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2/08 15:04:01瀏覽2779|回應4|推薦15 | |
中研院《高等教育與科技政策建議書》新聞報導: 昨日中研院翁院長領銜發表了由幾十位學者專家共同研議的《高等教育與科技政策建議書》(下稱建議書),針對人才、科技、經濟三層面的連結斷裂提出建言。媒體有廣泛的報導。從中研院網站無法取得原文,未能一窺全豹,僅就媒體報導,約略歸納一些重點。心有所感,不吐不快。 依據《建議書》陳述,教育改革在硬體的建設上,引發台灣到處廣設高中大學,從五十餘所膨脹至近一百七十所各類型的大學,入學率隨著少子化的發展,已經超過百分百。如今更急迫地推動十二年國教,憂心發展下去,更壓迫技術人才的培育。技職教育體系學校汲汲於轉型為研究型大學等,諸多因素造就「高學歷、高失業率」怪象。報導洋洋灑灑,這已經是老生常談了,若怪罪當年推動「廣設高中大學」諸位教改人士不儘公平,怪只怪在政治媒體結合下,許多改革方略眾口鑠金,沛然莫之能禦,過程中不是沒有人提過不同的意見,在得不到應有的衡量後,聲音轉黯,終於把高等教育這群馴羊驅入斷崖深谷。 中研院翁院長表示:「政府必須整合各部會跨界、串聯的能力,解決台灣人才失衡危機。」如今再一次看到眾大師糾眾宣言,試看報導中的解決之道和教育部與國科會的回應,背後隱約地泛起涼意,深怕再一次診對症、開錯藥,或者在執行上不按正道服藥。 廣設大學的錯已經造成,目前看到的改進措施,如所謂大學分型(技術型、研究型、教學型、服務型),或者如大學校長所言開放大陸生、境外生入學、改善評鑑等,都屬於技術性、枝節性的措施,對大學的困境抒解有限,該倒閉的還是會倒閉,該轉型的依然還是要轉型,在過程中只是多浪費人力物力的成本與時間,來維持教育部或國家的責任、顏面或權力罷了!廣設大學,特別是眾多陷招生危機的私立大學,重點在自由化!不在上述技術性層面。現況卻是:限制學雜費額度、限制捐款抵稅比例,使得私校不得不採取「薄利多銷」的方式維繫經營,大學得拼命招生,同時削減師資與教學研究的投資。另外教育部透過無限制的各類評鑑掌控手段,使得這些大學好比合格攤販,維持了基本衛生條件,但是面目模糊!對於眾多私人化、家族化的私立大學、技院,教育部只管看緊大學收入不流入私人帳戶便可,其他的就讓市場決定吧! 《建議書》建議的推動產業實習,教育部宣稱第三期教學卓越計畫就是以提升學生的就業率為核心,並希望學校能夠因應社會變遷,調整課程規畫。在第二階段大學評鑑中,主要針對學生的「學習成效」,這都是針對就業面的措施。基於以往一呼百諾的經驗,我不擔心大學生沒有學到就業的專業技能,在職場中、大學後、就業前,畢業生多有學習的機會。我擔心這些措施窄化就業能力,以為僅是部分專業技能(操作技術)。一般認知,大學生的就業能力指標,除了「專業知識與技術」外,尚包括:國際觀與外語能力、創新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融會貫通能力、團隊合作、穩定度及抗壓性、學習意願等,這許多「能力」關係於人的素質,所以過度強調就業技能後,我反而擔心大學教育核心價值的淪喪!這些潮流已然鬆散了學生們的學習心,以為大學僅是職能訓練班,沒有更高教育價值的追求,大學不再是培育高等人才、提升國民素質的場所!如果硬要把大學分成四型,那些研究型和教學型的大學應該多思考如何維持大學的教育初衷。 再者,翁院長表示:國內應藉制定產業政策,提升企業投入高階研發的意願,國科會等單位應從「問題導向」強化跨領域人才培育機制,提高跨領域研究經費比例及跨國研究誘因。國科會立即回應說要推動產學合作平台。如果在二十年前看到這些建議,可能還有些新鮮感,還會為國家產業發展慶幸。可惜,這些政策事實上已經操作多年了。經過多年發展後,堅持基礎面研究的研究者所剩無多,以筆者所屬學門而言,和筆者一樣專門從事食品衛生主題研究的同儕所剩無幾,幾乎都兼做產業應用,或者已經把全部精力投入產業相關的研究中,有些甚且「下海」了,而衛生和農政機關資源的分配也早已是產業經濟導向!唉,這意味著又要增加所謂國家型的計畫、增加產學應用的經費,勢必再次傷害基礎研究氛圍。這些建議不能說不對,不過背後所呈現的技術型思考模式,和前面所強調就業技能的教學同出一轍。 大學強調教學與研究,目的在深化素質教育、開拓學術,國家學術與教育領導者們的寶貴建言,如果得不到衡平的考量,讓大學教育僅剩下單調的技術與經濟面向,得失就難說了! 請參考: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