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2/05 09:42:32瀏覽3315|回應1|推薦60 | |
自從新冠疫情以來,積極做的並非個人的專業研究,反而更多時間用在整理士林環境過去與現在的資料,其中灌溉士林農田近三百年的福德洋圳,更是重點,編輯了影片,還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的協助下,將出版圖文並茂的圖書,讓我們可以回顧先民的艱苦歲月。後面我還要在士林國小協助下,整理早年士林國民教育的變化,那也是台灣國民教育的先驅。以下是新書的自序,敬請賜教。 民國71年起,我長居於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園,原本想說自己雖然不是老士林人,但在歲月的流逝中,也該「成爲」士林人了。然而直到民國97年,我開始記錄外雙溪流域環境與生態時,才發現自己原來對這片土地並不熟悉,我錯過太多了——早年常到士林陽明戲院後方的傳統市場採買,知道後面有士林吊橋,也曾經踏上橋面,不過當時嫌髒亂,因此沒有留下任何影像。早年辦理戶籍都要過士林的中正橋、再過百齡橋,才能到達那裡的戶政事務所。現在回頭看,士林翻天覆地變化的過程中,我缺席了。 起初只是想拍攝漂亮的照片,後來才系統地記錄從擎天崗至洲美外雙溪全流域,累積豐富的影像。民國102學年度起,在東吳校園內開設通識課程「外雙溪環境與生態的變遷」,藉此帶學生戶外教學,走訪內雙溪、洲美與校園附近幾個有意義的觀察點。近幾年更將靜態的影像與重新攝製的短片,剪接成八十餘集影片,分享到影音平台,讓教材更豐富多元,並且能透過影像記錄,令學生實切感受這塊土地的每個角落。 自從參與人文社會學院黃秀端院長所主持的大學社會責任計畫《前世與今生—再現士林昔日百年風華》後,便將工作的重心放在人口密集的士林鬧區,戶外教學改到芝山巖、福德洋圳、士林煤礦遺跡等處。我的教材製作重心也放在士林鬧區,這裡沒有流水瀑布,沒有櫻花成林,不過幾百年來,人們在這裡掙扎圖存,有歡欣、有血淚,可惜收留這些回憶的遺跡被都市發展快速吞噬。沒有遺跡,人們聽士林的故事,可能僅是空中樓閣,更甚者,或被誤認是外地人的神話。 而後,院長請我幫忙製作士林福德洋圳導覽,開始時只是跟著水圳主流的地圖走,記錄主流現在的樣子,剪接成兩集短片,當中還有些錯誤的解讀。後來資料愈來愈多,例如各年代的臺灣堡圖、地形圖等,後來也藉經過實際丈量的地籍圖與反應實況變化的歷年航照圖等資料,透過比對,才發現這條水圳有些矛盾的記載。接著依照水圳的主流與支流的流向,實地去追蹤現存的遺跡,得到一些有趣的發現。 我不是文史專家,只是科學人,只能以前述資訊與現存的遺跡爲基底,仔細挖掘主流與各支流的流向,再蒐集《士林鎮誌》、《士林區志》、《士林大事紀》、《芝蘭街三百年》、《台北市七星農田水利會埤圳現況調查及其再利用之研究》論文等資料,豐富各遺跡地點的故事。 在此必須感謝「中研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與「內政部網站」提供各項歷史圖資,這裡也不會忘記「農田水利署七星管理處」的鼓勵與協助、「士林國小」幫忙提供的歷史影像,以及「士林八芝蘭臉書社團」提供的許多歷史資訊。當然,黃院長與所有工作夥伴皆是我們動力的泉源,是我們實現夢想的助力。 敬請各方先進賢達,不吝賜教,令滋養士林快三百年的福德洋圳,更完整正確地呈現在世人眼前。 請參考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