑,我這方向的車還得十幾分鐘才會出現,閒著便滑滑剛拍的相片,忽然看到北平烤鴨店面的相片才想起自己剛才下了單,還好想起來,不然可能以後成了拒絕往來戶了呢?!趕緊步行去取餐。


台中南區這一帶有很多超過40、50年、經得起考驗的老店,第三市場、大智路、復興路、忠孝路這個大範圍,美食多得不勝枚舉。景點也不少,「鐵路綠空廊道」→酒廠改建的創意園區→「第三市場」吃午餐、→「興大康橋」→「菩薩寺」,到大麵羹店吃點心→台糖改建的生態湖→「富興工廠」吃晚餐(有除了法式餐廳,旁邊還有一家相對平價的餐廳...)新舊景點加美食,剛好把南區(大里)一帶逛一圈,^_^~騎單車(公車也很方便)就可以玩得很開心,吃得很滿足。記得早點出門,才能一天完成。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ordmask&aid=177308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