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3/10 22:45:27瀏覽5440|回應8|推薦79 | |
看到用油漆在溪中巨石上塗上「馬英九墓」這幾個鮮紅大字,從錯愕到悲哀,頓時毀掉欣賞初春好山好水的好心情。 幾年前起始記錄外雙溪流域的變遷,發現溪流在短短幾年間已經有所改變,例如東吳校園旁的欄水堤從單疊變成雙疊,菁礐溪近源頭部分經過整治,內雙溪楓林橋上方的攔水壩沖毀了,就想到要到聖人瀑布前後看看,不要錯過任何變遷了。上週末(3/7-8)日背著照相器材出門。 從聖人瀑布前公車站前方樹林穿過,來到聖人瀑布前內雙溪上游端,這裡溪流分成兩道,中間夾著不寬的樹林,樹林中有些石頭長著綠色的青苔,這時候至善路的楓香行道樹有著不同層次的翠綠新葉,附近山林錯落著淡綠色的樹叢,可能是青楓、無患子、烏桕等落葉植物飆出新葉,可惜林中和溪流兩旁大多數植物顏色偏暗,可能這個冬天缺乏雨水滋潤,或者空氣中不夠清淨,或者照相受色溫影響,有些美中不足。 另外一支的支流溪水從天溪園前流過,在斷崖處注入內雙溪,成為聖人瀑布。內雙溪聖人瀑布上方兩旁的支流,靠東方斷崖的支流水流幾乎停滯,西邊靠至善路的支流溪水多些,缺乏流水氣勢。離開溪中樹林後,越過聖人瀑布前方的石板河床和小溪瀑,來到下方另外一處石板河床,這裡我之前寫了篇「外雙溪水利如刀」的雜文,就是報導溪水在石板上刨出水路來。在這裡東西兩側各有一塊巨石,再往下走就是一片淺潭。 這一帶在民國五六十年代中,常常是武俠片外景拍攝的場景,例如邵氏電影中的「蕭十一郎」(最老的那一部),台灣韓湘琴主演的「奪命金劍」,在胡金詮的「龍門客棧」後拍攝的,郭南宏導演、田鵬主演的「一代劍王」,這些電影中都可以找到聖人瀑布和前方這兩塊巨石的場面。聖人瀑布和天溪園過去都被私人圈起來經營遊憩場所,二十年前還有吊橋可以直接越過內雙溪,來到聖人瀑布腳跟前。 溪水挨著東邊的斷崖往下流,這裡的河床和斷崖一樣,都是易脆的砂頁岩層,溪水攤開成薄層,還不到腳踝,映著陽光,泛起粼粼波光。沒多遠就流到一處小斷崖,橫斷在溪中,小斷崖之下就是大石板河床,石頭的成分顯然與斷崖上方的不同,通往天溪園的聖人橋上就可以看到這些大塊豆腐似的石板。 橫斷在內雙溪上的小溪瀑,不高,約一公尺左右,因為下方河床向東傾斜,所以布簾似的溪水流下後,轉往河床的東側。這裡西側河岸有一兩戶人家,就如好幾個區段一樣,溪邊人家獨佔了溪流的美景。 聖人瀑布前這兩塊曾出現在許多武俠片中的巨石,現在有人用鮮紅油漆,朝下一面寫著「不公,馬英九墓」,朝上游的一面寫著「不公 打死馬英九,不死吳敦義」。看不明意何所指,如果是指「社會的不公道,打死馬英九」,為何要扯上「不死吳敦義」,親馬者為何要詛咒。反馬者是否指責馬「不公,該死」,卻為何獨留吳敦義「不死」。 這種唐突山水的塗鴉,也不是今日才有,幾年前,這兩塊巨石上,用白色油漆分別寫著:「好山好水留足跡」、「水源勿污染,垃圾帶回家」,才不過幾年光景,褪色了,被新長的青苔覆蓋住了,雖然是善意的提醒,對當前的美景來說,仍然是粗魯不協調。 外雙溪流域中類似的留字,除了頑童式,用石頭劃上「到此一遊」之類的文字外,就數藏文佛號的勒石最顯眼,分別在內雙溪碧溪橋下方和桃仔腳橋的上方,鑿出字形後,再塗上彩色的油漆,給內雙溪增添些神秘的色彩。不過,我相信這些勒石可能沒有經過相關單位的規劃與同意,其他宗教信仰者對這些巨石的利用,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其他勒石,如婆婆步道上的「小洞天」,芝山岩惠濟宮山門旁的「洞天福地」等,這些石刻倒像大陸上知名景點的名人石刻,愈是知名的地點,歷代人士都會添上一筆,就成為今天雜亂的模樣。 民主不就是應該以最平和的心態看待那些為民服務的「公僕」嗎?作為「公僕」的「主人翁」,如果都能少些腦充血,多些智慧,「公僕」那能不戰戰兢兢。縱然個人無法克服激越情緒,作為現代人不也應該保留點對人和對物的尊重,個人的情緒與山水何干,內雙溪的巨石何辜! 請參考 聖人瀑布前至善路行道樹-楓香 聖人瀑布前的樹林 聖人瀑布前內雙溪上方的溪中樹林西側支流 聖人瀑布前小溪瀑 聖人瀑布前石板河床與流水 流入淺潭 溪水粼粼平鋪在河床上往下流 流向溪中小斷崖
小斷崖前方人家 小斷崖溪瀑 聖人瀑布前方巨石與流水 幾年前聖人瀑布前方巨石,白色環保塗鴉「好山好水留足跡」 另外一邊的巨石,塗著「不公 馬英九墓」 反面塗著「不公打死馬英九,不死吳敦義」 幾年前,同塊巨石上塗著「水源勿污染,垃圾帶回家」 內雙溪碧溪橋下方溪中巨石上刻著藏文佛號 內雙溪桃仔腳橋上方溪石上刻著藏文佛號 婆婆橋步道上的「小洞天」刻石 芝山岩惠濟宮山門的「洞天福地」刻石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