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9/03 15:30:36瀏覽3487|回應2|推薦15 | |
人才只愛錢? 中研院每年都有院士會議,難得聚會的國內外院士耆老們,往往趁機指點國家大小事務,通常都能獲得媒體大肆報導,獲得政府官員與社會大眾的重視,其實有很多議題都是老生常談,唯有經過院士們品評,方能再次激起社會的關注。就人才培養的問題,喧騰後,教育部打鐵趁熱,提出要組成委員會,由來自國內外學界,如中研院院士劉兆漢、曾志朗,還有企業界重量級人士如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等人所組成,宣示要制訂「國家人才培育白皮書」。 至於甚麼是「人才」,不同的官員、學者有不同的詮釋。國科會主委朱敬一院士等學界出身的人士強調台灣近年出國留學生人數大幅降低,使得留在國外的人才庫枯竭。這裡所指缺乏的是大學等學術機構中的「人才」。不過,從另外一面看,台灣這十幾年來大學數目如吹氣球,各式的大學校院到達一百六十多所,使得每年大學錄取率破表,只要繳得起學雜費,就有大學可讀,堪稱台灣奇蹟!又不斷地設立碩博士班,連許多科技大學都紛紛設立各種研究所,雖然出國留學人數銳降,可是國內生產的碩博士生人數卻直線上升,足可取而代之,要說國內缺乏這些學術機構的「人才」,其誰能信。如果說「缺乏」,應該是指:1.人才缺乏成長的機會,2.人才缺乏發揮的空間,3.人才留不住。 國內大學資深教授和高級研究員,近年來被其他華人地區大量(?)挖角,怪罪本地教授薪資低,最常舉出的例子是香港和星加坡的教授薪資是台灣的三四倍。國科會和教育部因而祭出了「彈性薪資」方案,希望以高薪留人。說穿了,就是說台灣的薪資條件吸引不了「人才」! 如果只單純地歸咎於薪資,把討論重點放在薪資,其背後的心態就是導致所謂「人才匱乏」的原因之一!就薪資而言,香港和星加坡兩地沿著殖民地傳統,強調菁英教育,大學是少數人能接受的教育,大學畢業生在社會上就是菁英分子,特殊階層,起碼在公務體系中保證了這些大學畢業生的高薪資、高社經位階!不是只限大學裡的教授職缺。這兩地教授薪資是台灣的好幾倍,歷來如此,又不是這十數年才有的新生事物!三十多年前,香港的大學一份碩士研究生津貼相當於當年台大講師的薪水,還給教授提供了約四十坪的宿舍、房屋津貼等,如果教授取得國外的護照,每年學校還照發來回該國的旅費呢! 記得三十年前,大學副教授的薪水只有兩萬餘元,依照升等、年資、通貨膨脹等種種因素調整,今日的大學教授薪資已非當年可比,調整幅度最大時約在李登輝當總統的前期,這二十多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停滯,對應著物價的飛漲,教授的薪資調整反而極微,這時候教授的薪資相對低落!難過者,不是和香港、星加坡、美國等處相比,那鴻溝本來就一直存在,從來沒有縮小過。難過的是原本落後的大陸與韓國等地,急起直追。十多年前,大陸教授的每月薪資才兩三千元人民幣,現在已經數倍於此,這是指一般的教授,那些「海歸派」或有特殊成就的學者,往往領有特殊的待遇,例如「長江學者」、「千人計畫」、「百人計畫」等,給予優渥薪資與研究經費,都是國際級的待遇!我有時候和大陸的學者開玩笑說:他們施行資本主義,台灣反而施行的是民生主義,或曰社會主義、「共產主義」! 「人才」的眼中難道只有金錢嗎?我的二十多位留學美國的同學,歸國服務只有三四人,印證前述朱院士所言,那是把人才庫留在美國的年代。難道我和另外這兩三位同學不知道留在美國,可以住洋房,那是house,有地窖,有車庫,有前後大庭院的美式生活空間。沒有留在國外變成國家的留外人才庫,而甘願回國領那一丁點薪水,自必有薪資以外的憧憬,人生尚有薪水以外的價值追求。 因為國科會和教育部祭出了「彈性薪資」方案,我因而多了一些薪水以外的津貼,各項津貼相加,每月也多了三萬餘收入,不過每年得競競業業地撰寫計畫、督促學生研究,還有撰寫發表論文,和國外期刊評審往返折衷,每年發表一些SCI論文,把自己保留在學門的排序上,這才有資格獲得計畫津貼、發表論文津貼、「人才津貼」等,為了這些非常規津貼,每年還得填寫各項申請表格,準備各項佐證資料,年終還要填寫成果。對我而言,感覺不到尊重我是有能力有成就的、需要被獎勵的「人才」,感覺是論斤秤兩地購買我的發表論文!每年且會依照時價而變動,好比台灣的菜價! 教授的授課鐘點每星期只八小時,任教幾年後,不單對教材瞭如指掌,連什麼關節上該講的笑話閒話都能滾瓜爛熟,要符合學生最低的評鑑要求,簡單得很。為了這區區三萬餘元津貼,「聰明的教授」何必日以繼夜,燃燒自己的生命來換取?!到補習班講幾堂課、給業者幫些小忙(不是指受賄的評審委員)、寫點雜文、上上媒體講講有的沒的不知所云的話,或乾脆開個公司經營副業,都比研究輕鬆。我和其他留在台灣「販賣論文」的「人才」心中僅存的理想、價值,卻日漸消磨,難怪在許多人眼中,這些人才頂上只剩下一個「$」光暈。 影響最大的當屬「廣設高中大學」的教育改革,高中沒有被廣設,反而是大學被廣設,錯亂掉人才培育機制,把歡喜接受職業技能訓練的年輕人統統送入大學和科技院校。為了存活和升等,連同技職校院內的教師,許多教授們都被驅趕去追逐學術研究,或者搞一些產學合作計畫。學術研究的預算增加有限,又有許多被大人物領銜的國家型大計劃所壟斷(參考蘇益仁:《學界幫派化 知識分子失蹤了》),大多數教授們和我一樣,是崇尚君子不黨不群的獨立研究工作者,在學術研究的道路上,日益困難!(參考《研究環境的崩壞,重建艱難》) 不單獲取研究資源困難,更讓同仁氣餒的是學生們向學之心日益低落,大陸的學生拼命強化自己、學英文、謀出國翻身,如同台灣五六十年代,而我們今日的學生們從國民教育起,強調快樂學習,特別是進入到「由你玩四年」的大學後,學生刻苦地放在課業的時間相對減少,教授當年當學生時被「勤管嚴教」,而今日大學教授的授課,往往會被要求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照顧個別學生的學習困難,好像學生曠課、遲到、學生有沒有motivation,全都賴在教授提不起學生的興趣,好像都是教授的錯!這困境不僅存在於私立大學中,有些頂級的國立大學教授們也常有同樣的感慨! 台灣的吳寶春師傅,以國際技術用在地食材烘焙出台灣原味。紐約設計師吳季剛為美國第一夫人設計就職日服裝,令時尚界驚艷。其他如郭泓志、王建民、陳偉殷以及其他小聯盟球員,都是堅持逐夢者,不過在台灣來說,都是少數、異數!今年倫敦奧運主辦國英國鼓勵全民運動,從中產生了傑出的運動員,以女子七項全能金牌得主Jessica Ennis的故事為代表,大多數不是職業運動員,都是堅持自己的理想,前頭沒有金牌獎金等著,只有象徵性金色郵筒作為榮譽! 我們沒有鼓動全民運動風氣,只有各種獎金的誘惑(獎勵)! 少堅持理想,短視追求速成的社會心態,不單瀰漫在社會上,也同樣瀰漫在大學校園中,從大學評鑑、追求大學排名(一些不可思義的排名都有)、追求SCI論文數量等,都是短視速成,或者只重視表象,或者僅是paper work而已,少了人文底醞,大學變成功利的場所,不再是年輕學子群起逐夢之地,這又怎能教養出底子深厚,具有開創性的「人才」!所以大學只看到不斷產出碩博士,卻沒看到朱敬一院士眼中的「人才」! 請參考 蘇益仁,2011,《學界幫派化 知識分子失蹤了》,2011-11-15/聯合報/A15版/民意論壇。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